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讽刺画家荷加斯的《时髦婚姻》,看英国封建贵族的末路与出路

 昵称66395894 2020-02-12

英国讽刺画家威廉·荷加斯曾绘制过一组名为《时髦婚姻》的作品,其中第一幅《婚姻契约》,描绘了落魄伯爵与富有商人在为双方子女订婚的场景。

伯爵之子衣饰华丽精美,他身边的商人之女用手帕穿过戒指,心不在焉地把玩,还有律师在耳边低语。看上去,一对新人对这桩婚事都不怎么上心,无非是顺应父辈的安排而已。超级外链错误1061游戏网站推广

原本高高在上的贵族,如今沦落到了用子女婚姻维持家业的地步,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可以先从英国封建贵族的起源说起。

13世纪时,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制在英国逐渐成形,拥有爵位和特权的贵族阶层兴起。17世纪鼎盛时期的封建贵族们拥有大片的庄园,掌握着丰厚的财富,与此同时,他们在政治上的影响力更加深远。

这一时期贵族群体的生活,就像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的那样:奢华丰盛的晚宴、衣香鬓影的舞会,以及着装精致的绅士和淑女,无一不展示出上流社会的优雅与财富。

随着时间推移,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封建贵族似乎到了穷途末路,财产、名望、地位都在离他们而去。由盛到衰,似乎发生在短短的十几年间。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一趋势早在18世纪时就有苗头,从工业革命到一战,贵族们的财富、地位都在一点点被侵蚀,封建贵族们为挽回颓势各出奇招,于是就有了荷加斯绘画中所呈现的场景

这一现象与大的时代背景有关,也与贵族自身的价值取向紧密相联。

01 工业革命:封建贵族的财富大缩水

对于英国封建贵族来说,他们的收入来源有三大部分:传统财富、新兴财富和国王赏赐的财富。

其中传统财富,即农牧业带来的地租收入占重要地位。换言之,土地是贵族阶层权力和荣誉的象征,也是获得收入的主要渠道。早在18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对土地依赖严重的封建贵族们就嗅到了危机的味道。

首先,工业革命期间,英国本土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发展棉纺织、钢铁等行业迅速攫取巨额财富,在资产实力上超过了传统的封建贵族阶层。在大西洋另一侧的美国,更是涌现出大量的新富阶层,其中不乏超级富豪。

其次,到了1846年,《谷物法案》被正式废除,原先保护国内陆主免受海外低价农产品的政策壁垒被取消,英国粮食进口量大大增加。

在1870-1900年的30年间,粮食价格翻了一番不止。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更是严重依赖海外进口的农产品。更多的粮食进口意味着国内粮食价格下跌,农户收入锐减,贵族所能得到的地租收入也不断缩水,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再者,1909年,时任财政大臣劳合·乔治推出了“人民预算”,其中要求对“因附近工业开发及商业发展自然增值的土地征税,并且增加遗产税和个人所得税”。

这一预算方案直接触及土地贵族的切身利益,因此遭到上议院的极力反对。但最终在1910年,“人民预算”获得通过,贵族阶层的利益受到更多限制。

一边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使封建贵族在社会财富等级中地位下滑,另一边是土地收入缩水以及税收负担加重,进一步削弱了封建贵族的资产实力。

02 第一次世界大战:贵族阶层的“特权”丧失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贵族子弟走上战场,为祖国荣誉而战。

在英国历史上,贵族阶层向来有良好的军事传统,他们在骨子里认为,通过战争获得荣誉和封赏是分内之事。因此,诸如桑赫斯特军事学校、英国皇家军事学校等成为贵族子弟的首选院校。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中学毕业后,连续考了3次,才得以进入桑赫斯特军校的步兵专业。

在一开始,贵族们对战争的残酷性和持续时间也缺乏准确预估,他们一腔热血地走向战场,本以为可以在几个月内结束战斗。却未曾料到,这场战争中有数以百万计的人们丧生,贵族子弟们也不例外,他们和平民士兵一样,在无情的战争死去,被埋葬在战斗过的地方。

与此同时,许多贵族阶层的女眷们也来到战场上,提供医疗、护理等服务。

早在19世纪70年代,维多利亚女王的次女爱丽丝公主嫁到黑森大公国之后,通过妇女协会接管了当地的军事医院,帮助普奥战争期间的伤员治疗和康复。在英剧《唐顿庄园》中,三小姐西比尔主动请缨,成为一名护士志愿者,为一战中受伤的士兵们提供护理服务。

