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宛转蛾眉马前死!马嵬驿之变中,到底是谁杀了杨玉环?

 以史为鉴v 2020-02-12

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

题记: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长恨歌节选》白居易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杨玉环之死可以说是中国爱情故事当中最为凄美的一幕了,许多人都说杨玉环并未祸国殃民,为何一定要杀她呢?

其实杨玉环之死表面原因是唐玄宗李隆基为了平息军乱,被动缢死了杨玉环。但是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杨玉环为代表的杨家十余年间骄奢淫逸积累的矛盾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到达顶峰。

可以说杨玉环死不仅仅是死于叛乱的禁军之手,而是死于唐玄宗的溺爱,死于杨家的欲望,死于天下大乱的大局……

一、马嵬驿之变

公元756年,安史叛军攻破长安门户潼关,兵锋直指长安。

7月13日乙未,唐玄宗听信杨国忠谗言,准备带着文武百官出逃蜀地,7月14日丙申,唐玄宗一行逃到了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将士们饥渴难耐,又愤怒杨国忠是造成天下大乱的罪魁祸首,军心沸腾。

唐玄宗的发小,禁军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一方面不忿大唐国事被杨国忠祸害至此,另一方面也不满杨国忠权势滔天,暗中通过宦官李辅国联络太子李亨,准备除掉杨国忠,但是李亨虽然也极度厌恶杨国忠,但在这种大事上依然优柔寡断,犹豫不决。

7月15日,杨国忠准备出发,结果半道上被二十余名吐蕃使者拦住,要求杨国忠提供饮食。杨国忠还没来得及说,有人大喊一声:杨国忠和吐蕃人阴谋造反!

已经积累了大量积怨的大唐士卒立刻被这句话引爆了情绪,大家一拥而上射中了杨国忠坐骑,杨国忠仓皇逃命,在马嵬驿西门内被禁军骑士张小敬(对,就是《大唐十二时辰》里的张小敬)追上,先射杨国忠落马,然后被士兵追上杀死,并肢解了他的尸体,把头颅挂在矛上插于西门外示众。

然后陈玄礼的士兵们一不做二不休,又接着杀了杨国忠的儿子户部侍郎杨暄,又杀了杨国忠的两个姐妹韩国夫人、秦国夫人。

在乱军之中,有一个看不清局势的御史大夫魏方进还以为自己很厉害,对叛军呵斥:"你们胆大妄为,竟敢谋害宰相!"于是士兵们又把他也杀了。

但是杨家人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角色--杨玉环!可以说杨玉环和宠信杨玉环的李隆基才是杨家最大的靠山,没有杨玉环,杨国忠也不会当上宰相,杨家三姐妹也不会权势滔天。而杨玉环要是还活着,再造一个杨国忠也是轻而易举。

于是愤怒的士兵们接着逼宫唐玄宗,要求处死杨玉环。唐玄宗虽然不愿,但此时自己兵权已失,声望也扫地,而且从小到大的心腹高力士、陈玄礼都站在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对立面。唐玄宗无奈之下,最终缢死杨贵妃表示并不追究将士责任才算平定了此事。

这就是著名的马嵬驿之变。

二、谁是凶手

那么在这次著名的行动中,谁是真正杀死杨玉环的凶手呢?

《旧唐书》记载“遂缢死于佛室”。《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唐玄宗是命太监高力士把杨贵妃带到佛堂缢死的。《唐国史补》也记载:高力士把杨贵妃缢死于佛堂的梨树下。

郑处诲所撰《明皇杂录 卷下》也说是高力士下的手:贵妃小字玉环,马嵬时,高力士以罗巾缢之也!

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个时候谁下手都无所谓了,无论是自缢还是被高力士所杀,都不是真正的凶手。

按照侦探小说的说法:谁是主动发起者,谁得利最大,谁就有可能是凶手!那么这次事件中,谁得利最大呢?

根据史书中的只言片语,我们发现禁军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是主要发起者,但是太子李亨最后却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要是按照杨国忠的规划,唐玄宗按照原计划逃亡蜀中,这里是剑南节度使杨国忠的地盘,太子李亨在这里什么都不是。但是经过了马嵬驿之变,唐玄宗李隆基威信扫地,而太子李亨则乘机带领大半军队北上灵武,并在此直接越过皇帝称帝,直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李隆基也说不出半个不字来。

所以说杨玉环死于马嵬坡这件事极有可能是李亨暗中谋划发起的,史书中虽然记载李亨犹豫不决,但真实情况极有可能是李亨支持陈玄礼动手,自己则隐于幕后,最后获取最大的利益。

但是,就算是太子李亨策划了马嵬驿事变,但杨玉环、杨国忠真的就是那么无辜吗?

