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胆囊息肉离胆囊癌有多远?医生说大于1厘米,是身体在向你报警了

 用药探究 2020-02-12

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大部分患者无不适表现,有症状者最常见的是上腹部闷胀不适,一般不重,多可耐受。

若病变部位在胆囊颈部,可影响胆囊排空,常餐后发生右上腹疼痛或绞痛,尤其在脂餐后。合并胆囊结石或慢性胆囊炎者,疼痛较明显。

胆囊息肉离胆囊癌有多远?医生说大于1厘米,是身体在向你报警了

胆囊息肉最常见的恶性病变为胆囊癌,胆囊癌的恶性程度高,转移早,预后差。直径小、无症状的胆囊息肉定期行超声探查。直径大于1cm,且具有危险因素者,应及早行胆囊切除术。

发现胆囊中出现结石和息肉,许多人起初往往都会紧张地就诊治疗。控制症状之后便又虎头蛇尾,疏于追踪随访。其实,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也会转化为胆囊癌。

尤其是当胆囊腺瘤样息肉直径大于1厘米,并且其蒂短而粗者,最易出现恶变。对于这类胆囊息肉患者应当格外引起警惕。

胆囊息肉离胆囊癌有多远?医生说大于1厘米,是身体在向你报警了

胆囊癌的早期表现往往与消化道疾病很相似,比如右上腹疼痛、消化不良、厌油腻、暖气、胃纳碱少等。因此,不少患者出现以上症状时常会主主观臆断为慢性胆囊炎或肠胃炎发作而不加重视。

直到出现皮肤发黄,右上腹出现肿块时才会前往医院就诊。此时,往往已是胆囊癌的晚期,根治率仅为20%~38%。

胆囊息肉离胆囊癌有多远?医生说大于1厘米,是身体在向你报警了

通常,长期罹患胆结石而疏于治疗,也会导致结石持续刺激胆囊,引起长期慢性炎症,并导致胆囊上皮的癌变。据统计,胆囊癌伴存结石者占80%以上。

因此很有必要建议那些40岁以上的人群,特别是妇女,如出现胆囊炎、胆结石或息肉等,最好定期进行B超检查以追踪检查。一旦发现胆囊腺瘤样息肉直径大于1厘米,并且其蒂短而粗者,尤须警惕恶变可能。

胆囊息肉离胆囊癌有多远?医生说大于1厘米,是身体在向你报警了

胆囊癌的治疗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实行根治性切除。目前诊断胆道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是B超,其诊断准确率达75%~82.1%。

此外,近年来也开始采用内镜超声的方法,进一步完善胆囊癌检出率。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判定胆囊壁各层结构受肿瘤浸润的程度。

胆囊息肉离胆囊癌有多远?医生说大于1厘米,是身体在向你报警了

一旦确诊后应当立即进行规范的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是胆囊癌获得根治的唯一途径。由于胆囊癌的肌层很薄弱,相比较单纯性胆囊切除手术而言,目前建议采用胆囊癌根治术。

对于V期的患者,应视其具体侵犯的器官决定手术方式。

此外,对于侵犯胰腺实质以及一部分广泛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可考虑胆囊癌扩大根治术,即局限性肝切除加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注意术后最好辅以化疗、放疗以及中药治疗,巩固治疗作用。

胆囊息肉离胆囊癌有多远?医生说大于1厘米,是身体在向你报警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