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伏羲与泗水的传说

 江南書院 2023-10-30 发布于黑龙江
伏羲与泗水的传说

作者/陈德国

自鸿钧创世,启人伦,兴嫁娶,三皇五帝君为首;

溯盘古开天,教渔猎,起结绳,八卦六爻尔占先。

人文始祖伏羲通过太极、两仪、四象最终画出八卦。

通过文献资料的记载考证:

一、先贤伏羲仰观日月星辰,感悟通神互动玄妙,潜心体察观物造型,从无到有,启蒙华夏文明之规范。

二、先天八卦凝聚了先祖智慧万变神机运筹导向,为人类在宇宙衍续发展升华奠基。

三、《路史》记载,人祖伏羲尝草制砭,以治民疾。

四、《黄帝内经》中说“砭从东方来”,“东方”即指北起山东莱州湾,南到江浙的“海洋文化带”,所谓“鱼盐之地”就是现在的东部沿海地区。

五、《帝王世纪》:“太昊帝庖牺氏……帝出乎震,未有所因,故位在东方主春,象日之明,是称太昊。”

六、《太平御览》七八引《诗含神雾》:“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

七、《路史·太昊纪》:“伏羲母华胥居于华胥之诸,尝暨叔嫟翔于渚之汾,巨迹出焉。华胥决履以铨之,意有所动,因生伏羲。”。

八、《书·禹贡》:“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自夏以还,即有其称。陪尾亦伏尾,先有伏山,后有伏尾,伏山名字甚古。伏羲族居于此,始自皇初,宜其古也。

伏羲与泗水的传说

人文始祖伏羲,是中华历史上一位很伟大的上古首领。传说他娶了自己的妹妹女娲,两人生育繁衍了人类。他教会了人们很多东西,首次在泰山举行了封禅仪式。完成这些事情之后,他感觉有些疲劳,于是到泰山南部泗水县境内普救山(上古名:伏首山)上修养生活了一段时间。

伏羲是一位非常注意观察四周事物的神人。在那段时间,他一边享受着天伦之乐,一边观察思索着自然的变化。白天他俯视大地的河流山川,晚上仰观天上的星辰北斗,日复一日,有天他突然顿悟通神,灵感闪现。参照日出而短、日落而长的自然阴影规律,开始用树枝在地上画出八卦。他用这个方法聚精会神推来演去,焚膏继晷、殚精竭虑费,在耗去大量时间精力之后,终于完成了人类第一次创举,画成八卦图。

伏羲与泗水的传说

八卦图,黑白两色,互通有无,相互贯通,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着,阴阳平衡,阴阳交潜。后来人们喜欢用八卦图,推演事情发展、预测未来,占吉祥卜凶险,避险为夷。

依据以上的记载有四个词:(1)仰观。(2)俯视。(3)感悟。(4)画出。

1、仰观:人文始祖伏羲应是夜晚站在普救山顶,仰观星月天空,观察着北斗七星,斗转星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自然规律。

2、俯视:人文始祖伏羲应是白天站在普救山顶,观察脚下的山川河流看到从早晨太阳升起时,山下的阴影开始慢慢缩短,下午太阳西落时阴影慢慢增长的规律。

3、感悟:人文始祖伏羲观察着白昼黑夜、日月星辰,斗转星移,阴影长缩的规律。感悟到山型地势形状,看到山下一个元点形的古墓山(现名谷堕山)恰在核心。伏羲灵光一闪,感悟通神有了灵感。观察着西南来水流艮方的妫水,细看太极古墓山(谷堕山)山北土质黑色为阴,山南土质白色为阳,及山下河流勾画出的自然图形。

4、画出:人文始祖伏羲用树枝依据观察到的情形及感悟到的灵感,动手画出了以古墓山(谷堕山)为核心的元点,东鳌山与东鲸山形成的阴阳两只鱼形,又参照四面的山水就画出了举世闻名的太极四象八卦图。

人文始祖伏羲所画八卦乃是道源之根,道家《易经》是万经之首,泗水是东夷文化的发祥地。人文始祖伏羲是东夷族的部落首领,居住在东方依据日月星斗、山川河流、天地风火水的形状,取其精华,感悟自然,一画开天定乾坤——八卦出。

