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知识付费模式的兴起及意义

 我是圭水 2020-02-10

一、考察知识付费模式兴起的原因,我们首先应该看到:信息爆炸时代的知识需求,是知识付费模式的内在动力

       互联网的兴起,在短短几十年间,让人类从信息匮乏时代进入信息爆炸时代。遥想互联网出现之前的传统社会,人类获取知识相当不易,典籍之珍贵不啻珍宝,“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印刷术的发明及纸张的广泛应用是传播技术的一次飞跃,但获得较多的知识和教育仍是少数人的特权,中国古代“敬惜字纸”的传统,就反映了相应时代的社会心理;互联网的兴起则是传播技术的更大飞跃,人人都能上网,而网上有海量信息。相对于信息匮乏时代,互联网提供了极大便利,但远远没有达到满足人们需求的阶段。正如研究者所指出的,“消费者还没有享受够‘海量信息获取的便利 ’,就马上掉入陷阱。个体对信息处理的困难,对获取路径和获取方式,都出现‘选择’困难,别忘了,还必须同时特别小心提防那些昧着良心提供错误,甚至错误到可以致命的信息的所谓‘百科 ’内容产品供应商”。如果说信息爆炸反映的是信息量的突然增加,信息冗余则让信息接收者产生困惑,“陷阱”一词则体现了信息接收者可能面临的危险。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接收者不仅受到过量信息的轰炸而疲于应对,还遭遇有害信息的侵害,因此,用户需要有用的知识,而非庞杂的信息。但有效、低成本地在海量且良莠不齐的信息中选择知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是互联网时代用户的真正痛点,是解决互联网时代知识焦虑的关键所在,也是知识付费浪潮兴起的根本动力。

二、相对于免费模式,付费模式更有利于知识的准确获取和传达,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更适应知识服务的需求

       如果说知识付费模式的第一个关键词是知识,那么第二个关键词无疑就是付费。免费模式的出现和成熟源于报纸、电视等大众传媒的兴起。19世纪30年代,便士报的崛起意味着报纸免费模式的诞生,便士报的实质就是买报人不再需要支付报纸的全部成本,报纸通过向读者提供免费的新闻而获得读者的注意力,并将读者的注意力转售给广告商,从而获得广告商的资金支持。其后,电视的兴起及互联网的发展均采用并发展了这种模式。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注意力被统计和表达为一个术语——流量,并成为各互联网平台的核心追求。因为流量意味着用户注意力的聚集,也意味着广告商的投入。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便士报第一次真正让新闻取代言论成为报纸的主角,报纸真正成了新闻纸,以适应免费商业模式。传播学家哈罗德· 英尼斯说:“价格低廉的报纸总是倚重两个东西:一是技术进步,一是新闻。它们把新闻当作宣传手段——给它自身打广告的宣传手段,因为报纸本身就是一种广告媒体。”

       从商业角度来看,免费模式有巨大的优势,但对广告商的依赖也使媒体存在明显的问题。“对于扩大发行量、广告和新闻销售量来说,必不可少的是使人激动的新闻。人们对狂欢和刺激有势不可挡的兴趣,这种兴趣被用来谋求商业利益。”广告商和报纸发行商更愿意用刺激的方式,激发读者的感性反应,而不是引发他们理性思考;更愿意迎合大众的口味,而不是提升他们的能力。哈贝马斯指出,19世纪中后期以来,大众报刊逐渐取代具有批判意识的文学家庭杂志,不惜以牺牲其政治与公共事务内容为代价,迎合教育水平较低消费集体的娱乐和消闲需要。他援引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的术语说,即时报偿新闻(如腐败、事故、灾难、漫画、体育、娱乐、社会新闻和人情味故事)不断排挤延期报偿新闻(如公共事务、社会问题、经济事件、教育和健康),“阅读公众的批判逐渐让位于消费者‘交换彼此品味与爱好’”,因而文化批判公众变成文化消费公众,即被操纵的公众,这样,文学公共领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文化消费的伪公共领域或伪私人领域。这种变化和特点体现了哈罗德· 英尼斯所指出的“传播的偏向”:“一种媒介经过长期使用以后,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它传播的知识的特征。

三、听觉的复兴,是此轮知识付费浪潮的显著特征和主要形式       

       我们注意到,知识付费是一种商业模式,而就其知识内容的载体而言,则包括音频、视频、文字,以及社群线下活动。但须着重指出的是,这轮知识付费浪潮的主流是音频形式的知识付费,最为成功的两大平台是喜马拉雅FM和罗辑思维的得到,均主打音频形式。这意味着听觉的复兴。

在人类的感官之中,视觉是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听觉次之。而在现代社会,视觉的重要性被进一步加强。自电视出现以来到如今互联网的勃兴,人类社会经历了一次显著的视觉转向(丹尼· 贝尔),或称为图像转向(米歇尔)。更有学者指出:“图像不只是无处不在——存在于任何表面或任何媒介之中,而且占据了一个先于‘事物本身’的位置;今天的世界甚至可以用‘图像先行’来定义。也就是说,图像不仅仅在时间上,而且在本体论的意义上均先于实在。”“视觉转向”“景观社会”的出现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其中显而易见的一点就是,视觉对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性加强了,眼睛已不堪重负,更多的儿童戴上了近视眼睛,高科技企业推出智能眼睛,赋予眼镜更多集观看、摄取、存储、调取影像于一体的功能。相比之下,耳朵倒是清闲了不少,人们仍然在听,但往往心不在焉, 听觉在感官中的重要性似乎降低了。

       2016年底,罗振宇提出“国民总时间”的概念,“互联网人口红利结束了……流量的获取越来越难,时间会成为商业的终极战场……未来商业有两个流派:一个是让他上瘾,拖住他的时间;一个是提供服务,优化他的时间。”在互联网人口红利结束,“国民总时间”总体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有在娱乐中上瘾的,也有努力优化时间配置的,对于后者而言,对碎片时间的利用,特别是对耳朵的充分利用,都具有优化时间的价值。因此,驾驶车辆的时候,地铁上、行走中、需要休息眼睛的时候,力图优化时间的人们极力发挥耳朵的作用。因此,广播这种媒介自电视勃兴以后就被边缘化了,但音频却在车载音响、音乐广播台等各种媒介得到新生,而音频形式更是成为知识付费浪潮中的主打媒介形式。在人生恒定的总时间中,人们复兴听觉,优化时间配置,提升生命质量。

       听觉复兴的意义还不仅如此。作为整体的人,维系各种感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强调平衡对个体感觉的影响,从人类感官平衡和全面协同发展的观念出发,他呼吁听觉的回归。在他看来,媒介是人体感官的延伸,听觉和视觉相互关联又相互作用,只有保持两者的平衡才能实现人类感官的平衡。他从媒介发展的角度划分人类历史,分析不同历史时期视觉和听觉此消彼长的相互关系,把历史的演进划分为以口语传播为主的部落时代、以文字传播为主的脱部落时代,以及以电子传播为主的重新部落时代(地球村),分别对应听觉空间向视觉空间的转换以及向听觉空间的回归。而在重新部落时代,听觉空间的回归强调的是不再用一种感官接收信息,而是动用全身的感官接收信息。罗振宇的观点与此遥相呼应:“文字语言和自然语言有着重大差别,文字文明渐渐丧失了对象感。音频的表达最终结果是交付,是回归到人类最本源的交流方式。用音频交付知识是广播最重要的一种突破方式。”2017年3月,罗辑思维也全面改版,形式由视频改为音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