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究竟因何失败?难道真的是它不堪一击吗?

 今古言堂 2020-02-11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是我国历史上最屈辱的对外战争之一,通过这场战争,日本从我们这里获取了巨额赔款和大量土地,从此走上了快速发展及对外扩张道路,而清政府推行了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则宣布失败,自此甲午战争敲响了清朝灭亡的丧钟。

所以,甲午战争实则是决定中日两国国运的关键一战。对于这场战争,日本期盼已久,也蓄谋已久,他们举国上下早在战争爆发之前就已经做足充分准备。而反观清政府,统治阶级自诩天朝上国,他们认为组建的北洋水师装备精良,因此而沾沾自喜,更视日本为蕞尔小国。既不重视对手,又远没有日本国民的那种危机意识和远见卓识,因此这场战争似乎注定了会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但是,在战争没有结束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数,尤其是海军,毕竟清政府当时拥有号称世界第九,亚洲第一的海军。如果海军将士上下一心,再加上自身拥有的坚船利炮,若以必死之心迎击日本联合舰队,也不是没有机会取得胜利。可事实上,清政府战败了,北洋舰队败得一塌糊涂,甚至最终被日本海军全歼于威海卫,损失如此惨重足以让每一个国人都感到痛心疾首。

因此当我们再回顾这场战争的时候,总会有此一问:既然论纸面实力,我们当时不逊于日本,为何我们会败得如此彻底呢?那场持续了五个多小时的黄海海战,我们在自身损失五艘战舰的情况下,甚至连一艘日本舰艇都没有击沉,损失比例差距如此之大,究竟为何?是当时的北洋水师被吹嘘过头,实则不堪一击,还是另有其他原因?

其实,对于甲午海战的结果,我们不必过于纠结,北洋舰队战败的原因不能归结为当时北洋官兵的贪生怕死。

事实上,北洋舰队全体上下,除了少数几人之外,几乎没有逃兵。被击沉的五艘战舰,除了广甲号是逃离战场途中触礁自沉外,其余四艘都是在与敌舰交战过程中被击沉的,包括邓世昌,林永升在内的众多北洋官兵壮烈殉国。虽然他们没能击沉一艘敌舰,但也给日本联合舰队以迎头痛击,包括日军旗舰松岛,主力舰吉野,西京丸等在内的五艘战舰均遭受重创。

如果单以黄海海战而论的话,虽然北洋舰队损失五艘战舰,但主力尚存,旗舰定远和镇远还具备作战能力。而日本虽然没有损失一艘战舰,但旗舰和主力舰艇都遭到重创而无法继续作战,尤其是旗舰松岛除了具备航行能力外,已经完全瘫痪,不具备继续作战的能力。所以有鉴于此,当时的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佑亨下令撤出战场。

是的,大家没看错,持续五个多小时的黄海大海战,是以日本舰队的最先撤退而结束的。日本舰队撤退后,北洋舰队还曾组织过短暂的追击,之后也相继返航回到旅顺,进行休整。

如果战争持续到这里而结束的话,北洋舰队实在不算战败。如果黄海海战结束后,清廷能及时意识到危险的来临而做出应对,持续增兵鸭绿江防线,通过陆战给予日本压力,同时集全国之海军力量加强黄海海域的巡逻,掌握黄海的制海权的话,那么日本举全国之力发动的战争必将以失败告终。

但可惜的是,鸭绿江防线上,因为清军士气低落多次不战而溃,使得日军轻易跨过鸭绿江,占领丹东,旅顺等众多重要城市。与此同时,李鸿章为保存实力,严令北洋舰队不得出海,全部停靠在威海卫,此举导致日本联合舰队经过休整后又轻易夺得黄海制海权,至此日本完成对北洋舰队的海路夹击,最终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威海卫。

所以说,陆战的失利和以李鸿章为首的清廷统治者们对战局的错误判断与决策,才是导致甲午海战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