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是'南蛮'?一文读懂中国古代 '南蛮'所指人群的变迁历程

 零壹贰012 2020-02-12

引言

'南蛮',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地域歧视的词语。那么,'南蛮'一词是怎样产生的?有怎样的含义?哪些族群又被冠以南蛮的称号?南蛮的指代有没有发生过变化,走进本文,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南蛮'最早的划分与词义?

'蛮'一词最早来源于早期华夏人群对于周边人群族别的划分。中国最早关于政区地理的《尚书-禹贡》中就有'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的说法。这里讲述对周边人群的统治方式,'王畿千里',而三百里之外,就是蛮人居住的地方了。《周礼》也记载:'王畿之外有九服,侯、甸、男、邦、采、卫、蛮、镇、藩'。周代除了王所直接治理的王畿之外,分九服进行治理。东汉经学家郑玄注解说:'要服即蛮服'。这是指要服的蛮族,要对周天子表示臣服,要向王朝进贡土特产作为赋税。但蛮服之外的国家,只需口头服从周天子就行了。且按照《周礼》的说法,蛮服是在九州范围的最外圈,

由以上的介绍,我们还有一个发现,那就是蛮族是早期印象中距离华夏人群最近的族群。而据《路史》,蛮都麻解,最初就建在洛阳附近。在早期中国,蛮族可能是没有加入华夏族群的部落。我们都熟悉的传说皇帝大战蚩尤,皇帝部落和蚩尤部落本来都居住在中原,两个部落发生战争,蚩尤失败之后,向南逃窜。这可能就是华夏族与蛮族斗争的反映。在舜帝的时代,有'蛮夷猾夏'的记载,历代学者对'猾'的理解都是'乱'。而从史书记载我们也可以发现,在,舜、禹两代不断有南征蛮夷的记载。据《史记》记载,舜帝就是死在南巡的路上,葬在零陵(今湖南宁远县附近)。

谁是

(漫画 蚩尤)

在战争中,失败的族群南迁,渐渐地。'蛮'与'南'渐渐搭配起来,被称为'南蛮'。随着南蛮族群的南迁,他们的称呼也跟着同时南迁,华夏族逐渐将生活在自己南部的所有族群都统称为南蛮。汉代时,南越的首领赵佗就曾上书抱怨汉朝称自己为南蛮。而且在秦汉时期,华夏族对于周边族群有了系统性、地理性的划分,那就是:'中华夏、南蛮、西戎、北狄、东夷'。学者认为这种划分是受五行学说影响而产生的。'蛮'自按照甲骨文的字型,是会意字,大概是说的话像'丝'一样,是从语言角度描述的。汉人许慎编的《说文解字》将'蛮'归属于虫部,应该是按照生活于水边的习性划分的。但受儒家'夷夏之防'思想影响,华夏对这些族群进行贬斥,'蛮'渐渐成为野蛮、不文明的代言词。

楚国的'南蛮'身份

史书记载最早明确被冠以'南蛮'称号的是楚人。楚人最开始也想融入华夏族群。楚最早受封于周成王时期,周成王封熊绎为子爵,命其'镇尔南方,无侵中国。'熊绎受封子爵,周天子举办宴会,其连入场的资格也没有,只配守着火燎。楚君一直试图请周天子赐封,但周天子很忌惮势力一直在壮大的楚国,并没有答应,并不断向南方用兵。周昭王就死在南征的路上。齐国向楚国兴师问罪的一个原因就是'昭王南征而不复'。

谁是

纪录片风云战国 熊绎

但同时,楚国的势力在不断壮大,楚国兼并了周围的许多小国,南方渐渐剩下楚国一个大国。楚国难以受到华夏承认,便自称为王。楚君熊渠曾讲:'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楚武王入侵姬姓国家随国,并要挟周天子说称:'我蛮夷也,……欲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 春秋时,楚国的强大与对华夏造成的威胁,使得华夏诸国对于楚国十分警惕。华夏的士人也将楚人等同于野蛮和不文明等同起来,管仲辅佐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其中的夷就包含楚国。

谁是

纪录片风云战国 楚武王熊通

但到了春秋后期,实际成为晋、楚两大国的角逐。楚国的实力让任何国家不敢小觑,楚国原本被排除在华夏诸国盟会之内,但其渐渐成为盟会的盟主。楚国不断北进与华夏诸国打交道,渐渐被各国所接纳。同时,楚国也以华夏自居,不再认为自己是蛮夷,反而将楚国更南部的国家视作蛮夷。《左传》记载,春秋后期楚国大夫子囊曾说道:'(楚国)抚有蛮夷,奄有南海,以属诸夏。'楚国已经自豪地宣布自己是华夏的一员。

新的'南蛮'

随着楚国的华夏化,帝国更南部的民族被冠以南蛮的称号。据《后汉书》记载,这些被称为'南蛮'的族群主要有三支:武陵蛮、板楯蛮和禀君蛮。楚国活动的核心区域在今湖北省一带,而这三个南蛮聚居在楚国核心区域更南部。

