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师和同学担心,这次疫情将对中考、高考有何影响,试题会变容易吗?内容会和“新型冠状病毒防治工作”结合吗?这些问题,现在还不可能有正确答案,但我们可以参考一下防治非典的那年(2003年)的试题,做一下推想。 01基础知识
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题是个筐,各种情境都可以往里装。以下题目,都是在非典情境下考查语文素养的好题。 3.完成下面的对联创作。(2003年邵阳市) 上联:全国人民同心抗非典 下联:白衣天使 【解析】对对子是整体考查语文素养的题目,本题参考答案为“白衣天使无私救病人、白衣天使合力退病魔”等。 4.用一句话为“抗击非典”宣传活动拟一则公益广告,至少用上两个成语。(2003山东中考) 【解析】公益广告主题要鲜明,语言要生动。这里要求用上两个成语,增加了难度。参考答案:万众一心抗击“非典”;和衷共济夺取胜利! 5.下边是5月12-21日全国和北京新增非典确诊病例的疫情走势围,请你对图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2003苏州中考) (1)从整体和局部看,全国和北京的疫情呈现出怎样的发展形势? (2)北京的疫情变化对全国的疫情变化有什么影响? 【解析】本题以“非典”疫情的变化作为内容,以曲线图为载体来反映全国和北京“非典”疫情越来越好的形势,给人以信心和鼓舞。分析曲线图可以发现:全国和北京的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其间有波动,5月13日(或5月14日开始)下降幅度明显加大;(2)北京的疫情变化直接影响全国的疫情变化。 6.下图是中国邮政继1991年和1998年发行的抗洪赈灾邮票之后,所发行的反映我国重大灾害的第三套邮票,主题为“万众一心,抗击非典”。仔细观察这枚邮票,用简洁的文字对其构图设计及含义加以说明。(2003黄冈中考) 【解析】这道图文结合题出得十分巧妙,可以综合考査学生的观察思考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观察这枚邮票,可以发现:这枚邮票由左右两幅画构成;左边是一个中国结,右边上方是白衣天使,右下方是锁定“非典”病毒的枪口。整个画面象征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非典的决心和信心。 03 现代文阅读 (1)选出填入第③段括号中最恰当的词语。 A.出现 B. 表现 C.呈现 D.浮现 (2)选文第②段从以下两方面将细菌、衣原体和病毒进行比较: ①从_____方面 ②从_____方面 (3)作者将生物细胞比作病毒的“家”,是因为______。(用原文回答) (4)根据上文,可以推测第②段中的“宿主”是指_____。 (5)在防“非典”期间,假如你母亲去超市购物,准备戴—个只有6层纱布的口罩,你如何劝说她戴上12层纱布的厚口罩?请将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 (提示:①说明理由时可用文中的原句;②说话要得体;③不超过40字。) 【参考答案】 (1)C (2)①大小 ②生存能力 (3)需要在活细胞中过寄生生活,并依靠所寄生的活细胞的代谢才能复制扩增。 (4)病毒所寄生的活细胞。 (5)答题要点:①讲清理由(“病毒比最小的细菌还要小100多倍”,或“冠状病毒颗粒的大小只有60—220毫微米”);②称呼,应将书面语“母亲”换成口语;③语言简洁。 04 作文 围绕战胜疫情的主题来写作文,在当年的中考题中也多有出现,体裁除常见记叙文、议论文外,也有倡议书、感谢信等应用文体。 8.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作文。(2003甘肃中考) 2003年的春天,我们除了嗅到花香,还不时地嗅到消毒药水的气味,”非典型肺”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我国,严重危害着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5月12日,“兰山中学学生会”就预防非典”召开了专了会议,现在请你以“兰山中学学生会”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全校师生员工积极行动起来,预防”非典”。 9.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作文。(2003广西中考) 最近,新闻媒体上最震憾人心的广告语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科学防治,战胜非典!”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都在与“非典”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抗争。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在我们身边,有过许多感人的故事,发生着许多令人深思的变化。请你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让我们一起分享它的甘苦。题目自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