其实杨家的毁灭早在李隆基强娶杨玉环,重用杨国忠的时候就有了先兆!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唐朝在李隆基继位后,在年轻的李隆基励精图治之下迎来了开元盛世,无论经济、军事还是百姓生活水平,都可以说是唐朝最为强势的时期之一。

但是随着唐玄宗李隆基的年纪增大,开始重用奸相李林甫、重用安禄山……还把儿媳妇杨玉环通过出家再出嫁的手法娶进门。

1、李隆基溺爱杨玉环到了极致

唐玄宗也知道自己的做法有点太不厚道,于是就更加的宠爱杨玉环,而且爱屋及乌,把杨家人都封赏高官厚爵,每年不同节日还有大量的赏赐,每年赏仅赐给杨家人的脂粉钱就有千贯之多。可以说李隆基为了让杨玉环开心,什么都干得出来。杨家人自从杨玉环成为贵妃后可以说鸡犬登天,权势滔天,豪奢淫逸冠绝天下。

据《开元遗事》记载,一年上元佳节的时候韩国夫人一口气制造了一百枝挂满灯笼的灯树,每一棵灯树都高达八十尺。唐代的一尺合今30.7cm,八十尺差不多是2456cm,接近25米高,搁到现代差不多有8-9层楼高。这一百枝巨大的灯树到了上元节这天点燃后,据说一百里外都看得见,灯树的亮光都赶上满月的月光了。

韩国夫人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上元夜燃之百里皆见光夺月色--开元遗事

比起奢侈,杨国忠更加过分。据记载杨国忠让但凡是杨国忠子弟,在家门口左右两侧都布置了一千枝巨大的红蜡烛点燃,被当时的老百姓称之为:“千炬烛围”。

杨国忠子弟各有千炬红烛围于左右,时人曰“千炬烛围” --开元遗事

2、杨国忠大肆腐败,得罪了全天下的人。

要是杨国忠本人很有才华,能玩转大唐的内政、经济、军事也还好,但是杨国忠只会贪污受贿,大肆发展杨家势力,对于国事一窍不通。这就引发了从朝臣到百姓几乎除了唐玄宗外所有人的不满,可以说已经成为了公敌。

甚至安禄山造反的一个理由就是要替天下人除掉杨国忠!可见杨国忠惹得天怒人怨,已经人神共愤了。

而杨玉环虽然没有直接贪污受贿,干涉国政的记载,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李隆基的昏庸杨玉环要有一大半的责任。比如用加急情报系统送水果给美人……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过华清宫绝句》杜牧

而且,杨国忠虽然权势滔天,但是正儿八经搞政治斗争还是经验不足,但是为何杨国忠一直不倒?根本原因就是杨玉环才是杨家最大的支柱,杨玉环不死,杨国忠的地位就稳如泰山。也正是因为如此,老百姓甚至都改变了重男轻女的想法,一度都“重女轻男”了。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长恨歌》

可以说唐玄宗李隆基的宠爱、溺爱,直接促成了杨国忠为代表的杨家骄奢淫逸,不管国家百姓只顾自己的腐败集团,最后导致天下大乱。

而且局势已经糜烂至此,杨国忠还不思悔改,一个劲的蛊惑唐玄宗前往蜀中避难。蜀中是杨家的大本营,唐玄宗真要是去了蜀中,这天下可以说极有可能要姓杨了。

3、天下大乱,局势糜烂,谁来担责?

安史之乱爆发后,强大的唐王朝转瞬之间就从巅峰滑落。无论是封常清还是哥舒翰,这样的名将竟然都不是安禄山的对手,虽然存在李隆基瞎指挥的原因,但是大唐如此快速的衰落肯定需要一个责任人!

唐玄宗李隆基是天子,是皇帝,是第一责任人,但是当时没人敢直接指责皇帝的不是,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杨国忠和贵妃杨玉环就成为了承担责任的最佳人选。

何况大唐的衰落过程中,杨国忠和杨玉环的的确确享受到了最大的利益,也起到了最坏的作用。用杨氏一家的血来洗刷大唐衰落的锅,也算是在士气低落时期的一个次优选择了。

果然,杨国忠和杨玉环死后,太子李亨看到李隆基已经不得民心,不得军心,于是带领大半人马北上灵武,自己称帝,尊李隆基为太上皇。可以说李亨在马嵬之变中得利最大。

所以说李隆基对杨玉环无止境的宠爱,杨家本身无止境的权力欲望,以及天下人的怨恨之心这三条是导致最后杨家灭门惨案的根本原因!

四、香消玉殒长恨歌

悲剧比喜剧往往更有力量,如果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杨玉环的爱情能够圆满结束,可能在称颂之余根本不会有如今这样的影响力。

但是正是因为这一出爱情的悲剧后面是安史之乱这样的国家悲剧,杨玉环的死又有其咎由自取,也有其无辜的一面,所以在安史之乱结束后,逐渐恢复了稳定生活的老百姓开始怀念开元年间的盛世,在这样朴素的愿望之下,人们希望李隆基和杨玉环有一个圆满的结局,这也是借此想象安史之乱没有发生该多好……

而后来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也算是给了杨玉环一个相对比较完美的结局,让李隆基和杨玉环双方的精魂在冥界再见一面。

但是这样一个结局,老百姓依然不满意,就像想象西施没有被沉船而是和范蠡共同泛舟于天下;老百姓干脆想象杨玉环没有被缢死于马嵬坡,而是假死脱身,东渡扶桑的美好结局……

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