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最“懒”的一首诗,全诗39个字有36个重复,然成了千古经典

 我是五片云 2020-02-13

在中国,汉语优美的原因是我国有非常优美的古代文学。而这一点在《诗经》中就有体现的非常的好。我国古代的诗歌能够将景色描绘的非常有意境,甚至,当我们读诗的时候就能感受到其中的美,仿佛置身于事所写诗的那种意境,感受他们所感受到的事物。

 

而古代有一首诗。整首诗有117个字,每章有39个字,但是这39个字中。只有三个字是不同的,其余36个字都是重复。不过就是这样,一首诗已经流传了千年。我们比较熟悉的一句诗,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相信我们,大家都不陌生了就是《国风·王风·黍离》。这首诗被称为历史上最懒的一首诗。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因为有大量的叠字,所以我们非常好记,也朗朗上口。而且诗中有一些感情的递进,我们不知不觉就沉浸在作者那种悲怆的世界里。


这首诗分了三章。三章结构完全相同,唯一不同之处就是黍稷生长的时间不同。而作者就是把自己经历的时间对应到了这职务上来,寄托悲凉心境,以及过向往的凄惨。


第一章作者回到了故乡,曾经的琼楼玉宇不在了,只剩下他人东西的黍稷,这个时候生长的正好旺盛,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周王室却不像这些植物一样。所以,两者一对比,想想自己的国家要落入他人手中,作者非常的悲伤,甚至步伐都慢了下来。路上的行人也注意到了他的状态有些不对劲,但是他不想做过多解释,因为懂她的人知道她在忧愁什么。而不理解的人,可能因为他就是丢了个什么珍贵的东西吧。


后两章是在第一章基础上做了一些修改。不过只是换了几个字。描绘出作者心境的变迁。而黍稷从幼苗逐渐成熟。但是作者对于自己故乡的怀念却并没有减少,甚至随着时间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充分表达了作者的心境。而且只是换了这几个字就表达得如此透彻,这是作者的厉害之处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