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寒 | 抓住冬补的最后机会,给五脏注入能量

 4050szl 2020-02-10

大寒,守着一年之末

带着新春的气息悄悄来临

那些向你扑面迎来的好运

你抓住了吗?

物极必反,是为大寒

大寒,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农历年的最后阶段,新生的春天即将到来。

《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寒冷在大寒这一天也算是逼近了极致,物极必反,是为大寒。只要这点寒气散开,就是春暖花开之时了。

就算这时的天气冷得让人直哆嗦,但人们还是期待一场大雪的来临。

俗语说:“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如果能多下雪,把蝗虫的幼虫冻死,来年的农作物才会丰收,农人们就可以丰衣足食了,我们也能吃到相对物美价廉的蔬菜、水果了。

所以,大寒也算是黎明前的黑暗了,只要耐得住这冬日最后的寂寞,繁华就在眼前了。

大寒有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鸡乳 〕大寒以后阳气上升明显,母鸡就可以开始孵小鸡了。

征鸟厉疾 〕大寒时节鹰隼之类的征鸟,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寻捕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

水泽腹坚 〕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孩童们可以尽情在河上溜冰了。

大寒,守着一年之末,积蓄着夏秋的能量,凝结着冬日的冰霜,酝酿着春日的芬芳。

它是天地万物循环往复的节气,等到酷寒的结束,新的日子就要开始了。人们也一样,一切积蓄的能量,新的一年就要喷薄而出,大展身手了。你,做好准备了吗?

大寒,做点喜庆的事儿

大寒,是冬的终了。如同一个庄重的谢幕,大寒携带着人们翘首期盼的春节,以热烈和喜庆来了个大收尾。

农谚所谓:“小寒大寒,杀猪过年”。“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虽然还是严寒的残冬,可却少了残冬的寂寥,反倒是处处都是喜庆的样子。人人都在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

虽是忙忙碌碌,热热闹闹的大寒,也不妨碍我们冬天“养藏”的进度。不妨就在这些喜庆的事儿里,收敛身心~

  • 除旧布新

按中国的传统习俗,每到大寒,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这个清扫工作俗谓“除陈”

在打扫居室的过程中,全家禁忌说话,因为“闷声发大财”;清扫垃圾不准往外扫,要集中处理,因为“肥水不流外人田”。“大寒大寒,家家刷墙,刷去不祥。户户糊窗,糊进阳光。”

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和家里人一起把家里刷洗个干净,每个小角落都不放过,不仅能感受到家里的空气都变得清清净净,整个身心也是舒服的,感觉那些“小病毒”也一同被洗刷干净了。

  • 写写春联

何乔潘《心术篇》曰:“书者,抒也,散也,抒胸中气,散心中郁也,故书家每得以无疾而寿”。写春联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舒缓身心的过程。

我家每年都会找一个晚上一起写春联,会写的不会写的统统一起上,最后再一起互相调侃,欢乐得不行。

春联看上去虽只是手在动,其实动的是全身的气血。

像我这种菜鸟,一开始写手抖动得不行。随着慢慢的沉下心,心情和思想都融入笔墨的时候,手也不抖了。觉得整个身心安静得很,毫无忧思杂念。等到写完,才觉得全身热乎乎的。怪不得过去的人也把练习书法当作一种练功。

所以,不妨在大寒写写春联,练一场小“静功”,对收敛身心,都有极大的帮助。

春节前夕,吃点红红火火的能量粥

冬去春回,春天是不宜大补的,所以大寒是我们一年中最后一次进补的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过一个暖洋洋的大寒。

 

古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 的说法,大寒时节气温较低,人体的新陈代谢变缓,五脏六腑既需要吸收充足的养分来抵御风寒,又要迎接立春的生发之气。

同时,由于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为脾所主。因此,此时养生的心思,就要放在补肾,暖脾,濡养五脏上了。

具体可以吃些什么呢?

