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4回 华胥氏履迹产子 伏羲氏画卦治世

 舒眉听雨 2020-02-12
第4回 华胥氏履迹产子 伏羲氏画卦治世

却说燧人之世,有女子住在华胥之渚(今陕西蓝田县华胥镇,镇内有华胥陵,渚,小洲),名华胥氏(这同时也是个氏族名)。一日闲游至雷泽,忽见一巨型足迹,十分奇特,华胥氏深感好奇,便以脚踩之,忽有青虹罩身,许久方散,然后华胥氏就莫名其妙地有了身孕,而且这一孕就是整整十二年。

十二年后,华胥氏于成纪(今甘肃天水)诞下一子,长得十分英武帅气:人首蛇身(一传牛首龙身),大目,虎鼻,龙唇,龟齿,额头突出,肩膀宽大……长大后身长九尺一寸。此子不是别人,正是赫赫有名的伏羲。

伏羲出生,言其母而不言其父,恰是当时“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写照。然而处于封建社会的古人可不这样认为。圣人岂能无父?

于是,伏羲便有了两个爸爸。

其一为雷神,因为其母感孕在雷泽,那个脚印就是雷神留下的,雷神长得人首龙身,与伏羲一样。雷泽在哪呢?据说在今山东菏泽东北,即雷夏泽。可是华胥氏家住陕西,山东感孕,甘肃产子,相距遥远,莫不是迁徙缘故?这事儿也说不清楚。

其二则是燧人氏,这当然是后世附会的。

为何有二父?其实并不稀奇。一个代表天,说明他是天选之子,有神的意志;一个代表人,说明他是人间帝王,有人的出身。

实际上,从伏羲开始,神农、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禹、汤(包括商祖契)、周文王(包括周祖后稷)以及汉高祖刘邦,他们的母亲在怀孕时都发生了神异事件,所以以后再遇到此类事件,切莫惊奇。

且说大神伏羲,以风(古作凤)为姓,名方牙(或苍牙),号黄熊氏(一作皇雄氏),有圣人之德,以木德王天下,居于东方,又称木皇、春皇、青帝、苍帝,其德如天,如太阳一样光芒四射,故称太昊,又写作太皞、太皓、大皥。

不过,传世的先秦典籍中,说太昊则不言伏羲,言伏羲则不说太昊,将太昊与伏羲看作一人那还是西汉末年的事儿(刘歆《世经》)。古史中,太昊是东方诸部落(东夷)所尊崇的始祖之一,他和伏羲究竟是不是一回事儿,目前还存有争议。不过,古人多将伏羲、太昊合二为一,言伏羲为名,太昊则为部落名和部落首领称号,姑且从之。

那么,伏羲为什么叫伏羲呢?因为三种动物。

金文的“羲”字由“羊”、“我”和“兮”组成,其中,“我”的本义不是自己,这个字在甲骨文中是一种兵器,“兮”,语气词,指拿着兵器挥砍时发出的声音。也就是说,“羲”字就是拿着利器杀羊。

伏羲又名伏牺,“牺”的古字为“犧”,牛也成了被杀的对象。

伏羲又名伏戏,“戏”从戈,也是一种兵器。

至于“伏”字,一人一狗,那是在狩猎,也可以解释为制服和驯服。

伏羲又名庖牺,“庖”的本义是厨房。

所以,伏羲,他其实是个厨子。

只不过,这个厨子比较高级,他是给神做饭的,换个学名,那叫祭祀。

古代用于祭祀的动物,色纯的叫牺,体全的叫牲,合起来叫牺牲,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牛和羊。

古人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祭祀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绝非一般人能为之,所以,伏羲二字,恰是伏羲身份地位的体现。

至于伏羲还写作宓牺、虙戏和包牺,用的则是“伏”和“庖”的通假字。

史载伏羲天资聪颖,善于观察,受蜘蛛织网的启发,发明渔网,教民渔猎,并驯服牛马、豢养牺牲,引入庖厨,于是受人拥戴为首领。他的辅佐芒氏又发明了罗,用于捕鸟,于是有《网罟之歌》,歌颂天下安定。

忽有一日,黄河涌动,有异兽跃出河面,形似骆驼,左右生翼,马身龙鳞,高八尺五寸,能够踩于水面而行(水上漂),因如龙似马,故称龙马。其身有图,有黑白之斑共计五十五点,这就是后世所谓“河图”。伏羲观河图而灵感顿生,于是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观鸟兽羽毛的纹理与山川水土之貌,“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易·系辞下》),创作八卦,用来比类天下万物,预测阴阳。

八卦,即乾、坤、离、坎、震、艮、兑、巽,分别表象天、地、火、水、雷、山、泽、风, 一卦三爻,或阴或阳,阴阳变化,可用来解释世间万物。

同时,八卦的推演和排列应用了二进制算法,相传伏羲在此基础上又发明了九九算法。

伏羲,其实还是个数学家。

八卦,实为上古优秀的哲学创作,绝非是后世所传的算命工具,它的出现使先民智力大开,所以伏羲得称圣人,亦有天皇、羲皇之称。

除八卦外,伏羲还在天文历法方面有所建树。

古人记时与确定季节,日月星是重要参考。月亮和星辰都在夜晚出没,白天就只剩下了一个太阳。起初,人们直接观测太阳,以太阳所在位置来粗略确定时间,后来,人们发现,地上的影子则比直接观测太阳更加准确和方便(省眼),于是有了立竿测影,即在平地上竖一根直木,以其影子的方向来确定时间,后来演化出圭表,表,即直立于平地上的标杆,圭,即平放于正南正北方向标有刻度的平板。正午时刻,以圭表所测日影长度能确定季节和制定节令。圭表之后,则有日晷。日晷为一圆盘,叫做晷面,其上标有刻度,圆盘中心有一指针,叫做晷针,亦称表。日晷向阳斜放,通过观测晷针的影子方向可测得时刻。圭表不知起于何时,而伏羲时传说已有日晷。

