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陆游)是著名爱国诗人,一生都在期盼国家统一,然而到死都没能如愿

 qiangk4kzk8us4 2020-02-11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是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他成长于北宋末年到南宋初年,当时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金不断发兵征战宋国,抢占了宋国许多土地,宋国被迫南迁,而陆游在南迁的路上亲眼目睹了国土的沦陷,目睹了家国的败落。他的童年是在四处流离中度过的,从小受父亲等长辈的影响,他对国家有一种浓烈而深沉的爱,所以,看到南宋国土沦丧,朝廷腐败的情况,他很痛心。他终生都在为国家思虑,他热切的期望国家能收复失地,恢复以前的荣光。

陆游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父亲陆宰是一个十分爱国的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与他交往的人,也都是那些正值又满怀爱国情怀的人士。他们经常在陆游家里讨论国家的时事问题,谈到兴起时,他们时而怒目圆睁,时而痛哭流涕,年少的陆游每天受这种氛围熏陶,早早地便培养出了强烈的爱国情怀。他很喜欢听他们谈话,所以每当父亲和他的友人讨论国家兴衰时,他总是默默地坐在旁边,时间久了,他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早早地在心里定下了报效国家的志向。

陆游成年后于公元1152年参加科举考试,本来以他的才华绝对能成为榜首,但是因为秦桧的妒恨,陆游却遭到罢免。无奈之下,他只得回到家乡,在这段时间里,他一方面致力于学习兵法,苦练武艺,另一方面,他致力于诗词的创作,借诗词表达自己的志向与心情。公元1158年,此时秦桧去世已经五年之久,陆游才被指派到福建宁德县担任主簿一职,后来又被任命为敕令所删定官,后来他再次被罢免,回到家乡。这时他与恰好居于此地的曾几来往密切,两人志同道合,时常讨论家国之事。

孝宗即位,陆游才被继续任用,他的才华受到了皇帝的赏识,皇帝称赞他力学有闻,言论恳切,所以赏赐他进士出身。此后,他又提出了一系列军事上的建议,积极支持北伐。但是由于陆游言及龙大渊、曾觌等被皇帝所宠信的大臣蛊惑圣听,却不料因此惹怒了皇帝,被贬到建康当了通判。之后,他又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免除了通判的职务。

从此他不断被派遣在前线和南郑之间往来,时而在深山驻守,时而在边塞抗敌,在这里他感受到了百姓对于战争胜利渴望,对于收复失地的渴望,他探索周围的地形,提出了很多对敌策略。这段时间的军队生活,让他前所未有的体会到了边疆战士们拳拳的报国之心,让他拥有了必胜的信念,也对他诗词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但是南宋当局者安于现状,贪图享乐,置国家统一于不顾,朝臣们一半都是主和派,皇帝听信谗言,迫害了许多爱国的仁人志士。他们的行为让陆游十分不满,他用自己手中的笔作为武器,直指那些贪生怕死的主和派和昏庸无能的当朝者。他报国的志向不得实现,满腔的愤懑无处抒发,于是,陆游将他愤慨的心情和对南宋朝廷的强烈不满,对黑暗统治的控诉,报国的热忱,北伐的盼望都写到了自己的诗词里面。陆游没有被眼前艰难的局面所打倒,他依旧坚持北伐收复失地,他把自己的志向,期许都写到了作品里。他的诗豪放壮阔,新奇却不失工整。在那之后,他又针对当时的局面,提出了许多的建议,结果他的建议不仅没被采纳,他反而被贬谪,居于山阴。

从公元1190年开始,他都是在山阴生活的,直到他逝世,期间将近二十多年。这时期,他的生活过得很清苦,意志也有点颓然,但他依旧没有改变自己的志向,他用陶渊明自比,过得安然。当他八十二岁时,听到朝廷准备领兵攻打金国时,他激动地表示,即使自己已经老了,但他依旧可以上阵杀敌,为国家取回失地。就连他临终时也不忘和子孙后代交代,他说他死后,一切都和他无关了,但是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国家完整,让他们在朝廷平定中原时,要来祭拜他,和他说一下这个消息。

之后,85岁的陆游带着满怀的遗憾离开了,可以见得,他的一生都在为祖国的统一而忧心,为北伐事业奔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