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是一名教师执教能力的体现,也是考查一个教师教师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很多地区的招聘考试中会考查到教学设计。因一篇教学设计耗时长,工作量较大,在具体考试中往往考查整篇设计的情况较少,更多的是考查片段式教学设计,即完成某一个教学目标或者完成题干具体某一个要求的教学设计。下面,给大家总结了片段式教学设计模板和具体实例,希望能够给各位考生一些启示。 非整篇式教学设计模板: (1)设疑启思 概括段意,提出问题(1.题干要求的2.段落的重难点) (2)品读探究 1.全班齐读课文___段到____段,用笔圈画出___________________并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自愿回答。 教学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回答,其他学生点评补充,教师引导) 2.五分钟时间默读课文___段到____段,找出___________________并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点名回答。 教学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激励、点评) 3.文中______________抒发|体现|表达____的______________的情感?以语文学习小组|前后桌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八分钟后小组派代表发言。 教学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点评补充,教师引导、激励) (以下活动酌情设置) 4.有感情地/分角色扮演/大声齐读课文,读出____的______之情。 5.出示课文_____图片,加深印象。 6.其他活动 (3)巩固拓展 侧重拓展:课内到课外、小组活动、仿写句子、其他相关作品赏析、文学小讲堂活动…… (4)总结提高 1.课堂小结: 2.设置一个提高活动,侧重提高:课内到课外、小组活动、仿写句子、其他相关作品赏析、文学小讲堂活动…… 例《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一、 设疑启思 文章2-4段写了小作者拿到叶老先生给自己批改的作文并研读的过程,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并重点探究批改作文这一事件体现出叶老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品读探究 问题1:当语文老师将叶老先生批改的作文给小小作者时,他有什么样的反应?从中能体现出小作者怎样的心情?学生齐读第二段,圈画出关键字词并自愿举手回答。 明确:瞪大了眼睛、莫名其妙 吃惊、惊讶 问题2:作者当初看到这份修改稿时,有什么样的反应?学生快速默读第三段,五分钟后点名回答问题。 明确: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修改符号和改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回答,增强自信心。) 问题3:前后桌四人为一组猜一猜“我愣住”的愿因是什么?五分钟后学生自愿回答问题。 明确: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作者自以为自己的作文写得很不错,没料想到自己的作文竟存在这么多毛病。第二,作者没料到震惊文坛的大作家叶老先生竟会亲自修改一个中学生的作文。第三,作者更没想到叶老修改作文会如此的细致。 (教师点评、鼓励,其他同学补充。) 问题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四段,用笔圈花出叶老修改的时候都用了哪些方法?请举例说明并用自己的话概括。 明确:第一,修改字的准确性,如:他把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第二,长句断短句,如:“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 问5:从中可以看出叶老怎样的品质?以语文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五分钟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明确:做事细致、一丝不苟。 三、 巩固扩展 举办“文学知识小讲堂”活动,介绍叶圣陶先生及其文学作品《稻草人》。 四、 小结提高 学生畅谈收获。教师引导学生做一个做事细心、一丝不苟的人并将叶老先生修改作文的方法运用到批改自己作文的过程中。 发表人:中公教育胡老师 |
|
来自: 昵称329018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