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开心康乐场贾泳 2020-02-09
刘余莉教授 刘余莉 

行之不得反求诸己 一

《中庸》记载,君子修身和弓箭手练习射箭有异曲同工之处。“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有什么相似之处呢?当弓箭手把箭射了出去,结果却“失诸正鹄”,也就是没有射中靶心。面对这个情况,弓箭手会埋怨天气不好,是不是风把箭给吹歪了;不知道弓和箭是哪个厂子生产的,是否是假冒伪劣的产品,是否有偷工减料的嫌疑。一个好的弓箭手,不去求这些客观原因,而是马上反过头来,反省自己在技艺上是否有不够精湛的地方,可待提高的地方。君子的修身也是如此。

《孟子》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做事没有成功,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目的,我们不要去责怪别人,挑剔客观的原因,而是马上反过头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不是自己的德行能力有所缺失。我们知道,孔孟所称叹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圣人,都能做到垂拱而治,天下太平。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就是把“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原则落实在管理之中。

尧帝有一次出来视察,在路上看到两个罪犯被押往监狱。尧帝看到自己的子民犯罪,非常惶恐。于是他走上前去问:“你们两个人为什么犯了罪,为什么会被押往监狱呢?”这两个人说:“因为上天久旱不雨,我们没有东西吃,不得已偷了人家的东西。结果被发现了,就被抓起来押往监狱。”尧帝听了,马上对押解犯人的狱卒说:“请你们把他们给放了,把我抓起来。”周围的人都感到很惊讶:“怎么能够把国君抓起来呢?”尧帝非常诚恳地说:“因为我犯了两大过失。第一个过失,我作为一国之君,应该起到君亲师的责任,但是我却没有把责任尽好,没有把百姓教导好,所以才让他们犯了罪。第二,我作为一国之君却没有德行,所以上天久旱不雨。这是我的第二大过失。”尧帝话音刚落,本来万里无云的天气突然飘过了云彩下起了雨。

《说苑》称赞尧帝,说他心怀天下,用心去周济贫民,痛心于百姓的苦难,经常因为民众不能顺利的生长而忧心忡忡。只要有一个人挨饿,尧帝就说这是我使他挨饿的。只要有一个人挨冻,尧帝就说这是我让他受冻的。只要有一个人犯了罪,他就说这都是我造成的。就这样,他的仁爱昭著而道义树立,施恩范围非常的广大,教化也非常深远。他达到了什么样的治理结果呢?即使不加奖赏,百姓也会努力;不用刑罚,民众也都很安定,没有人作奸犯科。先行宽恕之道,然后再施以教导,这就是尧治理天下的方法。先恕而后教,这个就是尧道。尧帝就是一个遇到问题都反求诸己的人。

(节选自 海口广播电视台大型人文节目《余莉开讲》之品读《群书治要》第十七集)

行之不得反求诸己 二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二)

 刘余莉教授 刘余莉 前天

《群书治要》中有一篇叫《尸子》。《尸子》中记载,大舜任用了禹、稷、皋陶等人,任用了五个贤明的大臣,结果也实现了无为而治,天下的民众都以舜为父母。尧帝就来问舜是如何治理天下的。舜仅仅回答了两个字:“事天”。什么叫“事天”呢?就是按着自然而然的规律、自然而然的秩序、自然之道去治理。自然之道是什么呢?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在平地注水,让水自然流动,水会自然而然地就会流向潮湿低洼的地方。“均薪而施火,火从燥。”同样是把柴火点燃,火自自然然地会把干燥的柴火先点燃。这叫什么呢?叫召之类也,就是自然感召的道理。所以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尧为善而众美至焉,桀为非而众恶至焉。”尧帝凭借自己的美德治理天下,对自己修身的要求很高,“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所以他感召来的人才,也都是贤良的臣子,也都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人。


 

相反,夏桀王品行败坏,结果怎么样呢?他所感召的也都是德行缺失的臣子,甚至是奸诈狡猾的人。这就是《易经》所说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道理。这也是为什么一个领导者,当然也包括任何一个人,他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他所感召的部属、朋友、臣子等等也是什么样的人。

 

那么大禹是怎么做的呢?大禹在出巡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个犯罪的人。他下车询问了情况,并且为他哭泣。左右的人都看了,劝大禹说:“那是罪人。他不走正路,所以才会有今天的下场。君王你为什么要为他伤痛,而且哭成这个样子呢?”大禹怎么回答:“尧舜时候的人们,都以尧舜的仁爱之心为己心。而现在我作了君王,百姓却各以自己的私心为己心。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我的德行比不上尧舜,我的治理也比不上尧舜,因此我才感到了痛心。”


 

汤王更是如此。《论语》记载,汤王时时督促、反省自己,比如在他自己的洗脸盆上刻了一段铭文,时时提醒自己不断要在德行上有进步,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当天气大旱时,他作为一国之君要祈雨。他的祈祷文是怎么写的呢?他说:“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意思是说,如果我自身有罪,那就不要因为我的过失,殃及天下的百姓;如果天下的老百姓确实有过错,那都是因为我没有做好,没有把他们给教好,还应该由我来负责任。在天气大旱时,他也拿着六件事来反躬自责。哪六件事呢?“政不节耶?使民疾耶?宫室荣耶?女谒盛耶?苞苴行耶?谗夫昌耶?”是我的政事不合法度了吗?是我使用民力太急疾了吗?是我的宫室建造太奢华了呢?还是受宠的女人干预政治太猖獗了呢?是收受的贿赂太多了吗?还是得以进献谗言的人太猖狂了呢?当天气大旱,汤王马上从这六方面反省自己的政事。

 

正是因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都有这种“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责任意识,遇到事情不是把责任推卸给别人,所以才能够把天下治理好。


(节选自 海口广播电视台大型人文节目《余莉开讲》之品读《群书治要》第十七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