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羞耻感的起源,能量层级最低的两种情感

 揭先生hi 2020-02-13
  羞耻感究竟从何而来呢?一种答案是,每个人都有潜在的感受羞耻的能力,也就是说,羞耻是心理进化的结果。事实是,羞耻感使我们对有害情境产生警觉,例如被贬低、被降服,被拒绝以及被驱逐等。这些情境对人和动物都具有强烈的威胁性。百万年来,人类逐渐在大脑中进化警觉能力,以便采取相应的防御行为。

  关于羞耻感的起源还有其他学说。—种观点认为,进化使儿童具备进入社会的能力,产生对他人的需要。作为一名社会成员,我们进入社会的标志是,我们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与他人交流,需要被爱、被认同。照料者对我们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是充满信心(成长过程中不断经历积极体验的结果)还是产生羞耻感、不完美感及无价值感。研究表明:照料者与婴儿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婴儿的神经系统,情绪系统以及自我意识都有深远的影响。如果孩子的父母或照料者认为孩子不够优秀、强迫其顺服,以及直接贬低或攻击孩子,他们的孩子就很容易产生羞耻感。

  不被他人认可

  想像如下场景:一个3岁的宝宝安静地坐在那儿画画,她突然跳起来,奔向妈妈,骄傲地举起手中的画。她妈妈蹲下来说:“哇,真棒,是你画的吗?”她骄傲地点了点头。“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在以上的一幕中,宝宝不仅体验了她妈妈为她产生的骄傲,而且也拥有了对自己的看法,即感觉自己很棒,受到了重视。现在,让我们重新设想:当宝宝拿着她的画跑向妈妈时,妈妈说:“噢,上帝,你不要再画了。你瞧,我现在有多忙,你不能走开,自己玩一会儿吗?”显然,这一次宝宝对妈妈的感受、母女之间的互动,以及宝宝对自己的看法与前面完全不同。

  宝宝不可能有良好的感觉,她可能会感到失望或者羞耻。她会低着头,悄悄地溜走。当我们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时候,如果得不到认可,反而被打发掉,我们就会感到羞耻。即使是最幸福的家庭也会出现上面一幕,儿童可以适应,但如果上述情景经常出现,整个家庭缺乏温暖感与安全感,久而久之将出现破坏性结果。当人们无法获得他人的赞许或表扬时,也会感到羞耻。他的体验就是羞耻感——对自身强烈的愤怒,并试图掩饰它。



 认同的压力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与他人认同、被他人接纳的强烈愿望。我们需要归属感。我们追求时尚,表现出与他人相同的价值观,以表明自己是团体中的一员。我们还尽力争取他人的重视。例如,男人努力认同于社会对于男人的刻板印象:坚强、竞争、强壮、独立、有涵养;女人则会为达不到别人为自己设定的标准而感到羞耻。社会期望她们不要xing欲过剩、充满攻击性,相反,社会要求她们顺从、体贴、美丽、敏感、可爱。如果我们不想产生羞耻感,就必须认同于社会为我们设定的价值标准。

  有时,为了避免羞耻感,我们不得不与他人相处,向他人表明自己与其同类,尽管有时,我们内心深处感到自己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与社会价值标准认同,避免产生羞耻感,是一种强有力的社会约束。冒羞耻之险意味着冒不被接纳、没有归属感的危险。

  当面攻击

  当然,我们都知道,儿童与成人都会因他人说我们愚蠢,糟糕、不合宜、不令人喜欢等口头攻击,或直接的身体攻击而感到羞耻。事实上,许多人故意利用人类这种天生的厌恶羞耻的心理来控制他人。因此,羞耻不仅来源于自己的表现未得到认可,直接的言语或身体攻击同样也能造成羞耻感。

  羞耻圈

  在抑郁状态下,我们会陷入消极思维和消极行为的怪圈。同样,羞耻感也会导致不同类型的恶性循环,尤其是青少年。同伴的赞同、容易害羞的天性,会对他们产生重要的影响。许多孩子容易被人戏弄,但不幸的是,一些孩子远比另一些孩子更容易受人欺负。有时这会导致我所称谓的怪圈。

