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陈鼓应在《老庄新论》一书的“摘”、“评”、“议”续二

 昵称11410324 2020-02-11

5、“摘”24页三、自然无为、虚静、柔弱

1“摘”24() “自然”、“无为”:

 “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最重要的一个观念。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应该顺任它自身的情状去发展,不必以外界的意志去制约它。

“评”: 陈先生此论似是而非。“自然无为”并非“是老子哲学最重要的一个观念”,而是老子所论之“道”的基本属性,也就是“道之为物”这个“物”的基本属性,是《老子》五千言之旨。“自然无为”这个“物”的基本属性,是老子“大象思维”的产物,这种“大象思维”形成一种思维模式,就是老子哲学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将其运用于人文社会就形成一种道德文化观念。所以说,“自然无为”并非“是老子哲学最重要的一个观念”,而是源于“物”的基本属性的老子哲学理念,啬、朴、静则是老子的思想观念。

“议”: 观念是主观性之反映,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表达,源于一种理念。“理”源于人们对认识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有什么样的维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哲学理念,有什么样的哲学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文化观念。思维“理”性决定哲理,哲理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思维模式,这种哲理思维模式就是一种哲学理念,从而形成一种世界观,用之于人文社会就形成一种文化观念。人类思维模式分两类,即形思维模式和象思维模式,西方人是形思维模式,其形式逻辑就是其特征,东方人是象思维模式,其形象之阴阳就是其特征。纯粹之形式逻辑形成形而上学之机械唯哲学,形式逻辑附之以辩证法形成唯物辩证哲学。东方人是象思维模式,分小象思维模式和大象思维模式,在中国古代,分小象思维模式形成外道哲学,大象思维模式形成内道哲学,老庄是中国古代内道哲学的代表。

不同的思维模式形成不同的哲理念,不同的哲理念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从而汇集成不同的文化观念决定人们的行为。

2“摘”24: “自然”,事物本身就具有潜在性和可能性,不必由外附加的。因而老子提出“自然”一观念,来说明不加一毫勉强作为的成分而任其自由伸展的状态。而“无为”- -观念,就是指顺其自然而不加以人为的意思。这里所说的“人为”含有不必要的作为,甚至含有强作妄为的意思。

“评”: “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的意思。这种自然而然之动因、动机在事物自身,自成因果关系为其“自然”。这不是老子提出“自然”一观念,而是老子对事物这一“自然”属性的描述。“无为”也是如此,是事物之“自然”属性,陈先生将其认为是一种“观念”,真是无稽之谈。

“议”: 老子所论的“自然无为”这个“无为”之“为”,两千多年来,除庄子外无一人对其发音正确。这个“无为”之“为”念四声wèi才正确,人们习惯将其念成二声wéi,导致对老子所论的“自然无为”之解成千古之迷。在战国时期的杂家即司马淡所说的道家对此不得其解,司马淡才在《论六家要旨》中说,“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就因为将这个“无为”之“为”念成二声wéi,才“其辞难知”难以明白通晓

《老子》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这就是用人为wéi伪来对比“自然无为wèi”。《老子》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就是“自然无为wèi之体现。这个“无为wèi就是无所谓的意思,也就是不在乎不在意,不在意就随意顺其自然,而在意就刻意违反自然。所以庄子专著《刻意》篇论述老子的“自然无为wèi: 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故曰:夫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

结果,是不言之教,不为wèi而成,就是“自然无为wèi 之体现。所以《老子》二章才说,“是以圣人处无为wèi之事,行不言之教” 。《老子》四十三章还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老子》六十三章又说,“为wéi无为wèi味无味,事无事。” 所以“自然无为wèi是《老子》五千言之旨。

3“摘”25:老子哲学常被称为“自然”哲学,“自然”-观念的重要性,可以从这句话中看得出来,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不仅说“道”要法“自然”,其实天、地、人所要效法的也是“自然”。所谓“‘道'法自然”,是说“道”以它自己的状况为依据,以它内在原因决定了本身的存在和运动,而不必靠外在其他的原因。可见“自然”一词,并不是名词,而是状词。也就是说,“自然”并不是指具体存在的东西,而是形容“自己如此”的一-种状态。

“评”: 老子哲学常被称为“自然”哲学,这就有别于西方的“人为”哲学。这就是老子哲学之哲理,源于大“自然”,这个大“自然”是由“物”构成,这个“物”构成大“自然”的时空,没有构成时空的这个“物”,就没有大“自然”,所以与其说老子哲学是“自然”哲学,不如说老子哲学是“物理”哲学。