伏羲建立天文中心,定历法,分时令,然后天地之事了然于胸。时人愚昧,不知其中道理,以为伏羲能够通天,将其奉为神圣。传说观天之地有建木,高大挺拔,这是伏羲上下往来于人间天庭的梯子。当然,哪有这种梯子,所谓建木,不过是上古先民崇拜的圣树罢了。

上古时代,天文学的发展,与一类人息息相关,他们的名字叫巫觋。

巫,会意字,上一横指天,下一横指地,中间一竖连通天地,两个小人儿便是主角。古时女为巫,男为觋,合称巫觋,他们观象授时,号称是连通天地之人,能与鬼神沟通,上古之人信奉鬼神,所以巫觋的地位极高,伏羲就是巫觋的大首领,所以他能给神做饭。巫觋之族,权力极大,观星、测时、历算、卜筮和祭祀等重要职能皆为其所掌管,此外还有典册。

伏羲之初,还在流行结绳记事,大事结大绳,小事结小绳,事情一多,难免混乱。于是伏羲造书契以代结绳,文籍因此而兴起。其时未有布帛纸张,皆书于龟甲或竹简之上,称为典册。典册的出现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但当时的文字应该还很简单,称作刻符更合适一些。河南舞阳出土的贾湖刻符距今约7800年,被誉为文字雏形,古书说伏羲时代有了文字应当并非虚言。

上古之时男女无别,人们群居杂婚,难免因近亲婚配发生悲剧,缺胳膊少腿、脑残智障、幼年夭折的孩子一定不少。伏羲知其危害,最先找到症结所在,于是严禁同族婚配和随意野合,同时制定嫁娶原则,规定要有媒妁,并以俪皮为聘礼,俪皮,即两张鹿皮,这在当时可以算作比较贵重的彩礼了,从此正姓氏,同姓不婚,避免了血亲通婚,实现了优生优育。

彼时人们不知礼数,时人多邪淫,社会风气不正,为了陶冶情操,伏羲砍桐木发明了琴,号称能通神明。其琴长七尺二寸,有二十七弦,名叫离。后又取縆(gēng)桑(蚕丝绳)作瑟,以修身养性。其瑟长八尺二寸,四十五弦(另有三十五弦、三十六弦、五十弦之说)。相传琴瑟成,有凤凰飞临,于是伏羲作《凤来》(或《扶徠》)之歌,又名立基(或立本),以镇天下之人。古人云,只有大德之世,凤凰才会出现,伏羲就成了古史中第一个见过凤凰的人。

又传,为解人民疾病,伏羲发明了九针,从而成为中医针灸之祖,另有传说,他还干过神农的事儿——尝药百味,不过史载极其简略,有附会之嫌。

伏羲建都于陈(今河南淮阳),身边有六位能臣,合称“六佐”,分别叫做:金提,鸟明,视默,纪通,仲起和阳侯,金提负责民俗教化,鸟明负责为民谋福,视默负责解灾去厄,纪通居中辅政,仲起负责陆路,阳侯管理江海。

又因遇龙马而兴起,故伏羲以龙纪官,即用龙的名字来命名官职,号龙师:

以朱襄为飞龙氏,造六书,主图文;(文化部长)

以昊英为潜龙氏,制甲历,主阴阳;(天文台长)

以大庭为居龙氏,治房屋,主土木;(住建部长)

以浑沌为降龙氏,驱民害,主治安;(公安部长)

以阴康为土龙氏,查民生,主户籍;(统计局长)

以栗陆为水龙氏,养草木,主水利;(水利部长)

以昆连为火龙氏,司兵事,主刀斧。(国防部长)

又命五官:春官为青龙氏,又名苍龙;夏官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

于是以共工为上相,以皇柏为下相,又得赫胥、葛天等诸氏(不知是什么龙)辅佐,天下大治。

伏羲寿命很长,在位一百一十年而崩,死后葬于陈(一说葬于南郡)。这当然不切实际,考古证明,上古之人没有长寿的。又有人说,这一百一十年是传世之数,不过也只是推测而已,没有什么可靠证据。因此,既然古人这么写了,权且就这么记吧。

伏羲有子名叫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生顾相,顾相又名务相,被贬至巴地(今重庆),因天赋异禀被尊为廪君,始创巴国,另春秋有任、宿、须句、颛臾等国也是伏羲后裔,又传伏羲有个美丽的女儿,渡洛水时不幸溺死,成为洛水之神,即著名的宓妃,后有后羿射河伯而妻宓妃的传说,以及曹植作《洛神赋》的史话。

伏羲制网罟、驯牛马、画八卦、测天象、造书契、正婚姻、创琴瑟、作九针、定官制,功绩巨大,为历代所讴歌,被称为华夏文明始祖之一。今河南淮阳县有太昊伏羲陵,为历代祭拜伏羲之地。此外,因为“伏羲治世,以成纲纪”,故其出生地古名成纪,不过,也有人说,成纪是因为华胥氏怀孕十二年,十二年正是一纪,但是不管怎么说,成纪都是因为伏羲得名。今天水市被誉为羲皇故里,其中伏羲路上有伏羲庙,亦为世人祭拜伏羲之地。

伏羲作为百王之先,与另外一位大神同被尊为创世神,那么这位大神又是谁呢?且待下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