  学会习惯于被他人戏弄,对于青少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会使他们想尽一切办法确保自己不被人排斥。他们可以尝试的一种方法是:寻找其他伙伴,或者学会对戏弄满不在乎。一个中学生曾对我说,他不得不从附近商店里偷东西送给“朋友”,以便能得到某种地位或声望。可悲的是,他绝大多数时候都感到,他不得不给他人“筹码”以求得接纳。






  因此,自卑不一定必然导致社会退缩,但却可能导致社会退缩,尤其是当人们给自我贴标识,或者进行自我攻击的时候。一旦这些观念造成了社会退缩,这些个体就更容易被人排斥,因为他首先向他人表明了自己的自卑感。不幸的是,青少年,当然也包括成人,并不喜欢行为退缩的人。因此这些人希望避免的事情(被视为劣等或被排斥)往往真的发生了。然而,如果你停止自我苛责,学会适应他人的批评,你便不会产生退缩行为,这样,你被忽视、被排斥的可能也会减小,一个人无法避免被批评,但他可以学会不被批评绊倒。

  避免羞耻

  既然羞耻感的影响力如此之大,那么人们当如何应付它?方法之一就是要避免被他人看成是卑微、软弱的人。但这种方法仅有短期效果,如果长期使用,就会面临问题。

  补偿

  所谓补偿,就是尽一切努力证明自己是出色的,能干的,并不惜代价避免被他人轻视。有时,我们与他人竞争,只是为了向自己或他人证明自己的价值。有时,我们好像在拼命弥补或证明一些事情。其实,我们只是在努力证明自己并不那么糟糕、无能,以便能够被他人接纳。

  掩饰

  人们往往试图掩饰或避免可能带来羞耻感的事件。我们会采取各种形式来掩饰躯体羞耻感(包括对疾病的羞耻感)。当感到羞耻时,我们会掩饰自己的真实感受,我们将他人看作潜在的羞耻源,不允许他们在身体或思想上与我们过度接近。当我们如此应付羞耻时,我们就会将我们大部分的生活隐藏起来,甚至想自己隐藏我们会压抑自己的记忆,以免回忆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和羞耻。

  有时,我们用大笑来掩饰羞耻感。当我们感到羞耻时,我们利用玩笑分散他人的注意。玩笑可以防止我们对事过分认真,从这个角度而言,它是非常有用的,但用于掩饰羞耻感的大笑常常显得空洞乏味。





 暴力/攻击

  “如果你羞辱我,我就揍你。”这是一种报复性羞耻。暴力,尤其是男人之间的暴力,经常是一种避免羞耻感的策略,是保全面子的一种形式。

  一个学生因在校行窃被抓获,当父亲知道后,狠狠地揍了他一顿。他父亲采取这种行为,是因为他为儿子的行为感到羞耻,认为他儿子的行为使他及他的家人蒙羞。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羞耻感,因此他只简单地将愤怒发泄在儿子身上,无疑这引发了这个学生的羞耻和愤怒。如果他的父亲不为他感到羞耻,而是关心如何帮助他,那么他或许会坐下来弄清楚他的孩子为何偷东西。通常而言,羞辱和对抗羞辱反应不会升级为暴力,但却可能很强烈。每个人都努力避免被认为很糟糕。

  投射

  投射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简单地将你的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因此,当你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感到失败时,你相信别人也这么想;当你认定自己不可爱时,你想他人也会这样认为;你认为哭代表懦弱,你认为其他人也抱有同样的想法。

  防御性投射,是你害怕自己的某些方面不令人满意,或这些方面已经不令人满意了,但你却对自己隐藏,反而从他人身上看到了这些不令人满意的地方。因此,你把他人看作是懦弱、可耻的。

  比如,对同性恋的谴责,或许就是一种避免意识到自己怀有同样欲望的方式。我们在他人身上发现的就可以去攻击。有时,内部折磨者憎恶自身的软弱,因此,他们从其他人身上发现了这种弱点并进行攻击。如果他们能够认识到自身的软弱,他们也会给自己加上同样的标识。这些人将从自己身上发现的弱点,投射到他人身上。种族或性别歧视就根源于此。

