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冠病毒的启示:万物有灵,生命互联

 昵称32229807 2020-02-12

帮您先一步看见未来

基因慧


关键词/新冠病毒 命联网

来源/公众号“管理进化论”  作者/朱岩梅  

编辑/基因慧  



从SARS到新冠病毒,病毒的威力让我们或多或少意识到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在人类之上存在的生命秩序:万物有灵,生命互联,自然界的“生命之网”将超越信息互联网,物联网,正数字化呈现指数级效应和规模演化,这就是将影响每个人生产生活的“命联网”本周惊喜!文末有彩蛋)

* 【专业传播抗击疫情】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专业科普、产品发布、科研及临床相关进展,欢迎联系基因慧协助专业传播(联系:info@genonet.cn)


划重点



1. “一切事物都相互作用,有往必有还”,德国著名博物学家、自然地理学家亚历山大·洪堡提出“生命之网”概念。DNA的ATCG四个碱基组成,为“命联网”(Internet of Life)提供理论

2. 动物同样会患有人类的心脏病、癌症等疾病,新冠病毒(COVID-19)、SARS等传感染类疾病可跨越禽类、兽类等物种直接传染给人。

3. “百毒不侵”的蝙蝠,几乎任何细菌病毒都能致其丧命的“泡泡宝宝”,生命的两个极端表现,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命联网”的奥秘。

4. 在可见的未来,人类对生命的认知将会到达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由此诞生的生命经济,或将远远大于半个世纪来铁路、汽车、信息互联网对人类的影响。


人畜共患病,生命之网


德国著名博物学家、自然地理学家亚历山大·洪堡(1769~1859),是 19世纪科学界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最早将世界看作一个有机整体的自然观,一切事物都相互作用,有往必有还”,并提出“生命之网”这一概念。



△The Tree of Life(来源/网络,下同 )

人类的许多病症,也同样存在于动物身上。我们和地球上的动物、植物、微生物一样,都是由ATCG这四个碱基(Base)构成的。

人体拥有30多亿对碱基,这些基因就像乐高“零件”,拼装起来构成了我们的“中控系统”。非常重要的是,在这30多亿碱基对中,只有很小一部分独属于人类。也就是说,无论你旁边坐着谁,你们的基因相似度都高达99.5%以上,连人和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也高达98%。

科学家提出人兽同源学,为我们提供了认识疾病的新视角。现已发现:

  • 动物也会患上心脏病、癌症、过度肥胖、厌食症等。

  • 发现恐龙的癌症,以及压力性骨折、关节炎、痛风等信息化石)

  • 年纪大了的家兔很容易患子宫癌;

  • 长尾鹦鹉容易在肾、卵巢、睾丸长出肿瘤;

  • 浅色马患皮肤癌的主要原因是日晒

  • 很多动物身上出现的“刻板行为”,很像人类的强迫症。


更有传染感染类疾病,可以跨越禽类、兽类等物种,直接传染给人。禽流感、SARS、MERS、德国“毒黄瓜”、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新冠病毒(COVID-19、疯牛病、狂犬病、鼠疫、口蹄疫、血吸虫病、包虫病、结核病等。

WHO所分类的1400多种疾病中,约60%为人畜共患病。已被记载的人兽共患病包含了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能在人和脊椎动物间发生感染和传播的病原体超过800种。值得注意的是,近30年来“新发'传染病中,人兽共患病比例超过75%。

人类的健康,并不能独立于这个世界而存在。这星球上所有的生物,其实都处于同一张隐形的“生命之网”。每一个人,无论医生还是患者,都需要跨越医院和病床,把自己的健康与餐桌、农贸市场、河海、丛林和天空相关联。

蝙蝠与“泡泡宝宝”:两个极端



△ 蝙蝠

“汝之砒霜,吾之蜜糖”的现象,大自然中比比皆是。人睡在潮湿的地方就会腰部患病甚至酿成半身不遂,泥鳅却离不开。人爬上高高的树木就会心惊胆战,猿猴反而在树上才安全。

病毒也是一样。SARS、狂犬病、埃博拉等病毒的宿主是蝙蝠,蝙蝠与这些病毒相安无事,但到了人类身上就成了致命因素。可见,宿主一旦改变,胜负重新较量。不仅是新冠病毒、SARS病毒,在不同物种之间,甚至同一物种之间,对于病毒、微生物的敏感度也存在巨大差异。

蝙蝠和“泡泡宝宝”,看似无关却相连。二者像一类事物的两个极端表现。

△ “泡泡宝宝”大卫

“泡泡宝宝”名叫大卫,生于1972年。从他出生后几秒钟,直到12岁去世前两周,大卫必须时时刻刻呆在一个塑料泡泡里。

他患有严重的联合免疫缺陷症,通常被称为SCID,发音「skid」。他的免疫系统不起作用,接触到的任何游离细菌,无论是通过接触其他人,还是呼吸正常空气,都可能要了他的命。

SCID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该病是X染色体上的致命缺陷,通常遗传给男孩。该病的新生儿患病几率大约为10万分之一到5万分之一之间。

还没有其他“泡泡宝宝”像大卫一样,能如此长时间忍受这种生存方式。医生、护士和家人都只能通过挂在大卫房间墙上的塑料手套来接触他。所有给大卫的东西,包括食物、玩具、尿布、衣物,都必须消毒才能递给大卫。甚至连洗礼都是在泡泡里进行的,用消过毒的圣水。

大卫的故事拍成了电影,看了让人心酸。他去世后,墓志铭上只写着一句话——他从未触摸过世界。

超越信息互联网的“命联网”

△基因序列中的ATCG四个碱基

过去几年,抱着强烈的好奇心,笔者捐助了两个基因组测序的科研项目。

一个是中华菊头蝠的基因组测序项目。已有科学报道,它是SARS、新冠病毒的宿主,和2003年非典的传染源头。最新科学研究也显示,新型冠状病毒使用与SARS冠状病毒相同的细胞进入受体,与蝙蝠中发现的SARS相关病毒拥有87.1%的相似度,与SARS病毒有79.5%的相似度。

另一个是“泡泡宝宝”即SCID的基因测序他犹如蝙蝠的一个对照,是另一头的极端表现。

为何蝙蝠百毒不侵,而几乎任何细菌病毒都能让大卫丧命?如果大卫活在今天,知道了SARS和新冠病毒,他一定非常羡慕蝙蝠吧?

由ATCG四个碱基组成的“命联网”(Internet of Life),就像四进制的世界,比0101组成的二进制的“物联网”世界还要奇妙。它正等着我们去探秘......


不仅是人畜共患病、罕见遗传病,还有植物和土壤之间的基因“飘移”等等,很多奇妙的生命联系等待人们去认知。在可见的未来,人类对生命的认知将会到达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由此诞生的生命经济,或将远远大于半个世纪来铁路、汽车、信息互联网对人类的影响。笔者称之为一次根本性的改变(Radical Change)。

随着一次次疾病冲击人类的认知框架和视界,仿佛在告诉人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还要经历和克服人和其他生物的“共病时代”。

无论如何,历史车轮无可阻挡,正推动着人类对生命认知的不断提升,敲醒人类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但愿人类不会一次又一次付出惨痛的代价。



(封面图来源:网络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