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家拳系列 | 古称披挂拳,亦名抹面拳,因多用掌,故称劈挂掌

 等着l70smp782j 2020-02-10

百家拳系列 | 古称披挂拳,亦名抹面拳,因多用掌,故称劈挂掌

通背劈挂拳八世 陈秀景先生

京武功夫如是说:大国崛起 民风尚武

大家好,众所众知,我的业主是修习传武国术,爱好冷兵摄影,健康养生传播是为大爱分享。百家拳系列将收录在册国内优秀拳种。以此劈挂拳开篇。

劈挂拳是典型的长击远打类传统拳种之一,古称披挂拳,亦名抹面拳,因多用掌,故而又称劈挂掌,擅长中、远距离克敌制胜,讲究放长击远,它将中国武术“一寸长、一长强”的技击理论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于技击空间的控制,讲究远则长击,近则抽打,可收可放,可长可短。

劈挂拳历史悠久,在明代中期流行于民间。爱国将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对劈挂拳就有精辟的论述。他说:“活足朝天而其柔也。”这是指劈挂拳腿法灵活对该拳“提膝护胸,伸足朝天,左右抹面(十字披红)”等腿法的妙用之赞誉。并在《拳经捷要篇》中,把“抛架子抢步披挂”一招列入“择其善者”而编成的三十二势长拳中。

到清朝中期,河北沧州出现劈挂拳的两大支。一支是沧州南皮大庞庄郭大发。此人早年在京保镖、武功非凡,后为皇宫禁军护卫。这一支传授的内容是劈挂拳的快套、挂拳等。而另一支,是沧州盐山大左家村左宝梅(人称左八爷),他传授的内容是劈挂拳慢套和青龙拳。

百家拳系列 | 古称披挂拳,亦名抹面拳,因多用掌,故称劈挂掌

通背劈挂拳九世 陈培吉 先生

劈挂拳要求单势与套路相结合,理象会通(拳理与形式),体用兼备(健身与实战),互为补充,注重力从腰发,用胸部的吞吐和腰部的拧转折叠配合两臂的运动,使动作大开大合。在运动上表现为:滚、勒、劈、挂、斩、卸、剪、采、掠、摈、伸、收、摸、探、弹、砸( 锄)、擂、猛等十八字诀。

在技击上讲究吞吐伸缩,放长击远,回环折叠,虚实往返,招法珠连,带攻猛进。主张以快打慢,以长制短,闪进快取。基本攻防规律为高来则挂,低来则劈,横来则拦,顺来则搬。其拳谚云:“千趟架子万趟拳,出来一势打不完。“完战时讲究”击中目标是小胜,打倒目标乃上乘。

主要劲法有辘轳劲,翻扯劲、吞吐劲、滚勒劲、通透劲等。发力时要求臂、肩、胸、腰、背、胯、膝、腕各关节柔活自然,放松不拘,合蓄开发,势猛力柔,柔中含刚,即蜿蜒蛇行,用之轻松,意含铁石。运力时劲力集中于“吞吐开合,起伏拧转”。躯干开合如弓,胸背吞似弦,发出之力尤如离弦之箭,与上下肢及躯干的起伏拧转形成调全身之力,以最快带度集中于一点的合力。

手臂的动作特点是:两臂条直,搂臂合腕,大劈大挂,放长击远。躯干和下肢的作用特点是:前握后扣,吞胸凸背,缩肩藏头,拧腰切胯,合膝钻足,收腹敛臂。其步法多为跨步、辗转步、激绞连环步。运动时步法灵活多变,连环交织,形成了逢进必跟,逢跟必进,进跟连环,环环相套,敏捷疾速 的独特风格。

百家拳系列 | 古称披挂拳,亦名抹面拳,因多用掌,故称劈挂掌

通背劈挂拳九世 陈培吉 先生

表现在整体上则是:大合大开,猛起硬落。合如伏炮,缩身藏头开如炮发,上下展炸。两臂劈挂,柔实抽鞭,长击准抽,翻腾不息。劲力饱满,舒展飘逸。即在交错劈挂的运用中松肩舒背,臂起时绵柔快速,劲力通透,劈落时力猛如炸弹,体现了柔中寓刚的特点。其风格是迅猛快捷,大劈大挂,起落钻伏,伸收摸探,拧腰切胯,开合爆发。双臂密如雨,快捷似闪电,劈挂赛抽鞭,发力似炸弹。劲力饱满,动作舒展,神形自如,洒落骄健,疾带多变。

下期主题:通背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