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3年非典之后的中考题对今年备考有哪些启示?

 家有学子 2020-02-10

很多老师和同学担心,这次疫情将对中考、高考有何影响,试题会变容易吗?内容会和“新型冠状病毒防治工作”结合吗?这些问题,现在还不可能有正确答案,但我们可以参考一下防治非典的那年(2003年)的试题,做一下推想。

从2003年的试题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考试题难度是与往年相似的,题目并没有因为这次事件而变得简单。中考题目中有很多情境设置与非典有关(有的甚至是牵强附会),高考题则没有体现,甚至说可以避开了这一话题。我们摘录了部分中考语文试题,供大家参考。

01基础知识

在考查“基础知识与运用”的试题中,出现了很多与疫情有关的情境,这和中考题一贯风格相关,这类题目,出得好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时事,出得不好会出现题目要求和考查知识点两张皮的现象。
1.根据情境限制,在下面句子空白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今年四五月份,SARS病毒突然袭来。为最终战胜病魔,我国医护人员和科研工作者在积极谋求国际台作的基础上,废寝忘食,日夜攻关,所取得的____为世人瞩目。(2003天津中考)

A.成果    B.结果    C.后果    D.结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义的能力,应选A。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三处表达有误,请把它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003连云港中考)

目前,①研制出抑制冠状病毒的有效疫苗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还没有特效药物的情况下,②就要求我们发扬和衷共济这一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传统美德,③激发广大生物、医药研究人员的积极性,群策群力,④尽早研制出便捷的检测方法,开发出一整套检测系统,以遏制“非典”疫情的蔓延。

第_____处,改为 ________;
第_____处,改为 ________;
第_____处,改为 ________。

【解析】这段修改的语料涉及到“非典”中的人或事。①改为:研制出有效抑制冠状病毒的疫苗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或删除“有效”);②改为:就要求我们发扬和衷共济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③改为:尽早摸索出便捷的检测方法(将“研制”改为“探索”、“寻找”、“总结”等也可以)。


02

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题是个筐,各种情境都可以往里装。以下题目,都是在非典情境下考查语文素养的好题。

3.完成下面的对联创作。(2003年邵阳市)

上联:全国人民同心抗非典

下联:白衣天使              

【解析】对对子是整体考查语文素养的题目,本题参考答案为“白衣天使无私救病人、白衣天使合力退病魔”等。

4.用一句话为“抗击非典”宣传活动拟一则公益广告,至少用上两个成语。(2003山东中考)

【解析】公益广告主题要鲜明,语言要生动。这里要求用上两个成语,增加了难度。参考答案:万众一心抗击“非典”;和衷共济夺取胜利!

5.下边是5月12-21日全国和北京新增非典确诊病例的疫情走势围,请你对图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2003苏州中考)

(1)从整体和局部看,全国和北京的疫情呈现出怎样的发展形势?

(2)北京的疫情变化对全国的疫情变化有什么影响?

【解析】本题以“非典”疫情的变化作为内容,以曲线图为载体来反映全国和北京“非典”疫情越来越好的形势,给人以信心和鼓舞。分析曲线图可以发现:全国和北京的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其间有波动,5月13日(或5月14日开始)下降幅度明显加大;(2)北京的疫情变化直接影响全国的疫情变化。

6.下图是中国邮政继1991年和1998年发行的抗洪赈灾邮票之后,所发行的反映我国重大灾害的第三套邮票,主题为“万众一心,抗击非典”。仔细观察这枚邮票,用简洁的文字对其构图设计及含义加以说明。(2003黄冈中考)

【解析】这道图文结合题出得十分巧妙,可以综合考査学生的观察思考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观察这枚邮票,可以发现:这枚邮票由左右两幅画构成;左边是一个中国结,右边上方是白衣天使,右下方是锁定“非典”病毒的枪口。整个画面象征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非典的决心和信心。

03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中,说明类文本多选取和非典有关的医学领域的科技文献,论述类文本多选取关于防疫工作的评论。

7.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对应试题。 (2003南通中考)

生物细胞是病毒的“家”

①什么是SARS致病原因?世界卫生组织已公布:是病毒,而不是细菌或衣原体。这就是各种抗菌素对此病无效的原因。

②病毒是世界上最小的生物,它比细菌、衣原体的组成简单得多,仅由一个蛋白质外壳和包在其中的遗传物质核酸分子(DNA或RNA)组成。而细菌是完整的单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染色体,所含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脂多糖、蛋白质、DNA和RNA核酸分子等。衣原体的结构类似细菌,但比细菌稍小。细菌的大小通常为0.5到5微米,衣原体为0.3到1微米,而病毒比最小的细菌还要小100多倍。在生存能力方面,细菌能在自然界独立存活并繁殖;衣原体虽能在自然界存活,却必须进入被感染生物的细胞后才开始繁殖;而病毒却在自然界中无法独立生存,它们需要在活细胞中过寄生生活,并依靠所寄生的活细胞的代谢才能复制扩增。因此生物细胞是病毒的“家”,在许多情况下,病毒与宿主能够共存,不会引起明显的疾病。

③SARS病毒是一种冠状病毒。冠状病毒的名称来源于此类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  )出的一种花冠状外围的形态。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引起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疾病,最典型的是通常于冬季或春季在人群中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冠状病毒还有引发胃肠道感染的可能性。在动物中,冠状病毒会引起啮齿动物传染性支气管炎和猪的胃肠炎。冠状病毒颗粒的大小为60—220毫微米,这就是预防SARS需要戴12层以上的厚口罩、杀灭SARS病毒需要选用能使蛋白质和核酸分子失活的消毒剂的道理。

(1)选出填入第③段括号中最恰当的词语。

A.出现   B. 表现   C.呈现   D.浮现

(2)选文第②段从以下两方面将细菌、衣原体和病毒进行比较:

    ①从_____方面

    ②从_____方面

(3)作者将生物细胞比作病毒的“家”,是因为______。(用原文回答)

(4)根据上文,可以推测第②段中的“宿主”是指_____。

(5)在防“非典”期间,假如你母亲去超市购物,准备戴—个只有6层纱布的口罩,你如何劝说她戴上12层纱布的厚口罩?请将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

(提示:①说明理由时可用文中的原句;②说话要得体;③不超过40字。)

【参考答案】

(1)C  (2)①大小 ②生存能力 

(3)需要在活细胞中过寄生生活,并依靠所寄生的活细胞的代谢才能复制扩增。

(4)病毒所寄生的活细胞。

(5)答题要点:①讲清理由(“病毒比最小的细菌还要小100多倍”,或“冠状病毒颗粒的大小只有60—220毫微米”);②称呼,应将书面语“母亲”换成口语;③语言简洁。


04

作文

围绕战胜疫情的主题来写作文,在当年的中考题中也多有出现,体裁除常见记叙文、议论文外,也有倡议书、感谢信等应用文体。

8.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作文。(2003甘肃中考)

2003年的春天,我们除了嗅到花香,还不时地嗅到消毒药水的气味,”非典型肺”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我国,严重危害着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5月12日,“兰山中学学生会”就预防非典”召开了专了会议,现在请你以“兰山中学学生会”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全校师生员工积极行动起来,预防”非典”。

9.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作(2003广西中考)

最近,新闻媒体上最震憾人心的广告语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科学防治,战胜非典!”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都在与“非典”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抗争。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在我们身边,有过许多感人的故事,发生着许多令人深思的变化。请你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让我们一起分享它的甘苦。题目自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