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萎缩(一) [病案]邓某,男,17岁。1980年7月5日初诊。1978年7月为高考苦读三月余,试 毕双目视力突然下降,自觉头晕,双眼羞明,发胀。曾去上海某医院检查:视力 左0.04/0.1,右0.01/0.1。眼底检查:双目颞侧视乳头苍白,黄斑水肿,中心亮点 消失,诊断为视神经萎缩(双),视神经炎(双)。曾用强的松龙、眼宁、毛冬青, 针灸及中药等治疗无效。就诊时患者双眼近于失明(仅有眼前光感),双目发 胀,昏花朦胧,眼前有水红色闪烁感,午后潮热,头晕头痛,苔白,舌黯红,脉弦 细。 [治则]滋阴清热,活血化瘀。 [方药]龟版1.2克,桑椹子12克,生地15克,女贞子12克,早莲草10克,赤芍6克,红 花3克,夜明砂12克,黄精12克,熟地12克。服5剂后诸药增量,龟版用至28克。 共服66剂,视力恢复,左0.7,右0.2,头痛、眼前闪光等症均消失,偶有心悸。原 方去熟地、黄精、桑椹、女贞,加远志10克,五味子5克,丹皮8克,有时加巴戟 天、白芍、青葙子,首乌等。共服药136剂,病愈。1981年7月随访,视力:左 1.0,右1.2。眼底检查:双乳头苍白 (较以前有显著改善),边界清楚,黄斑部亮 点小(针尖大),左侧乳头和黄斑部亮点均比右侧好。(见《江西中医药》1982年第3 期) [评析]患者为高考苦读应试,视劳过度,阴血暗耗,目精暴虚,日久瘀阻,脉道瘀 塞,阴虚瘀积而致本疾。治疗以滋阴补虚清热,用龟版、生地、女贞、旱莲、 熟地、桑椹、黄精等,并以龟版为君,累积计算全程用龟版达2.6公斤之多。 古人云:“久病必有瘀。”故又加用红花、赤芍以活血化瘀,夜明砂清肝明 目。以后根据症情变化又有所加减变化,诸药配伍,虚实兼顾,标本兼治而病 愈。(李祥云) 视神经萎缩(二) [病案]王某,男,40岁。1984年6月3日就诊。患者年前开始头昏头痛,继而双 眼困胀疼痛,视物模糊。曾在当地医院和汉中某医院以“双眼视神经乳头 炎”治疗,头昏头痛症状好转。后又去西安某医院以“继发性视神经萎缩”治疗, 视力无明显改善。检查:视力右眼0.1,左眼0.2,视野缩小。眼底检查,双限屈 光间质尚透明清晰,视盘呈苍白色,边缘不清,周围可见有灰白色陈旧性渗出 物。视网膜动脉变细,黄斑部色素不均匀,中心凹反光点隐匿不清。诊断;双 眼继发性视神经萎缩。患者体质较差,面色无华,食欲不佳,腰膝酸软无力,脉 象弦细,尺脉细弱,舌质稍淡、舌尖边有齿痕、苔薄白。 [治则]健脾助运,滋补肾精,兼养肝通络明目。 [方药]人参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怀牛膝10克,白蒺藜10克,忍冬藤10克, 淮山药20克,焦熟地15克,菟丝子15克,枸杞子15克,赤芍15克,鸡血藤12克,葛 根18克,升麻6克,甘草6克。针刺:①睛明、火阳、玉枕、肝俞、肾俞、三阴 交、神门;②球后、翳风、风池、关元、足三里、光明、合谷。两组穴位交 替使用,每日一次,每次留针20分钟。此外还配合应用西药维生素B1、B6、 B12烟酸,肌苷等。7月10日复查视力,右0.6,左0.7,食欲增加,腰膝酸软现象已 除,遵上方去人参加黄芪10克,继续服用。9月2日复查视力,右眼1.0,左眼1.0, 告愈。(见《中医杂志》1983年第3期) [评析]五脏之精上注于目,故目明而能视。患者脾肾两虚,脾为后天之本,肾为 先天之源,本原亏虚,精微气血不能上注于目,故双目视物模糊。今用健脾滋 肾之品,又养肝木,使三脏之精水上注于目则目自明矣。(马荫笃)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0.中医治愈奇病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