大寒以“藏热量”为主。植物的根茎是蕴藏能量的仓库,多吃根茎类的蔬菜,如芋头、红薯、山药、土豆等,可快速提升人体的抗寒能力。 

冬天,相火蛰藏于水土之中,吃根茎的食物,我们的气是往下沉潜的,有助于收藏这最后一拨阳气。

② 另外,大寒与之后的立春相交接,饮食上也考虑到季节变换,可以慢慢增加些温性和绿色食物,比如鸡肉、羊肉、牛肉等。其次还可以选一些平补类的食物,比如莲子、芡实、薏苡仁、红小豆、红枣、银耳等。

当然,在这段日子,我还特别爱吃腊八粥。腊八粥不是只有腊八才能吃的,它可以一直吃到春节。 

因为腊八粥里蕴含了各种植物的种子,不仅顾及五脏,给五脏注入满满能量,帮助抵抗寒冷,也因为它们要为发芽蓄积能量,收敛到的“土”气也会更多,正应了冬日最后的收藏机会,给我们脾和肾填补满满动力。

这里就给大家分享一道红红火火的“大寒能量粥”——腊八粥

· 

大寒能量粥 

·

【原料】

① 主料:糯米、粳米各1两;(4~5人份)

② 配料:赤小豆、绿豆、薏米、芡实各1两,莲子、花生(各18粒)、桂圆肉12粒、红枣12个;

③ 粥果:核桃、葡萄干(适量)。

【做法】

1、将主料和配料用清水泡一晚,一起熬成粥。这个粥带有自然的甜味,放不放糖都可以。

2、葡萄干洗净,用温水泡10分钟捞出来,核桃、松子切碎,一起撒在粥面上。

腊八粥也叫“福寿粥”、“福德粥”和“佛粥”,讲究的是五味——米之味、豆之味、谷之味、果之味、菜之味,在整个农历十二月都适合吃。如果想多吃几天,不一定每次都配那么丰富,只要记得有两样是必备的:赤小豆和糯米。

〔 赤小豆 〕

“红豆薏米粥”是很多都人都知道的祛湿良方,但是这个“红豆”,其实指的是“赤小豆”。

时珍曰︰“此豆以紧小而赤黯色者入药,其稍大而鲜红、淡红色者,并不治病”。只有赤小豆才具有利水渗湿的作用,而我们平时买的那种胖胖的红豆是并不具有这种功能的。

 

赤小豆于五月仲夏播种,秋冬收获,受气于火夏,正因为它是天地之火炼出来的,所以对水湿都不怕,并且能将水湿吸走。

〔 糯米 〕

糯米本来就是补脾胃、益肾气的食物,味甘、性温,有利于补养脾胃、温补肾阳,脾胃温暖了,肾气足了,身体自然也就暖和了。

所以腊八到过年,家家户户经常会吃点年糕、八宝饭、腊八粥,都是冲着糯米这点驱寒的本领。

 

这两种原料是腊八粥的基础,也是一对绝配。有了赤小豆,粥才会红红的,给节庆添喜气。有了糯米,粥才有粘稠的口感。

糯米虽是补脾肾的,但吃多了容易生湿气,而赤小豆是祛湿的,它们俩搭配在一起,有补有泻,才能平衡。而且,煮出来的粥不仅好看、好吃,还耐寒耐饥呢。

大寒:尾牙祭岁,节节高升

大寒时节,人们便开始忙着准备迎春节,除尘迎新,置备年货,制作年肴……同时,也发展出很多民俗活动。

  • 尾牙祭岁

以前,人们将“祭拜土地公神”称之为“做牙”,且有“头牙”和“尾牙”之分。二月二日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农历十二月二十六日(也就是今天)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叫做“尾牙”。

 

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以希望来年事业顺遂。这一天买卖人还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

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第二年要解雇谁。因此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

  • 踩芝麻秸

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的影子。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

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求得新年节好口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