分享

汉字,你真变得越来越像表音字了

 现代后山人 2020-02-09

世界上那些古老的文字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都不约而同地由表意向表音方向演变。作为最古老四大文字之一的汉字,也渐渐由表意文字发展为今天的意音文字,并且今后还将持续往表音方向发展……

汉字表音化的体现 一、假借字

假借是“六书”中的一种用字方法(详见文末链接《六书》),它无法产生新字,而是“依声托事”,在没有本字的情况下用同音字来代替,以寄托所要表达的事物。这种现象从甲骨文中就大量存在,也是汉字表音属性的一个体现。

现代汉语中,有的假借字古义与今义同时存在(如“闻”,现在既可以表示听也可以表示嗅),有的假借字古义完全消失(如“自”原本表示“鼻”,“我”原本表示兵器),像这种古义完全消失的字,现在就只剩下了表音属性;那些古今义同时存在的字,在表示今义时也只有表音属性。

(“自”)

汉字表音化的体现 二、网络语

网络用语以其裂变式的传播力冲击着现代汉语的规则。“谐音造词法”,是网络用语的常见造词方式(详见文末链接《网络用语,语言全民性的最好应证》),例如:偶、表、素(是)、粉(很)、酱紫、灰机、木有等。在这些词里面,有些字完全丧失原意,只留下表音属性。比如“偶”完全没有“人形、成双成对”的意思,“灰”也完全没有“粉尘、粉尘颜色”的意思。

汉字表音化的体现 三、外来词

外来词分几种:纯音译(如巧克力、比基尼)、纯意译(如电视、超市)、音译加意译(如马克思主义)、音意结合(如香波)、字母词(如DNA、DVD、KTV)等。这其中,纯音译词和字母词,最直接地体现着汉字表音属性。

汉字表音化的体现 四、简化字

汉字在简化的过程中,采取了多字合并的办法(详见文末链接《写出“邻里乡亲”的繁体字》),比如把“斗”和“鬥”合并,原本“斗”是表示斗勺的象形字,“鬥”是两个人相对战斗的会意字,简化时“鬥”由于笔划较多,被合并到“斗”,那么“斗”在表示dòu的意思的时候,属性就变成表音了。

汉字表音化的原因

看完上述四点,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它们归根结底都与“借字”的原理类似。正是这些“假借”行为,让汉字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只突显了其语音方面的属性。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有以下三点。

  1. 一是语音的输出和接受都比文字更便捷。想要体现汉字字形的意义属性,必须把字写出来,说话则不需要这一道程序;人脑对音频的接受度也比文字高。
  2. 二是出于对文字表达效率的追求。不论是网络用语那样出于对打字效率的追求,还是像简化字出于对书写效率的追求,汉字在走向便捷的过程中,都难免放大其表音属性。
  3. 三是源源不断涌入的外来事物。很多外来词不便翻译,或者翻译过来名称太复杂,不如直接音译或照搬,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汉字的表音化。

这几点都是出于人类自身的需求,不仅不可避免,还会逐渐扩大化。比如为了追求做事效率,人会越来越爱看影音制品而不是看文字;为了追求打字效率,人会发明出越来越多笔划少的新词汇;随着旧事物的淘汰,会有越来越多词的旧义被淘汰……总而言之,汉字今后仍会逐步往表音方向发展。

那么,如何能缓解汉字的表音化现象呢?

缓解汉字表音化

首先,身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要从自身做起,做到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慎用不正规的网络用语;

第二,身为汉语言文学的学生,翻译或写文章的时候,对于外来事物最好采取意译或音意结合的方法,保留汉语的特点;

第三,身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自身要重视汉语学习,还要加强汉字文化的普及,让更多的中国人不再只把汉语当作一个交流工具,发现汉字文化之美。

汉语言文学的同学责任重大。

 相关阅读 

六书

世界最古老四大文字

请写出“邻里乡亲”的繁体字

我们的汉字曾经变成这样?

超全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母亲如此伟大,为何“毒”里有个“母”?母亲如此伟大,为何“毒”里有个“母”?

汉字揭秘:“塑”料,为什么是可回收垃圾?“塑”料,为什么是可回收垃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