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BBC一档纪录片的播出,又将英国王室推上了风口浪尖—— 《王子们与媒体》(The Princes and the Press)。 原因无他。 这档纪录片主要探讨英国王室和媒体的关系,包括不少英国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互放彼此黑料给媒体、发动媒体战的事情。 而这样的一部纪录片,没有经过英国王室预先审核。 于是,一经播出,就遭到了女王、查尔斯王子和威廉王子的联合抵制,称纪录片中的说法是“夸大其词并且毫无根据”。 不过近两年,英国王室确实新闻不断。 特别是脱离英国王室后的梅根,更是三天两头就有小道消息被曝出,王室助理称她胡乱使用王室头衔,网友骂她作妖,干涉美国内政…… 权贵生活的逸闻,特别是关于公主、王妃、名媛的八卦,素来就是头条。 毕竟,对普通民众而言,花团锦簇、衣香鬓影的生活,如同水中素月,看一眼也好。 这样的故事并不罕见。 两百年前的美国,也有这样一群名媛。 只是,相比于当下王室的小打小闹,在那个波澜壮阔的镀金时代里,她们的故事和命运,波谲云诡。 她们带着百万身家,远渡重洋到英国,书写着从千金到贵妇的一生。 顶级名流,纸醉金迷。 而她们的结局或华美,或狗血,乃至改变了英国历史和世界秩序。 康斯威露·范德比尔特就是其中一个百万贵妇。 康斯威露是铁路大亨的女儿,家族的财富在美国首屈一指。 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告诉她,以后她要嫁给英国贵族。 一般的贵族不行。 母亲瞄准的,是英国1500个贵族中顶尖的27个公爵之一。 为此,康斯威露从小就学习欧洲的语言、艺术、文化、社交礼仪。 ![]() ![]() 当拿到牛津、剑桥的录取通知书时,她也到了该嫁人的年纪。 不断有中间人上门,用赤裸的目光上下打量她,好估算出她的价格,找到合适的买家。 最终,身份贵重的马尔伯勒公爵九世出现了。 ![]() ![]() 他拥有英格兰最豪华的宫殿之一,布莱尼姆宫。 即便它已经破产,要靠变卖艺术品和珍宝,才能维持基本运转。 ![]() ![]() 而马尔伯勒家族的辉煌,可以追溯到安妮女王时代。 古老的家族传承,掩盖了马尔伯勒公爵不够聪明的头脑和不好的名声。 他的头衔,够他开出一个价码,娶这个不入流的暴发户女儿。 1895年,18岁的康斯威露带着250万美元(折算到现在约6300万美元)嫁进了公爵之家。 光是父亲为她准备的结婚礼物,一顶宝诗龙的王冠,就镶嵌了1091颗钻石,极尽奢华。 ![]() ![]() 婚礼那天,她哭了一上午,迟到了20分钟。 女仆用海绵吸干了她的眼泪之后,她才有勇气走进圣托马斯教堂。 她知道自己将要作为物品被交换,和一个几乎没见过的男人捆绑一生。 ![]() 婚后,康斯威露航行4800公里,只身来到英国。 住在阴冷空旷的布莱尼姆宫,努力适应冰冷的丈夫和贵族生活。 以重建家族财富为使命的公爵,拿着妻子250万美元的嫁妆,赎回被变卖的珠宝、名画,购置图书,定制家具,建造花园。 ![]() ![]() 婚姻对他而言,就是一场赤裸裸的利益交换。 他对康斯威露说:“你只是链条中的一环”。 她不能有思想,更不必表现出智慧。 作为公爵夫人,她在社交圈如鱼得水,珠宝华服无数。 她回忆说:“那时候,chocker很流行,我的那条有14圈珍珠,颈后的钻石把脖子磨得生疼。” ![]() ![]() 但丰裕的物质填不满空虚的内心,始于利益交换的婚姻,没能在十数年里生长出她最渴望的爱情。 婚后第11年,康斯威露不顾一切,和一位军官私奔到巴黎。 这条丑闻,惊动全国。 最后的结果,是两人协议分居。 在这之后,康斯威露把注意力放到了妇女权益上,为未婚妈妈们开办母子之家,庇护那些无处可去的女性。 她成为了当地的议员,参与竞选。 还成了争取女性投票权的代言人,为女性权利公开演讲。 她把贵族特权,用到了那些跟她面临类似困境的女性身上。 ![]() ![]() 直到1921年,她放弃了公爵夫人的头衔,离了婚,嫁给了一个法国飞行员。 他们共同生活了35年,直至离世。 自此,康斯威露作为交换利益的砝码,过完了从束缚走向自由的一生。 康斯威露并不是特别的。 19世纪末,共有200多位美国的女继承人,作为家族的棋子,被交换给英国贵族。 包括黛安娜王妃的曾祖母,弗朗西斯·沃克,和丘吉尔的母亲,詹妮·杰罗姆。 ![]() ![]() 19世纪末,是世界巨变的前夕。 昔日辉煌的英国贵族们,只剩下一副漂亮的空架子。 美国农业的全球化,政府的新税收政策,夺走了他们代代累积的财富。 精致豪华的房子接连破产,不变的,是贵族们的挥霍无度。 ![]() ![]() 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却是另一番景象。 越来越多一夜暴富的new money,穷得只剩下钱。 但钱买不来上流社会的认可。 他们需要一个高贵的头衔,打入高级社交圈。 于是,他们便让女儿带着美元、美貌和活力,敲开了英国上流的门。 美国女继承人和英国贵族的结合,成了新的潮流—— 女人和婚姻,成了改变命运的工具。 ![]() 但,并不是所有的女性的选择都是如此。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总有例外。 一如另一个来自美国弗吉尼亚的女人——南希·阿斯特。 1918年,英国30岁以上的女性有了投票权。 第二年,南希就成了英国有史以来第一位进入英国国会的女性。 ![]() ![]() 南希没有康斯威露的巨额财产,但她受过良好的教育,智慧且极有主见。 在一次横渡大西洋的旅程中,她认识了未来的丈夫——华道夫·阿斯特,英国子爵之子。 南希是个雷厉风行的女人,刚到达南安普敦,就和华道夫订了婚。 她没有带钱来,只带着鲜明的个性,和清醒的头脑。 ![]() ![]() 华道夫本是国会议员,但按规定,他继承爵位后,必须放弃国会中的席位。 南希从来不受规矩制约。 她代替丈夫,成为了一位竞选人。 参与议院竞争时,她以极大的优势击败两位男性候选人,当选为议员。 但那是一个挤压女性的时代,迎接南希的,不是掌声,而是冒犯和非议。 进入国会之后,作为700多个男性中唯一的一位女性,她的处境异常尴尬。 ![]() ![]() 比如,只要她一走近,走廊正在说话的人都会停下来,气氛立刻变得诡异。 她的座位被安排在一排的正中间,必须一路从男人堆里挤过来,她才能在自己的位子坐下。 但她无所畏惧,经常和人争论、吵架,包括丘吉尔。 刚进国会的时候,丘吉尔因为偏见,拒绝和南希说话。 但两年后,他不得不承认她工作中的优秀。 ![]() 南希是新的美国贵妇。 她有更多的权利、更高的声望,并非因为她有更多的财富。 她靠自己的能力和人格魅力,被载入史册,在女性的历史上亲手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这是一个开端,也是一个新的时代信号。 ![]() 名媛和贵妇,都是镀金时代的美丽印记,装点着日夜不歇的舞会,和富贵家族的体面。 她们的命运,有着大体相同的开端,最终却走出了截然不同的轨迹。 在很长时间里,有一句话被奉为真理:男人征服世界,女人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 如康斯威露这样的贵妇,用公爵夫人的头衔,拿到了征服上流的通行证。 她们身处男人背后,留下瑰丽的传说。 但她姐更欣赏的,还是挣脱束缚,横冲直撞,靠自己征服世界的南希。 ![]() ![]() 可惜的是,如今200多年过去,时代在变,康斯威露这样的女子一直存在。 一些女性依旧被当作棋子、礼物,标好价格,交换利益,由不得自己。 也有人期待把婚姻当作跳板,一跃至那个流光溢彩的世界。 在更下沉的地方,更有女性甘愿把自身当作商品,以期卖个好价钱。 比如有网红把微信号标价三万,转账就能得到。 ![]() 也有网红给刷礼物的榜一大哥超级回馈,拍写真,参加派对,做男友。 ![]() 女性的选择总是割裂的,有人昂首向上,有人自甘沉沦。 而勇敢的南希,在每个时代,都是稀缺的。 她不会在家庭里日渐枯萎,也不把婚姻当成捷径。 然后一切都有目共睹,展现在她眼前的—— 是超越时代局限的开放的未来。 是女性乘着自由的风,也能扶摇直上,任意东西。 波伏娃说: ![]() 人们将女人关闭在厨房里或者闺房内,却惊奇于她的视野有限。 人们折断了她的翅膀,却哀叹她不会飞翔。 但愿人们给她开放未来,她就再也不会被迫待在目前。 ![]() 她姐希望,200多年后的现在,就是女性的那个未来。 你我都是南希。 无所畏惧的,用力书写自己姓名、留下印记的南希。她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