“议”: 老子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地”指物之精华之道体。天地是阴阳之别称,这个“地”是阴的指代,象征无形之道体,“人法地”就是人要遵道体。这个“天”是阳的指代,象征有形之道用,“地法天”就是有之以为利之利用。“天法道”就是自然界中一切事物之运行,均遵循其运行法则及規律。“道法自然”这个一切事物之运行法则及規律就是其自然而然之自身,而不是外在其他的原因。知此,求人不如求己,求神不如求心。佛在心中不用拜菩萨,道在心中不用道观。

“自然”分自然现象,和自然法则及规律。一切顺其自然,是说顺其自然法则及规律,而不是顺其自然现象。顺其自然现象那是随大流赶时尚,有违自然法则及规律。顺其自然法则及规律,就自然无为,而不是顺其自然现象就必然出现人为伪,为美而美为善而善,就是其自然现象的人为伪。

4“摘”26: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这个顺任自然的无为”之道”,老子将它从形而上的境界落实到政治的层面上。除了三十七章中以“无为”来描述“道”以外,其他《老子》书上凡是谈到无为”的地方,都是从政治的立场而发的。老子提倡“无为”的动机是出于“有为”的情事。“有为”一词是针对着统治者而发的。

“评”: 陈先生此论,纯属想当然。老子连自己都不关心,更何况于去关心什么政治。“自然无为”是作人之准则,人作对了一切问题都好办,何况于政治!

“议”: “自然无为”是“道之为物” 的基本属性即本性,没有这个基本属性,“道”就不成之为“物”。人是“道之为物” 之产物,就应保持这种“物”之基本属性,才能与大自然共处。知此,就知天理良心是什么!《老子》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就是论的理良心。这个理良心被“天狗食月”吃掉了,导致私心谋发欲望逐渐膨胀,从而使人类失去这个“物”之基本属性即本性。老子主张“自然无为”,就是要人们恢复这个“物”之本性,只有恢复了“物”之本性才能恢复人性。要恢复人性,只有降低人之欲望到适而可止为度。所以老子“道之尊,德之贵”的道德核心就是抑欲。

5“摘”28: :我们可以说,老子著书立说最大的动机和目的就在于发挥“无为”的思想,甚至于他的形.上学也是基因于“无为”思想而创设的。“无为”一观念,散布于全书,其中五十七章说到“无为”的结果。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事实。上,“好静”“无事”“无欲”就是“无为”思想的写状“好静”是针对于统治者的骚乱搅扰而提出的“无事”是针对于统治者的烦苛政举而提出的,“无欲”是针对于统治者的扩张意欲而提出的。可知“好静”“无事”“无欲”都是“无为”的内涵。如果为政能做到“无为”,让人民自我化育,自我发展,自我完成,那末人民自然能够安平富足,社会自然能够和谐安稳。“无为”主张,产生了放任的思想一充分自由的思想。这种思想是由不干涉主义而来的,老子认为统治阶层的自我膨胀,适足以威胁百姓的自由与安宁,因而提出“无为”的观念,以消解统治者的强制性与干预性。在老子所建构的社会里,虽然不能以“民主”的观念来附会它,但空气是自由的。

“评”: 陈先生总是以自己的形思维,去取代老子的象思维。老子著书立说最大的动机和目的,并非“就在于发挥`无为'的思想”,而是要人们恢复这个“物”之本性。老子哲学是内道“物理”之哲学,并非是陈先生所认为的“形上学”,更不是“是基因于`无为'思想而创设的”,而是揭示了“物”之基本属性,希望人们效法而已。“好静”、“无事”、“无欲”就是“无为”之体现。

 “议”: 《老子》五千言之旨,自然无为,为而不争,守朴守静,是一体不可分的。“静”是道体之象征,“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就是道体主导道用之体现。动静关系所体现的是时空关系,动是时间之象征,而静 则是空间之象征。一切事物之运行,都是在一定空间内实现的,没有相应的空间就没有相应的时间,所以没有静就没有动。一切事物之运行,都是一种无目的的随机运行,体现其自然而然。这个“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踏上这个“机”遇的点上成,错过这个“机”遇的点败。为了守护这个“机”遇的点,必须保持静,守静就是遵守一切事物运行之秩序。

6“摘”29: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的意思。“无为” 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误解,尤其是“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许多人以为老子的意思是表面上什么都不做,暗地里什么都来,因此误认为老子是个阴谋家①。其实老子绝非阴谋家,他整本书没有一句话是含有阴谋思想的。导致这种误解,完全是因为不了解老子哲学术语的特有意义所致。所谓“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无为”乃是一种处事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乃是指.“无为”(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这和《老子》第三章上所说的“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意义是相通的“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意思是以“无为”的态度去处理世事,就没有不上轨道的“为“无为”是说以“无为”的态度去“为”可见老子并不反对人类的努力,他仍然要人去“为”的。老子又说“为而不恃”(二章)、“为而不争”(八十一章)。他鼓励人去“为”,去做,去发挥主观的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又叫人不要把持,不要争夺,不要对于努力的成果去伸展一己的占有欲。

