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是史上最惨诗人?这个名字你不一定知道,他就是唐代诗人卢照邻

 qiangk4kzk8us4 2020-02-13

谁是史上最惨诗人?这个问题怕是会有不少的答案,有人会觉得是“安史之乱中第一个被杀的大诗人王昌龄”,也有人会觉得是“写了一首诗,被贬谪十四年的刘禹锡”。

对了,估计还有人会提名刘庭芝(又名刘希夷),毕竟他的《代悲白头吟》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一流传千年的名句,无人不知啊。然而,也就是因为这一句诗,使得诗人断送了自己的性命,而害死他的竟然是他的舅舅宋之问。

这几位惨是真的很惨,不过,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史上最惨诗人,却另有其人。

他的故事惨不惨呢?您看看就有答案了。

多情诗人羡鸳鸯

现代人歌颂爱情,经常会联想到两种象征忠贞爱情的动物:比目鱼和鸳鸯。 

唐诗中就曾多次提及这两种意象,比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这两句唐诗的作者,正是赫赫有名的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 

然而,一个这么有名的诗人,他的诗作,读过的人却并不多。

王勃、杨炯、骆宾王各有一首入选《千家诗》,分别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夜送赵纵》《于易水送别》。

这样一来,他们三位自然也随着《千家诗》的传播而闻名天下。 

然而同为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却没有诗作入选《千家诗》,导致他的知名度和其他三位的差距越来越大。

难道说卢照邻就没有好诗吗?

当然不是。 

他的代表作《长安古意》,描绘出一个生动壮阔的长安社会生活场景,在当时是一篇很轰动的作品。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也正是出自这首诗。

可《长安古意》是一首近五百字的长诗,不适用于启蒙,也不符合《千字诗》的选诗标准。

卢照邻留下的作品有一百多首,真要从里面挑选一两首通俗易懂的,其实也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所以还得从别的方面找原因。

也许,后人在选诗时有意回避卢照邻,这与他的个人形象不太积极向上有关系。

出身豪门,年少成名

卢照邻的生平,可以分为截然不同的两部分——前半生,踌躇满志;后半生,凄惨孤独。

卢照邻本人虽然没做过大官,但他的身世却很有来头。 

如我们之前说过的“太原王氏”等大姓一样,“范阳卢氏”在唐代也是非同小可的显赫家族。

范阳是个古地名,大致位置是今天的河北北部、北京南部一带。

据说,范阳卢氏的先祖是秦始皇时的方士卢敖,这是一个相当传奇的人物。

相传,卢敖自认游历之广堪称当世第一,曾经漫游四海,到过很多人迹罕至的地方。

有一次,卢敖在一个叫“北阴”的地方偶遇了一位怪人。

这位怪人说,北阴虽然很偏僻,但毕竟还有日月巡行、四季变换,然而世上还有“上无天、下无地”、听不到任何声音、看不到任何东西的地方,已经超出了人类的想象。 

相比之下,北阴又算得了什么呢?

怪人不屑于和卢敖多说,自称和一个叫“汗漫”的人相约在“九垓”见面,于是一耸肩,竟然飞入云端不见了。

卢敖一个人发了半天呆,感慨道,原来以为自己见识很广,其实也不过是坐井观天。

这个所谓的“汗漫”,被后人理解为“仙人”;而“九垓”则被用作比喻“九天”。

李白在诗里曾经提过这个故事,写下“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的句子,以此表达自己希望远离尘世纷扰的心情。

卢敖的大部分时间当然还是在“凡间”度过,他干过比较牛的一件事,是为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药,所以深得后者重用。

当然,世上是没有长生不老药的,卢敖后来躲到深山老林里隐居,也不知道是否因为对秦始皇没法交代。

总之,范阳卢氏从卢敖开始,出过很多重要的历史人物。

到了南北朝时期,以儒学闻名的卢氏更是出了好几位“帝师”,因此被北魏孝文帝钦定为北方地区的“大姓”。

卢照邻出生在范阳卢氏这个大家族里,从小受到很好的教育,就连小时候的老师也都是非常有名的大儒。

所以,卢照邻很早就以文才闻名,还不到二十岁时,就被邓王看中,担任邓王府的典签。

邓王名叫李元裕,是唐太宗李世民同父异母的兄弟。

他非常赏识卢照邻,当着很多人的面说“此吾之相如也”,意思是卢照邻的文才直逼汉代文学界的超级偶像司马相如。

邓王以好学闻名,据说家中的藏书有十二车之多。

而卢照邻任职的“典签”这个小官,正好是负责文书方面的工作。

在出版业还不是很发达的唐代,能天天守着一个私人图书馆工作,简直就是美差。

才华横溢且少年得志,再加上贵人加持,看上去,大好前程已经在向他招手了。然而谁都没想到,命运跟卢照邻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怪病缠身,投水自尽