  如果某人批评或攻击你,很可能是他们在你身上,发现了他们不喜欢的属于他们自身的东西。例如,一个妻子经常因孤独而哭泣,她的丈夫对此非常恼火。妻子认为这是对她哭泣的批评。后来她发现丈夫小时候常因哭泣被父母批评,他不仅将她的哭泣看作是对自己的批评(他认为这意味着她与他在一起不幸福),而且,他厌恶导致他自己哭泣的软弱。她的哭唤醒了他内心羞耻的东西。

  因此,如果有人因某事贬损你,或羞辱你(例如,因哭泣、失败或需要爱)。你可以问自己:他们自己会如何应付这些情绪?他们如何应付哭泣或失败?如果你反思这些事情并且发现:他们不允许自己哭泣;他们会因失败而愤怒;或者他们正面临感情问题,那么你就应该告诉自己:他们之所以批评你,是因为他们自己也无法应付这些问题。无论你做什么,都不要认为别人正确而你是错误的。羞耻、屈辱与报复。




羞耻和内疚的差异



作者:施承孙 钱铭怡 作者单位:空军总医院心理科
【摘要】羞耻和内疚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两种十分相似的情感,难以对此作出明确的区分。近年来研究发现两者在概念、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外显表现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而且在与心理障碍之间的关系上羞耻比内疚更密切。这些研究发现无疑对情绪的理论研究和心理障碍的临床治疗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尽管人们早就观察到羞耻(Shame)和内疚(Guilt)这两种情感的存在,但心理学家和其他专业人员都没有对羞耻和内疚作出明确的区分。比如,在Freud时代的心理学,人们往往把羞耻和内疚等同起来,在Freud看来,羞耻充其量只是童年焦虑与成年内疚的一种中间过渡形式,它本身并没有什么精神病理学上的重要性[1];在美国心理学文摘里,我们可以看到主题词“羞耻”被附属于“内疚”,在许多文章里也可见它们两者常常被交替使用。

近10年来,有关羞耻感的研究在国外心理学界已成为一个新的热点。随着对羞耻这一情感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它与内疚之间有着明显的差距,而且在与心理障碍之间的关系上羞耻比内疚更密切。本文拟对它们两者在心理反应特点和病理心理等方面的差异进行阐述。

1 概念上的区别

羞耻和内疚都是社会化的高级情感,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它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情绪。

霍夫曼(Hoffman,M.)认为内疚是个体危害了别人的行为,或违反了道德准则,而产生良心上反省,对行为负有责任的一种负性体验。他的研究认为,内疚常常发生于不道德的或自私的行为之中,内疚感一旦发生,即能采取补偿行为的动机力量。它的社会价值在于内疚感被唤起后经常导致帮助受害者的行为倾向。

羞耻又叫羞愧,与羞怯(shyness)、害羞(bashfulness)是非常相似的情感。韦纳(Weiner)把它描述为是个体把消极的行为结果归因于自身能力不足时,而产生的指向整个自我的痛苦体验。韦纳认为羞耻方面的情感对退缩和抑制行为有增强作用;而内疚方面 的情感对探索行为和动机活动有增强作用。

根据分化情绪理论,伊扎德(Izard,C.)认为羞耻和内疚都是复合情绪,在一般诱发情况下,包含着多种不同的情绪成分,如羞耻中包含较多的害怕成分,也有厌恶、痛苦,以及兴趣和快乐;而在内疚中更多的是痛苦,也有害怕、害羞等成分。[2]

羞耻和内疚之间还存在文化上的差异,西方国家被认为是内疚取向的文化,而东方社会(尤其是中国)被认为是羞耻取向的文化。因此在亚洲国家中,羞耻的含义要广泛得多,它包括了许多种不同的感受,如害羞、脸红、难堪、痛苦、哄笑等。而在西方国家,羞耻的含义是很狭义、极端的,感到羞耻是一种严重的事情,它包含一种极端的痛苦和社会耻辱感,羞耻本身就是一件让人感到可耻的事情,人们都尽力避免它。因此,今后的研究还要注意文化上的差异。