战争、死亡、伤病,在无形之中弱化了阶层的分别,贵族的特权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康纳汀在《英国贵族没落史》中说:

对于大多数英国贵族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仅仅是作出了无与伦比的、无私的、坚韧的、毫无怨言的牺牲,更大更残酷的讽刺在于,所有他们的牺牲,都是为了保护一个渐渐地不可挽回地不再属于他们的国家。

03 贵族们的金钱观与择业观:加剧入不敷出的境况

贵族家庭每天都面临着庞大的支出数字:城堡的维护和修缮耗资不菲,华服、美食、收藏、宴饮、社交,更是无形的碎钞机。但除了土地以外,贵族自身创造财富的能力有限,这集中体现在他们对金钱的态度上。

英国封建贵族们推崇通过家族继承得来的财富,对于白手起家实现资本积累并不十分认同,这和美国社会中“金钱至上”的理念大相径庭。

在这种氛围之下,受过良好教育的贵族子弟倾向于从事政治、外交、军事、传教士等职业,虽然有较高的社会声誉,但只能获得微薄的薪水。在家族面临经济窘况时,他们的收入无异于杯水车薪,只能坐吃山空。

04 贵族阶层的出路:“利益”婚姻与“变卖”祖产

走到入不敷出的境地,总要想办法解决,这时,联姻通常成为他们的首选。

在传统的英国贵族中,贵族内联姻可以保证家族地位和财富的传承,根据一项统计,1640-1759年间出生的贵族,内部联姻的比例在61%-66%之间。婚姻不仅意味着两个人的结合,更多要考虑到两个家族的共同利益。

到了19世纪末期,随着家族经济实力的下滑,老牌贵族与新富阶层的联姻成为新潮流,与美国富豪家族的婚姻也十分常见。联姻的双方各取所需,其本质是钱财和名利的交换。

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露丝的身份设定是一名英国贵族,她的未婚夫卡尔是美国一家钢铁厂的继承人,即我们常说的“土豪”。虽然两人兴趣不合,但为了挽救家族的颓势,露丝只能接受父母的安排。

温斯顿·丘吉尔的家族是有数百年传承的马尔巴罗公爵世家,由于先辈的奢靡浪费导致家业亏空,第八世公爵通过出售多幅名画获得了35万英镑的巨款,仍无法弥补家庭支出的漏洞。最后靠着与美国范德比尔特家族的女儿结婚,拿到了一笔数额不小的嫁妆。

丘吉尔的父亲伦道夫勋爵与股票经纪人、《纽约时报》股东杰罗姆家的女儿珍妮成婚,每年都可以拿到数目客观的分红。

此外,还有一些贵族子弟由于生活奢靡、染上赌马、酗酒等不良习性,不得不走上变卖祖产的道路。

画家马蒂诺的《在老宅的最后时日》中,年轻的父亲因为赌马而耗尽家财,只能将家中珍藏的古董、名画拍卖,连居住百年的老宅都只能租赁出去。

英国封建贵族的没落与选择,并非新鲜事物,在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也有类似的描写。

贾府表面上仍然风光无限,但内里早已是腐败不堪,贾琏找到贾母的大丫头鸳鸯,私下里运出贾母的古董到外面当掉,以短暂支撑风雨飘摇的家庭。后四十回中宝玉与宝钗的婚姻安排,从实用主义角度来说,也是为了从商人家族获得经济支持,以期帮助贾府渡过难关。

人们常说“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但数代家业累积起来的财富、礼仪、社会关系等,如果没有悉心维系、努力经营,所有的成果可能会在数年间毁于一旦。

就像《时髦婚姻》的最后两幅中所展示的,因为利益结合的两位年轻人不仅没有收获幸福婚姻,拯救岌岌可危的家族,还因为无法抵御外界的诱惑而早早殒命:丈夫被妻子的情人刺死,而年轻的伯爵夫人服毒自杀。

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来说,英国封建贵族是一个特定时代的产物,他们曾经是历史舞台上的主角,但在大的时代背景之下,曾经的贵族早已式微。

联姻、变卖家产等举措,或许在短时间内让贵族们得到喘息之机,但难以改变时代之所趋,维系数百年的封建贵族制度逐渐成为一个象征性的标志,见证他们曾经有过光鲜辉煌的时刻。

参考资料:

1、《英国贵族没落史》,康纳汀

2、《温斯顿·丘吉尔》,约翰·基根

3、《贵族的危机 1558-1641年》,劳伦斯·斯通

4、《 社会变迁中的贵族:16-18世纪英国贵族研究》,姜德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