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腹腔脂肪肉瘤

 学中医书馆 2020-02-13

[病案]钱某,女,34岁。1980年6月2日入院。患者产后四十四天。入院前一天 

上腹部疼痛加剧、高热、呕吐,入院后用大剂员抗生素治疗,经静脉尿路造影 

及钡剂灌肠检查,拟诊为后腹腔恶性肿瘤:剖腹探查:有一瘤14×20×10厘米 

大小肿块,质实偏硬固定,与脾、胰尾及腹主动脉均有浸润。因切除有困难, 

取活检病理报告:“脂肪肉瘤”。6月25日中医治疗:身热已退,药疹遍布全 

身,瘙痒,精神萎顿,头晕,心悸气短,口渴欲饮,纳差便艰,后腹肿块按之坚实,推 

之不移。苔少质红绛,脉细弦。 

[治则]养阴清营,消坚解毒。 

[方药]大生地12克,北沙参12克,大麦冬9克,丹皮6克,赤芍9克,嫩白薇12克,夏 

枯草9克,海藻12克,昆布12克,龙葵15克,白英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蛇莓15 

克。上方出入施治,服至10月,病情大有好转。B型超声波检查:肿块7×7×6厘 

米,阴液渐复,舌质红绛已退,但气血未充,而无华色。上方去丹皮、赤芍、嫩 

白薇,加党参12克,炙黄芪12克,熟地12克,制首乌12克,黄精30克,以补益气血 

而养肝肾。服药至1981年1月24日,胃肠钡剂复查:胃及小肠无明显推压现 

象。原方续服,1981年6月20日B型超声波检查:肿块3×3×1厘米。随访至今已 

有一年十个月,患者无自觉症状,无肿块扪及,已恢复工作。(见《上海中医药杂 

志》1982年第9期) 

[评析]本病属中医的“癥瘕”范畴。症属病起产后,又发高热,复经手术,气血皆 

虚,邪热侵于营分,烁伤阴液,本案的治疗,按照张洁古所云:“治积者,当先养正 

积自除”的观点,采用标本同治,消补兼施,在用药上力求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 

正,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黄宣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