武陵蛮又称'五溪蛮'、'盘瓠蛮',大致分布在今湖南西部。相传武陵蛮是盘瓠的后人,盘瓠本是黄帝养的一条狗,黄帝因为与犬戎作战十分忧虑,下令若有人能带犬戎大将吴将军头来见他,便赐其黄金千两,并把女儿嫁给他。结果有一天,盘瓠叼着吴将军的头回来了,黄帝想要反悔。但其女儿为了父亲,主动嫁给盘瓠。于是盘瓠驮着黄帝女儿来到南山,他们生六男六女,六男六女继续繁殖,壮大为武陵蛮。这样的传说,有中原士人故意贬低南蛮的意味,但其中也包含华夏群体认为天下子民都与黄帝有关的逻辑。但实际上,据民族学家解释,盘瓠蛮可能只是一个以狗为图腾的部族。

谁是

盘瓠 图腾

禀君蛮居住今湖北省西南部,禀君蛮则认为其族是禀君的后代,相传禀君因射杀邪神保护百姓,被推举为王。他死后魂魄仍化为白虎保护部族。板楯蛮则居住在今重庆市东部,相传秦国有白虎伤千余人,秦昭王招募杀虎的勇士,南方有一个夷人,拿白竹作了弓弩,射杀了白虎。他就是板楯蛮的祖先。按照民族学家解释,这两个蛮族其实是敌对部族,按照地理分布,其实他们分布之地也很近,故一个以白虎为图腾,另一个却以射杀白虎为传说。

'南蛮'的再度转移

随着秦汉帝国地方治理能力的提升,不断加强对这些蛮夷的管理。一方面,中央政府想要让这些蛮夷向普通的编户齐民一样,缴纳赋税。但是这些蛮夷已经习惯了传统,即只向统治者象征性的给予一点贡赋。另一方面,这些蛮夷的族群规模越来越强大,足以威胁到帝国的统治。于是,东汉时期,这些蛮族成为东汉政府的一大困扰。于是,频繁爆发政府与蛮族之间的战争。

谁是

三国演义 孟获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战乱不断,北方汉人大规模的向南迁移,于是北来汉人开始向南蛮争夺生活空间。尤其在六朝时期,也就是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政府在南方立国,需要不断加强统治,来应对北方的威胁。于是政府不断向这些蛮族用兵,逼迫他们'顺从王化'。于是,六朝与南蛮的战争都持续不断。而且,同时有很多汉人为逃避赋税,也逃入山中,自称为蛮。这一时期的民族斗争与融合入可谓如火如荼。经过四百余年的斗争,大部分南蛮顺从王化,渐渐融入华夏族群。少部分则向更偏远的山区进行迁徙。

唐人在编纂《隋书》时,曾有过这样的总结:'南蛮杂类,与华人错居。曰蜒、曰獽、曰俚、曰獠、曰㐌、俱无君长,随山洞而居。古先所谓百越是也,其俗断发文身,好相攻讨。浸以微弱,属于中国,皆列为郡县,同之齐人。' 经过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大融合,已经没有大规模的被称为'南蛮'的族群,而是各地小支散居的蛮族,到了隋唐两宋,对于南方小聚居的蛮夷,则是采取羁縻制度,对其部落首领加以委任封赏。

谁是

瑶族

宋代是南方民族史上一个转折点,到了宋代,很多南方族群有了属于自己的民族称谓,而不是以'蛮'概括,如瑶族、苗族、壮族等。元,明时期,产生土司制度,委任少数民族首领担任路、府、州、县长官。到了清康熙,雍正时期,则开始实行改土归流制度,国家派遣官员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治理。

读史浅说

中国南方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精彩的历史。在中国历史早期,被称为'蛮'的民族在与华夏族的斗争失败后,向南迁徙,而将这一称呼带到南方,渐渐有了'南蛮'这一称呼。楚国是第一个被公认有实力的'南蛮',但楚国在与北方华夏民族的斗争与融合中,自称为'华夏'而否认自己为南蛮。到秦汉时期,南方又出现几支有势力的南蛮,给帝国造成困扰。但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政权的南迁,使这些南蛮要么归顺王化,要么继续向南迁徙。南蛮群体成为小支的势力。到了宋代,对南方族群'蛮'的统称渐渐不再使用,出现一个个属于自己的民族称呼,如苗、瑶等。

有趣的是,由于'南蛮'这一词语渐渐被赋予歧视性,导致这一词语的使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在汉人之间,南蛮也被相互称呼。在南北朝时期,北方政权就自称华夏,称南方政权为南蛮。宋代以后,南方士人凭借科举崛起之后,北方士人讥其为南蛮,'南蛮'成为地域歧视的代名词。时至今日,'南蛮'仍是我们的日常用语。

参考文献:

《十三经注疏》、《史记》、《后汉书》、《隋书》

吴永章:《中南民族关系史》,民族出版社,1992年。

何光岳:《南蛮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