依据易经中八卦图,所标明的方位可以分析如下

一、西北为乾,乾为天,在西北方有一座高山与天向接。站在齐鲁大地腹部的泗水县看,西北最高的是泰山。泰山,乃是乾卦。

二、西南为坤,坤为地,在西南的方向有大片的土地沃野千里乃是坤卦。

三、东方为震,震为木,为雷,太阳每天自东方升起照耀大地万物生长。春雨过后,万物萌发;夏雨之时,雷声阵阵。自古有民间谚语“云彩向西,放牛娃披雨衣”,乃是震卦。

四、西方为兑,兑为泽,泽是有水的洼地。八卦图的西方,上古时期黄河之水泛滥,形成大面积的沼泽之地,乃是兑卦。

五、北方为坎,坎为水。画八卦处的北方,有泗水河、汶河、小清河,乃是坎卦。

六、南方为离,离为火,火是指中午的太阳,像火一样照耀大地,乃是离卦。

七、东北为艮,艮为山,画八卦处的东北方有一座大山,它不高于乾方的泰山,乃是蒙山,也是蒙卦。

八、东南为巽,巽为风,八卦的东南方经常有东南风,此为风乃是巽卦。

依据以上八卦中标注的八方所代表的,乾为天、坤为地、震为木、兑为泽、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巽为风之含义,纵观天下地理位置,能符合八卦图方位的地方,必在中国的东方伏羲出生生活的地方。人文始祖伏羲是东夷族人,定在伏羲出生的华胥故里。

经过现代高科技卫星地图查找,发现符合八卦图所注明的方位之地,确实在山东省泗水县苗馆镇安驾峪村伏羲居住之地普救山。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中的太极之眼就是古墓山(谷堕山)。

伏羲作为“有大智”的思考者和发明创造者,作为各民族团结合作、寻求生存与发展的历史象征,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尚书序》:“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藉生焉。”《易·系辞下》:“伏羲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泗水伏羲公园伏羲考证中记载,伏羲居住在今治泗水东南65里处的普救山。

人文始祖伏羲带领族人,住于高耸之处以避水灾,防御大型猛兽及各部落的互相攻击。住于高耸的山顶方能更好的保护老人、妇幼及族人的生命安全。普救山顶恰是古人所选居住之地,是其他山丘所不具有的天然条件:(1)冬暖夏凉。(2)山顶有泉有水有地。(3)周边有天然石崖包围。(4)山顶地势平缓(5)适宜老、幼、妇女居住等有利条件。

伏羲与泗水的传说

附:泗水为伏羲、舜发迹故乡八证 王献唐

作者王献唐(1896—1960),著名的考古学家,山东国立图书馆第一任馆长,1940年受聘任国史馆总干事。建国后,曾捐献出越王勾践剑、李自成闯王印等珍贵文物8000多件及5万册古籍。《炎黄氏族文化考》,是其研究我国古代历史的一部有代表性的力作。该书从考古学、古音韵学、古地理学、古民俗学诸方面,对伏羲、舜乃今之泗水人,作个八方面的考证。正文如下:

一、《诗含神雾》:“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雷泽在山东。《史记·五帝本纪》:“舜耕历山,渔雷泽。”《集解》:“郑玄曰:'雷夏,兖州泽,今属济宁。《水经注》:(雷泽)昔华胥履大迹处也。以前泰皇一名,及各种习俗,并奉祀伏羲诸国之地证之,必为泰山一带,已不知历若干年祀。其所在之地,历世迁徙,不必定在泰山附近。从而探求伏羲发源祖地,证以现存地名、山泽名,殆即今之泗水一带,泗水固泰区南部也。

故济有历山有雷泽,泗水亦有历山、雷泽。雷泽在泗水治东六十里,北有伏山。伏山之名既与羲皇相合,雷泽又为相传华胥履迹之处,地势史实,正相印合。此泗水为伏羲发迹故乡之证一。

二、雷泽之东南有扶犁山,亦曰抛犁山,又有浮来山,亦曰包来山。(见《泗志钩沉》。)故单名有伏山,有雷泽;《路史·太昊记》:“爰作荒乐,歌扶徕,咏罔罟。”是知神农因太昊之乐。”案:所谓扶徕歌者,伏羲为风莱之人,后人称其所作为扶徕歌,正相吻符。《伪三坟》谓因风来而作乐,殆非其义。若如此说,曷以释扶莱、扶犁乎?伏羲之歌,既以扶犁族地之名为名,同时泗水有扶犁山,又有浮来山,此泗水为伏羲发迹故乡之证二。

