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涨杀跌之「代表性偏差」 | 行为金融学 1

 不负芳华 2020-02-10

想知道股市里本应该低买高卖,但小散们恰恰相反,都在高买低卖,追涨杀跌的原因么?

股市里面真有长胜将军,明星基金经理会一直闪耀下去么?

散户为什么偏爱频繁交易?

要回答诸如此类的问题,勤勤在各种场合推荐一定要学一学行为金融学

正值春节大假,想必大家都很闷。从本篇文章开始,勤勤给大伙介绍金融学里一个崭新的分支:行为金融学。

主要目的是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投资决策行为,建立良好的投资心态,从而取得更好的投资收益。

好,首先来介绍金融行为学的第一个重要概念:代表性偏差(Representativeness bias)。

代表性偏差通俗来讲,就是简单的线性推演。即一个人看见昨天发生的事情,就认为第二天也会发生这件事,看见去年发生的事情,认为第二年还会发生这件事,以此类推。

为了解释线性推演,先举第一个案例:“热手效应”

NBA季后赛打到第七场,两队之间差2分,还剩10秒钟,落后2分的球队,需要派一个球手投一个三分球。

设想一下:此时教练会找一个当天状态一直非常好,已投中4个三分球的球员,还是会找一个当天几乎没上场、还没被对手盯上、平时表现不错、但当天相对比较沉寂的其他球员去投三分球?

如果自己是主教练,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该问题没有正确答案,因为每个人的偏好和选择都不一样。

但基于美国大数据的分析,没有任何统计数据可以证明在美国体育博彩行业里已被广泛信任的热手效应,即如果当天状态好,最后投中的机率会更高。

但教练通常会选择当天状态好的球员,即使他知道这个人会面临对方更多人的看守,受到更多的干扰,得分的难度也更大,因为他相信球员可能会有这种热手效应。

此案例说明人类在很多场合里会简单地使用过去的经验

虽然经验可能很短、很有限,只有非常少的样本证据,但人们也会希望从中获得一些能够得到的证据或规律。

人在多年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趋势、一个心理暗示:希望去寻求规律,希望能够找到自己认知的节奏或趋势。

我们不喜欢杂乱无章,也不喜欢无序可循,总希望能给自己找到一个证据。比如这次的新冠病毒疫情和SARS对比,寻找各种证据。

代表性偏差这个概念是由卡尼曼教授提出的,他认为很多时候人类的思考,不是科学、客观的去思考这个问题是什么,而是更多地去思考这个问题像什么,像什么东西的代表,所以称之为代表性偏差

为了阐明代表性偏差给思考带来的缺陷,卡尼曼教授在《思考,快与慢》中举了个经典例子:

Tom同学是普林斯顿大学的高材生,他虽缺乏创造力但有高智商,他需要有序整齐的生活环境;字迹潦草马虎,有很强的控制欲,看起来缺少同情心,不喜欢与别人互动;尽管以自我为中心,但有很强的道德观。

请回答:在艺术、商科、法律、医学这四个专业里,你觉得Tom是什么专业的?

相信你们会在商科、法律和医学这三个专业里面选,很少有人能凭直觉选艺术专业。

答案偏偏是:Tom同学是学艺术的。

如果事先不给大家进行任何关于Tom的描述,直接问大家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园里面随便碰到一个同学,他学艺术、医学、法律、商科的可能性是多少?

为什么呢?普林斯顿大学和布朗大学是直到前几年为止,唯一没有专科,既没有商学院和法学院,也没有医学院的综合性大学,卡尼曼写这本书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当然也没有。所以,Tom的专业只能是艺术。

如果没有给很多干扰性的附加信息的话,大家思考的途径可能会相对清晰和客观,拥有了大量关于Tom主观的、易接受的描绘和了解后,反而会影响本应基于常识的客观的判断。

这个案例说明,我们往往对一个人的专业,和其职业发展的方向和与之相关的特质画等号,但事实往往相反。这就是代表性(特质)产生的偏差。

孙中山和鲁迅都是学医出身的,我国前几届国家领导人有大部分都是理工背景。包括勤勤的本科教育,也和财经沾不上边。

勤勤再给大家讲个案例:“赌徒效应”

赌场往往有两类赌客,以老虎机为例,一类赌徒是看到别人从老虎机赚钱了,等别人走了,他坐下来。他们预期是认为有些老虎机比其他的更容易掉钱;还有一类赌徒是发现在过去1个小时内,没人从该老虎机上赚到钱,于是他赶紧坐下来。这类赌徒的预期是,掉钱的概率是固定的,在别人身上没发生,在自己身上发生的概率更大。

其实这两种预期都没有道理,因为每次赌博,对于老虎机的设定来讲,都是独立的随机分布或随机活动。

例如:投掷硬币这种最简单的赌博,假设之前投了10次,5正5反,预测第11次的投掷结果,正反结果是一半一半;假设之前投了10次,10次都是正面,预测第11次的投掷结果,非常多的人认为出现正面的概率更大。

其实从数学角度来讲,扔10次正面与扔5正5反的概率是一样的,但我们的主观感受和心理影响却完全不一样,这就是代表性偏差。因为虽然从概率角度讲,这两个事件的概率是一样的,但鲜明的、主观的、近期发生的情况对我们的影响和决策是非常不同的。

代表性偏差能够解释为什么小散热衷于追涨杀跌。因为小散总是基于近期的趋势、表象去决策。

当股价连续上涨了几天,认为股价还得继续上涨,3000点看到4000点,4000点看到6000点,6000点看到10000点;当股价连续下跌了几天,认为股价还得继续下跌,3000点看到2500点,2500点看到1000点,1000点看到900点。

当市场上大多数投资者形成了一致性的代表性偏差后,股价会沿着大众的期望持续运行一段时间,但往往最危险的时候悄然来临:股价高位的时候买入,只因我们认为股价会继续上涨;股价低位的时候卖出,只因我们相信股价会持续下跌。

这不就是高买低卖,追涨杀跌么?

小散仅仅是基于近期趋势和表象去主观代表事物的本质。那在股市里面,股价运行的本质是什么呢?价值规律!

当股价高于价值,股价终将下跌;当股价低于价值,股价终会上涨——这才是亘古不变的本质!

代表性偏差使得投资成为反人性的游戏,要在股市里面赚钱,得做一个“逆行者”。

朋友们读到这里,恭喜你们已经明白了行为金融学里的第一个原理:代表性偏差,并用其解锁了本文开头的第一个问题。

至于第二个问题的讨论,限于篇幅原因,咱们放在下一期文章中继续解锁。

全文毕,感谢您的阅读!


参考:卡尼曼《思考,快与慢》,朱宁《行为金融学》,勤勤以前的学习讲义

你们对本系列文章有什么建议或意见,请点了“在看”后留言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