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眼中的陆游:一腔热血为祖国 铮铮铁骨保家园

 昵称32937624 2019-08-17

简析陆游的爱国主义诗歌

陆游是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恢复中原、统一祖国是陆游一生的理想和抱负,其思想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国力衰微,民族矛盾尖锐,抗金救国,收复失地成了陆游一生的志向。陆游成长在偏安的南京,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少年时期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这也为他日后创作大量的爱国诗歌奠定基础。

陆游是一名诗人,然而,他的志向却不仅仅是当个诗人,他渴望投身战场,渴望直面敌人,渴望报效祖国。于是,在一个深夜写下了《夜读兵书》

我眼中的陆游:一腔热血为祖国 铮铮铁骨保家园

一个深秋的夜晚,一个正直又满怀理想的诗人,倚靠在一盏恍惚的油灯下,默读着兵书,默念着内心的抱负。他渴望成为一名将士,远赴万里边防、驰骋沙场、保家卫国。他深深地渴望着这样一个机遇。此时的陆游,激情且热烈。

陆游不仅对朝廷之事关注热切,对受苦受难的人民更是寄予深切的同情与关怀,他写了很多反映人民生活的诗歌,其中一篇《农家叹》更是把百姓的苦难生活展现的淋漓尽致:

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秔。牛领疮见骨,叱叱犹夜耕。竭力事本业,所愿乐太平。门前谁剥啄?县吏征租声。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搒。人孰不惮死?自计无由生。还家欲具说,恐伤父母情。老人倘得食,妻子鸿毛轻。

山坡种麦,水田种稻,因地制宜,老实本分。百姓一心只求安稳太平,可是这沉重的赋税徭役还是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他们被逼迫,被拷打,他们哭嚎着,可这痛苦的叫喊声依旧冲不破这阶级的牢笼。哀鸿遍野,人民饥寒,我心伤悲。这是陆游眼中的百姓。这是陆游眼中的天下。此时的陆游,正义且感伤。

我眼中的陆游:一腔热血为祖国 铮铮铁骨保家园

两方交战,以宋高宗、秦桧为代表的主和派,主张求和。一心想上战场抗敌的陆游对妥协投降的统治者愤恨不已,一首《谢池春》将自己再无力为国效力的悲凉之心一一剖析,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烽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度。

我壮年从征,也曾气贯长虹,锐不可当。浓云高挂,烽火狼烟。可如今呀,上阵杀敌,建功立业的宏愿已经破灭,曾梦想收复失地的诗人如今只能“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渺无边际,秦关何处寻,只得叹流年虚度。“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此时的陆游,悲愤又豪迈。

现实世界无法实现鸿志,诗人便将此寄予梦中,《楼上醉书》中诗句:

我眼中的陆游:一腔热血为祖国 铮铮铁骨保家园

统治者妥协懦弱,诗人便在梦中收复山河,陆游对南宋统治者的妥协感到万分悲愤,但仍希望有一天国家能收复失地,统一山河。即使已经对祖国失望透顶,但仍愿祖国强大,愿祖国繁花似锦,万古长留——这便是爱国。此时的陆游,失落而倔强。

时不待我,转眼苍发。收复中原却遥遥无期,这一年他八十五岁了。一病不起的陆游留下绝笔——《示儿》

我眼中的陆游:一腔热血为祖国 铮铮铁骨保家园

我知道,当我死去那一刻,这世间的一切都与我无关了。我不惋惜,唯一令我遗憾的是,没能看到中原的统一。假使有一天,朝廷军队收复失地,那一天,你们可一定不要忘记举行家祭告诉我啊!此时的陆游,遗憾却安详。

陆游战时生,战时亡,一生都在为收复失地而奋斗。他的一生,是执着真挚的一生,是激情热烈的一生,亦是追逐光明的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