“评”: 陈先生总在此对“无为”之解靠普,但不尽然。“无为”,就是随机而不寻机更不刻意制造机会。“无为而无不为”,就是不刻意而为,就没有不该作为的行为。没有不该作为的行为就事少,不刻意而为就事多,这就叫“为无为,事无事”。

“议”: “许多人以为老子的意思是表面上什么都不做,暗地里什么都来”,导致“误解”的原因,是因把“无为”之“为”念成二声,把“无为”二字理解成“不作为”,用“不作为”偷换了“不刻意而为”所致。“无为”之至于人,就是对目标的实现与否无所谓,成而不喜败而不忧坦然处之的一种心态,并非是什么事也不干的懒惰心态。曾国藩有一句名言是对“无为”最好的注解,“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6“摘”29:老子“自然无为”的主张,是有他的历史背景的,在上古“日出而作,日、而...帝力于我何有哉”的安闲自足的社会,事实上政府的存在,在一般人民的生活中并不是一件有必然相关连的东西。十八世纪西方就流行着一句口号:“最懒惰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那时的政府,并没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可做,主要的工作只是替人民修修道路而已。但是二十世纪的今天,情况就大变了,政府要统筹办理太多的事情,要做到无为“已经是不可能的事。然而针对于减缩独藏政治的为祸而言,“无为” 的观念仍是空谷足音。今天,人们的生活走向合模化的趋势越来越历害,这已经成为整个世界普遍可虑的现象。我们处可看到权力支配个人的生命,处处可看到个人无助的情形:权力越来越强化,越来越集中化.在这种情境下,老子“自然无为”的主张,仍有其时代的意义。.

“评”: 陈先生认为,老子“自然无为”的主张,是有他的历史背景的,在上古…。这说明老子思想是源于上古,并力主回复到上古“自然无为,为而不争” 的精神,比孔子力主回复到周初“礼制”仁 的精神要高尚得多。陈先生还认为,老子“自然无为”的主张,仍有其时代的意义。不错!但应当予以展示却只字未提,说明其学道不深。

“议”: 《庄子缮性》:上古之,“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 这就是《老子》三十八章所说的“上德不德,…上德无以为”,这就是老子“自然无为”的主张, 其上古的历史背景。《庄子缮性》: 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是故安而不顺。德又下衰,及唐、虞始为天下,兴治化之流,淳散朴,离道以善,险德以行,然后去性而从于心。心与心识,知而不足以定天下,然后附之以文,益之以博。文灭质,博溺心,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老子为“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才著《道德经》五千言。《庄子缮性》: “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夫德,和也;道,理也。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义明而物亲,忠也;中纯实而反乎情⑧,乐也;信行容体而顺乎文,礼也。礼乐徧行,则天下乱矣。” 这是庄子对老子《道德经》三十八章中“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之注释。知此,就知中国从上古时代至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化脉络。

老子“自然无为”的主张, 在当今时代的意义,可以制约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之弊端,因为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用得好造福人类,用得不好毁灭人类。“自然无为”既是养生之道的哲理依据,也是治未病之预防医学的哲理依据。

     7“摘”32:在这里,“无欲”和“清静”是密切相关的。“无为”则民自朴,民朴则足以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在这里“欲”和“朴”是相对提出来的,可见这个“欲”乃是指心智作用的巧诈之欲。因此“无为”并不是要消解本能性的自然欲望,乃是要消解心智作用的巧诈欲望。

“评”: 陈先生认为,“无欲”和“清静”是密切相关的,不错。但“无欲”和“朴”关系更为密切,“欲”和“朴”并非“是相对提出来的”

“议”: “无欲”是指没有高欲望,并非是指没有欲望,人有七情六欲这是人之常情。人没有任何欲望,生存就失去了意义,但这不是导致自杀的原因。相反自杀的原因十有八九是自觉高欲望破灭,才一时性起导致自杀。人不能没有欲望,但必须适而可止,所以老子才说“去甚、去泰、去奢”。适而可止之低欲望者,喜欢清静无为而守本份,显得自然无为。高欲望者,喜欢动好高骛远,善于人为。所以孔子才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而“朴”形上则为道,“朴散”则为器,因此才有返朴归真之说。只有低欲望者才能返朴守朴,凡高欲望者不愿对朴称臣,是绝不会返朴守朴的。正是这一原因才形成一种衣帽取人的势利风气,而使虚浮之风甚行,导致一此人萌发一种攀比心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