三、泗水治东南六十五里,有萯首山,即陪首山;又名伏首、负首、服首,俗曰佛手山;又曰破头山,改为普救山。(见《泗志钩沉》。)萯、陪、伏、负、服、佛,同音通用。萯首、伏首言为伏山之首,北通伏山故也。《山海经·中山经》:“萯山之首,曰敖岸之山。”《史记》作负尾,同音通用,犹前陪首作萯首、负首。《汉书·地理志》、郑康成《书》注、《伪孔传》孔疏、《晋书·地理志》等,皆主其说。一谓在今泗水,《隋书·地理志》、全履祥《尚书》注、吴澄《书纂》、胡渭《禹贡锥指》、蒋廷锡《尚书地理今释》等,皆主其说。两处均有其名,故无定论。而凡同名之地,例属同族,陪尾一带之人,移居他处,仍可以旧居之名名其新地,故在泗水有陪尾,安陆亦有陪尾,无论《禹贡》所指何处,其名之源于皇古则一也。皇古既有陪尾,音字又与伏山、陪首、此泗水为伏羲发迹故乡之证三。

四、泗水治东北四十五里有华胥山,俗讹为黄粟山,又曰黄山,曰黄山寨。《泗志钩沉》:华、黄一声之转。《路史·太昊记》:“伏羲母华胥居于华胥之诸,尝暨叔嫟翔于渚之汾,巨迹出焉。华胥决履以铨之,意有所动,因生伏羲。”惟《诗含神雾》以华渚为雷泽。古人知母不知有父,殆后夫妇制度成立,始为古帝王求父,而求不可得。事既非实,不能确定,故族人相传,或指此处,或言彼所,后世纬家,各以所闻入录,无足深辨。此泗水为伏羲发迹故乡之证四。

五、泗水治城西,泗有风后岭,岭上有风后庙。风后即伏羲之族后裔。泗水既为伏羲发源之乡,否则伏山、雷泽、风后岭及颛臾之国,安能巧合而并在一处?若非其后裔,安能处处祀之?以祀典地名求族氏,以族氏求祖先,反复参证,理实不爽,此泗水为伏羲发迹故乡之证五。

六、舜耕于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其事俱见《史记》、《尚书大传》、《墨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尸子》诸书。《墨子》所言历山、雷泽均在泗水,负夏以雷夏证之,即负湖,亦即伏湖,当为伏山附近水泊。华胥下有华渚,雷泽亦名服泽,皆与伏湖义合。《孟子》谓舜为东夷之人,泗水一带,固东夷、伏族地也。《韩非子》:“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泗水为舜陶之区,更知泗水即东夷,以《孟子》、《韩非子》相证,又无一不符也。其东南十二里有东西皋里,相传为皋陶故乡。(见《泗志钩沉》,旧《志》作高里,同音假用。)皋陶既为奄人,正可钓于雷泽;以钓雷泽之故,正可与舜相识相亲。是以《显志赋》证之,又在相合也。帝舜出于颛顼,颛顼封庶子穷蝉于姑幕,穷蝉生敬康,历句望、桥牛、瞽叟至舜。(《大戴礼》、《史记》诸书,及吕梁碑略同。碑无句望一世。)穷蝉以下,微为庶人。今泗水东南五十里有姑幕山,(俗讹为谷堕山。见《泗志钩沉》。)下有姑幕城,使纪载非实,曷以伏羲为泗籍而有雷泽,帝舜为泗籍亦有雷泽?更何以推至他地,音义族系皆通合无间?以二帝居处之相合,知史籍载记之正确,此泗水为伏羲发迹故乡之证六。

七、《春秋·僖公十七年》:“夫人姜氏会齐侯于卞。”鲁之卞邑,在今泗水县东五十里,地曰卞城,今为卞桥集。凡上所述,再与前六证相合,而知为风族原始之旧区;于此而生羲皇,族地悉合。此泗水为伏羲发迹故乡之证七。

八、《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曰:“太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刘道原《通鉴外纪》:太昊命大庭为居龙氏,造屋庐,又立五官,春官为青龙氏,又曰苍龙。今泗水治东十五里有居龙山,又有苍龙溪,《外纪》又云:“太昊复立九相,葛天氏居东。”

颛臾风姓,为羲裔四国之一,据知即少典氏,其地在今费县西北八十里有颛臾村,与泗相近,隔雷泽湖甚迩,(湖区费县亦有一半。)正其一带,殆以伏羲之族裔,居伏羲之旧壤,以奉其祀,证与居龙处所,同在一方,相得甚明。

此泗水为伏羲发迹故乡之八证。可见,“颛臾古国”和“伏羲祠”的历史遗存充分证明了,伏羲的后代曾广泛分布在山东泰山、蒙山、泗水周围,是典型的古东夷族部落之所在。

(初写于2021年9月8日,2023年8月定稿)

伏羲与泗水的传说

作者近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