在邓王府工作几年后,卢照邻被安排到四川做官,当一个小小的县尉。

这倒算不上什么挫折,因为从基层做起,慢慢积累经验,本来就是大部分官员晋升的必由之路。

更何况,四川出美女。

在四川工作期间,卢照邻确实有过一桩艳遇:和一位姓郭的女子坠入爱河。可惜,卢照邻和郭氏这段爱情结局并不圆满。

有证据表明,卢照邻后来丢下怀孕的郭氏去了洛阳,并且从此和郭氏断了联系。

“出卖”卢照邻的证据,是好友骆宾王写的一首长诗——《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

骆宾王曾经和卢照邻同时在四川生活,对卢照邻和郭氏的这段情事很了解。

当卢照邻一去不返后,骆宾王或许是出于义愤,或许是出于调侃,总之不辞辛劳地写了这首长诗,对卢照邻的始乱终弃进行了谴责。

骆宾王或许认为,卢照邻这么不明不白地甩掉了郭氏,十有八九是在洛阳结交了新欢。

所以他在诗里以郭氏的口吻写了这么几句:“柳叶园花处处新,洛阳桃李应芳春。妾向双流窥石镜,君住三川守玉人。”

“双流”得名于西晋大文学家左思《蜀都赋》中的“带二江之双流”,代指成都;而“三川”是指位于陕西、河南一带的泾河、渭河和洛河流域,在这里代指洛阳。

骆宾王这几句诗的大意是:“现在已经春意盎然,想必洛阳也是桃李芳菲。我在成都对着镜子顾影自怜,你却在洛阳和别的女子厮守。”

卢照邻因此在历史上以“负心郎”的形象出现。

然而真相并非如此。

富有正义感的骆宾王给卢照邻的名誉带来极大损害,但卢照邻却是身不由己,有说不出的苦衷。

卢照邻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很不幸,卢照邻生了重病,而且一病就是几十年。

《旧唐书》里说,卢照邻生病后,不仅被迫辞官,还远离闹市,躲在太白山中吃药治病。

最终,不堪病痛折磨的卢照邻投河自尽,终于获得了解脱。

卢照邻得的到底是什么病,各种资料说得不完全一样,有说是“麻风病”的,也有说是“风痹”的,可能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风湿性关节炎”。

卢照邻在文章里自述为“骸骨半死,血气中绝,四肢萎堕,五官敧(qī)缺,毛落鬓秃”,用现代语言形容,就是骨瘦形销,手脚痉挛,五官变形,头发脱落。

在这种情况下,卢照邻就是出门买菜都成问题,还怎么可能去四川和郭氏再续前缘呢?

病魔缠身,对卢照邻来说可谓多重打击。

一是身体上的痛苦,二是精神上的打击。

原本一片光明的仕途戛然而止,不仅当不了官,还没有了基本的经济来源。

卢照邻不得不四处借钱,才能勉强度日,但这样毫无尊严的日子,又有什么可留恋的呢?

可想而知,卢照邻后期的很多诗作,题材和风格都比较阴沉。

这并不是卢照邻的错,但这样的题材和风格,如果用来对儿童启蒙,显然也是不合适的。

诗歌作品欣赏

一组卢照邻的诗歌,不适合给孩子启蒙,大人可以好好欣赏一下:

《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浴浪鸟》

独舞依磐石,群飞动轻浪。

奋迅碧沙前,长怀白云上。

拢阪长无极,苍山望不穷。

《人秦川界》

石径索疑断,回流映似空。

花开绿野雾,莺啭紫岩风。

春芳勿遽尽,留赏故人同。

《相如琴台》

闻有雍容地,千年无四邻。

园院风烟古,池台松槚春。

云疑作赋客,月似听琴人。

寂寂啼莺处,空伤游子神。

《元日述怀》

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