2 认知评价上的差异

关于羞耻和内疚的区别,最有影响力的是Lewis的观点,她认为羞耻和内疚的主要区别在于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不同。羞耻的体验是直接针对自我的,自我是负性评价的中心,“坏事”(负性行为或失败)常被看作为一种“坏自我”的反应。而对于内疚来说,不是自我,而是所做的事或未做的事才是负性评价的中心目标。内疚者对“我做了坏事”感到悔恨。内疚时,自我由于与某事物相联系而受到负性评价,但它本身并不是评价的焦点。根据Lewis的观点,是强度自我(我是可恶的人)还是强调行为(我做可恶的事)的差异导致了不同情感体现[3]

 一些关于羞耻和内疚的研究认为,人们对自我或行为的评价存在着某种性格倾向(或者说特质上的差异)。在同样的负性情境中,某些人可能表现为羞耻,而另一些人可能表现为内疚,也就是说人们在羞耻或内疚的表现方面存在着稳定的个体差异[4-6]。Lewis认为易羞耻者具有场依存性(Field dependence)的特征,他们的行动动机和行为方向易受各种外界环境的影响,他们易为他人的评价所左右,在意自己的形象,场依存者的这种整体自我图式易于出现羞耻的体验。相反,易内疚者具有场独立性(Field independence)特征,场独立者的行动动机和行为方向不易受各种外界环境的影响,对所谓的“坏事”往往表现为内疚[4]。Lewis以个体归因这种特定的认知方式来解释羞耻和内疚的产生,她的观点与Abrmason[7]所提的抑郁归因模型是相类似的,即对消极事件作自身的、稳定的、整体的归因易产生羞耻,作他人的、暂时的、局部的归因易产生内疚。Tangney在易羞耻者和内疚者的归因方式的比较研究中,证实了Lewis的观点。[6]笔者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不易羞耻者,易羞耻者倾向于对消极事件作自身的、稳定的、整体的归因,而且事件的可控性影响归因的结果[8]。

情绪认知理论认为,对同样一件事件或行为,不同的人表现不同的情绪反应,如学生考试作弊被发现,有的感到羞耻,有的感到内疚或窘迫,这是由于人们对环境事件不同认知评价(归因)的结果。Weiner在他的情绪认知理论里也论述了羞耻和内疚的差异,他认为羞耻与内疚感一样,都是经常失败而引起的泪丧、痛苦、指向自我的消极情感,也都与控制性特性相联系。不同的是,羞耻与不可控制特性相联系,内疚则与可控制特性相关。在他的一项研究中发现,羞耻感通常在行动者将失败归因于能力弱时出现,能力弱属于不可控制的原因;而内疚感在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时产生,缺乏努力属于可控制的原因,此时行动者意识到自己能够选择和控制行为的原因,这样才可能有责任心,也可能责备自己,从而感到内疚[9]。

从这些研究可见,对失败或违法的行为出现羞耻反应还是内疚反应,主要取决于行为者对事件的认知评价(归因),即羞耻与强调自我有关,内疚与强调行为有关。

3 情感体验和外显表现上的差异

羞耻和内疚是一对十分相似的负性情感,在外显形式上都表现出一种低头、视线转移、目光回避的姿态,在情感体验上均有指向自身的痛苦感受。但许多研究都表明了他们两者 之间存在许多不同之处[10-12]。

在羞耻时,人们关心的目标是直接针对完整的自我,这一完整的自我被痛苦地审察并做负性评价。在审察自我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相应的感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退缩、渺小、无价值和无力感,甚至觉得躯体都在缩小。我“干了蠢事,我就是一个毫无价值的人,一个无能的人。”②退缩的自我常体验到羞耻感,在虐待经历与抑郁的关系上起到中介作用[16]。而有的研究则把它看做是许多心理障碍(如抑郁症、躁狂抑郁症、自恋症、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7,18]。

目前大多数人趋向于认为羞耻比内疚更易造成心理障碍,但还有少数研究者认为羞耻和内疚在病理心理学上的作用无多大差异,这说明对羞耻和内疚在病理心理学上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从以上研究结果来看,羞耻和内疚在概念、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外显表现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而且易羞耻者比易内疚者更容易造成心理障碍。在社会生活的适应过程中,内疚比羞耻更有效,内疚是一种更好的“道德情感”。这些研究无疑对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这两种情绪,以及对一些心理障碍的临床治疗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