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一个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山。 ——方方 元宵节给春节划了一个句号,在充满恐慌、担忧、激励、感动中,我们过完了2020年的春节。因为疫情的扩散,没有了往年过春节的喧嚣热闹,甚至很多医护人员、人民警察连基本的阖家团圆都不能做到。因为这场疫情的影响,也推迟了原本的复工时间,小到每个人,每个家庭,大到我们中华民族,世界人民,都在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贡献自己的力量。蓦然回首,其实我们早已深处这场疫情之中。 如果被确诊后,很多人可能都会想到如果自己真的那么不幸,成为这场疫情的受害者,那么自己的后事要如何处置?自己的财产应该怎么分配?如何能够既顾及到老人,爱人,又能妥善的安置自己的子女?即使没有被确诊,但是在疫情肆虐的如今,很多人可能也都有这个顾虑。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供大家阅读参考: 一、基本的财产分配工具——遗嘱 遗嘱对非现金财产的风险管理优势很明显。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人的资产还是非现金资产,遗嘱可以让非现金财产的风险得到妥善管理,可以保护财产,不至于流落到外人手里。并且,写遗嘱后,财产的所有权还是自己,不需要交给任何人不同于保险和信托,都是要将部分资产交给机构的。不需要交出去就给自己保留了很大的自由度和操作空间,同时也实现了对自己意志的绝对化。 相反,如果在生前没有规划好自己的财富传承问题,那么极容易引起继承人之间的纷争。如侯耀文继承纠纷案件,因侯耀文先生的去世太过突然了,没有留下遗嘱,其身后的财产一直扑朔迷离,最终导致了三场官司,直到去世四年后才能下葬入土为安。侯耀文女儿侯瓒及其妹妹认为伯父侯耀华等三人侵占自己父亲的遗产,将其告上法庭,由此引发一场侄女与伯父之间的长达三年多的遗产争夺案。 一代相声大家死后如此凄凉,不仅家族支离破碎,甚至连死后都不得入土为安,实乃人生之大不幸。 在疫情肆虐,人心惶恐的情况下,想要最快速的处理好自己的财产问题,订立遗嘱是最有效的。相对于保险及信托等其他的传承工作,遗嘱可以在短期内完成,门款较低,大众对于遗嘱的基本知识能够掌握,并且,在遗嘱有效的情况下,能够充分体现被继承人的意志自由。 遗嘱分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口头遗嘱、录音遗嘱和公证遗嘱5 种形式,如图所示。 如果是目前在居家隔离的疑似患者,病情较轻,意识清醒,且无既往精神病史,在无法接触外界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自书遗嘱。订立自书遗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立遗嘱人亲笔(最好是黑色中性碳素笔,尽量避免使用铅笔,圆珠笔)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按捺手印。 2. 写明要处分的确切财产,如处分不动产,建议按照不动产登记证书中的信息誊写。 3. 写明所处分财产确切的继承人。 4. 注意不要出现过多的错别字及过多的涂改情况。 5. 可以辅之以视频录像的形式强化自书遗嘱的效力。 如果是目前在医院治疗的中症、重症患者,可以选择订立代书遗嘱,选择医护人员作为见证人和代书人,同时也应注意录音录像强化遗嘱效力。 如果尚未发现风险,仅有意愿订立遗嘱,则建议选择律师见证遗嘱或公证遗嘱进行财产分配。 二、家庭财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类资产 我们一直倡导合理分配财富,构筑攻守兼备的财富金字塔,将家庭财富在不同资产类别或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确保家庭的重要目标(例如养老、教育、医疗等)能够得以实现。个人资产配置目的是在追求既定目标的同时尽可能暴露于最小风险,应尝试通过多资产组合实现以较低波动率换取的长期稳健收益。 (一)保险类 保险具有杠杆和法律两个属性,能使财富加倍放大、指定传承。保险属于投保人的资产,投保人可随时变更受益人及其被分配的比例,无任何手续费,可用于融资、周转,也可随时解除合同变现,收放自如。保险资产独立于其他资产,安全隔离,不受投保人、被保人的婚姻风险或债务风险影响。同时,投保过程无须告知受益人,安全保密,避免亲人纷争。如果遇到像此次新冠病毒的情况,保险不仅可以能够实现家庭财富的保值。即使真的不幸成为了确诊重症患者,也可以保障在一定时期内偿还房贷等刚需压力和保障家人的基本生活。 针对这次新冠肺炎,哪些险种可以提供保险保障呢? 通常情况下,医疗保险、重疾险和定期寿险均可以提供保障。其中,医疗险可以提供“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的医疗费用的保障;重疾险可以保障“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深度昏迷、或达到轻症、中症、重症状态的病症,具体根据产品条款来进行赔付;如果不幸不治身亡,重疾险和寿险均可赔付。 (二)信托类 高净值群体很早之前就已经考虑把投资理念由创造更多财富逐步,转向财富保值、财富安全与财富传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手中的财富积累与知识储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也开始有意识的安全有效将手中的财富进行传承。 信托作为重要的传承工具,不仅可以实现合理有效的继承安排,还可以实现信息保密、资产保障、税务筹划等多项功能,而家族信托模式的财产管理制度,集结财富、人力、智力资本、金融资本甚至家族价值观在统一的平台上运作,为资产的传承和继承人的发展提供了最佳的设计。 现在很多的信托搭配保险工具使用,如王菲设立的保险+信托模式,其如今王菲身体健康,能够照顾窦靖童,但是如果王菲自身发生诸如破产、疾病、残疾或者其他类似变故时,信托作为隔离风险和支付管理的工具,能持续 、安全地使王菲和窦靖童从中受益。同时,若果王菲的女儿有挥霍无度等情况,王菲作为委托人,委托专业机构设立保护信托对财产进行管理,也能够维持孩子的基本生活,所以家族信托,有时还被称为防止挥霍信托或败家子信托。 三、生前预嘱——生者有尊严的体面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生前预嘱逐渐进入人们视野,生前预嘱是指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当事人自愿签署的表明当自己患有不可治愈的疾病时,采取何种或者不采取何种治疗方案的文件。 如果单纯从个人角度来看,大多数人对生前预嘱是认可的,许多人认为插管吃药对延长生命于事无补,即便现代医疗科技发达,依然有很多疾病难以有效治愈,最终依赖辅助设备延缓死亡时间,不仅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还对患者造成一种极度痛苦的感觉。抽样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某社区护士中对生前预嘱的知晓率是53.33%,虽然只有34.17%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订立生前预嘱,64.17%的认为生前预嘱可有可无,不过却有85%的原意订立生前预嘱。其中,愿意订立生前预嘱的原因中53%是因为有权选择医疗决策。 现阶段,我国尚未对生前预嘱出台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由于生前预嘱可能涉及医院,预立医疗代理人,继承人等多方主体,还需制定完善的预立医疗计划,实践上多由公证机构或律师参与的情况下订立生前预嘱。 内容上,生前预嘱多载明医疗救治方案,当然有的生前预嘱中也记载希望自己去世后,子女们能够和睦相处,相互扶持等与自己养老医疗并无关系的温情话语,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及对子女的希冀。同时,当事人也能够在生前预嘱中阐述对自己厚实的处理,如遗体处理,追悼会如何办理等。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中国,在你身边,在这个特殊时期,你看见了什么,记住了什么。你为什么感动,又为什么彻夜难眠?相信所有的结果终将美好,但这个过程或许艰辛。如何做好风险下的管理和财富传承,守住过去创造的财富果实,同时能够保障家人的正常生活,需要未雨绸缪,更需要专业的服务机构做科学的筹划。 |
|
来自: 昵称1236744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