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巨大皮角(足跟生角)

 学中医书馆 2020-02-13

巨大皮角(足跟生角) 

[病案]夏某,女,3个月。1977年9月2日初诊。患儿出生后见双足跟各长一米 

粒大白色疙瘩,逐渐长大,已长至高5.8厘米,直径3.9厘米,为一圆锥形角样肿 

块,质坚实,表面光滑,边缘整齐,呈淡褐色。右足跟肿物后缘又可见一纵形裂 

隙长0.7厘米。双手指头均有轻度角化,双眼角及臂部有红斑、痂皮及细小皱 

裂。肿物裂隙处分泌物培养有白色念珠菌生长。病理切片:鳞状上皮组织 

过度增生肥厚,分化成熟,肿块表面高度角化,双侧跟骨x线摄片,双足跟无异常 

变化,软组织呈角状突出。诊断为”皮角”。 

[治则]内治:平肝养血,健脾益肾。外治:解毒杀虫,软坚散结。 

[方药]内治(患儿尚在哺乳,由其母服药):玄参30克,当归20克,白芍20克,川芎 

10克,茯苓15克,丹皮20克,山药20克,甘草0.5克,白术20克,丹参15克,白薇10 

克,早莲草20克。服6剂。外治:夏枯草30克,三棱15克,莪术15克,地骨皮50 

克,鸡血藤25克,白藓皮50克,土槿皮50克。水煎熏洗,每日1次,每次20~30分 

钟,二天后皮角变软。洗方加冰片15克。如此又治疗半月,双足跟皮角有2/3 

分离欲脱落状,足跟部有凸凹不平、浅在糜烂面,上有少许白色分泌物,有恶 

味。剪掉皮角,清洗疮面,敷一效膏(滑石粉500克,炉甘石150克,冰片50克,硃 

砂50克,片栗粉100克,共为细末麻油调成糊状),一日1次。如此一直治疗,至 

1978年1月10日复诊,足跟糜烂伤面基本平滑,结痂,但无表皮新生。以后随 

访,患儿在同年2月份因肺炎治疗无效而死亡。(见《辽宁中医》1979年第3期) 

[评析]皮角是一种罕见肥大性局限性的表皮疾病,为角样肿物:类似兽角,生 

长缓慢,发生在人体的正常皮肤上,好发于头面部,男性生殖器及下肢。今患 

儿皮角发生在足跟部且巨大,实属罕见,其发生原因可能为局部不洁或机械刺 

激,使上皮细胞增生角化不脱落,渐至堆积成角状物。本病属癌前期病变,患 

儿可能系先天不足,后天感受毒邪所引起,内服剂通过其母服药以养血平肝, 

健脾益肾,增强抵抗力。外用药给患儿薰洗,解毒杀虫,软坚散结,使皮角脱落, 

留有糜烂面用一效膏,促使表皮新生,皮损渐至缩小结痂变平。后因患儿肺炎 

死亡,失去良机。总之,本病例之治验说明中药治疗奇病确有疗效。(李祥云) 

砒石引起白甲 

[病案]贾某,男,14岁,1978年3月某日就诊。自幼患哮喘,多方求治罔效。其父 

焦急,在1978年春获一偏方,名曰:“治哮百灵丹”,该药组成是每粒含砒石五厘 

(约0.15克),绿豆五钱(约15克),据说每日服1粒,服满百日,哮喘根除。其父喜 

悦,如获至宝,令子每日服1粒,连服月余,哮喘未减,反增新疾,见十指甲、足趾 

甲均发白,如涂白石灰,不痒不痛,亦无反甲,曾辗转各地检查诊治均无效。检 

查患者发育较差,桶状胸,呼吸音减弱,有干性啰音及哮鸣音,口唇轻度紫绀,舌 

苔薄白、中心微黄,脉弦滑。 

[治则]祛风解毒。 

[方药]防风10克,每日煎水频服,服用一月,白甲退,指趾甲恢复正常。(见《山东 

中医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 

[评析]砒石分红白二种,白砒为较纯的三氧化二砷,红砒尚含有少量硫化砷,其 

性味为辛酸大热,有大毒,有祛腐蚀疮截疟平喘之功,若超量服用可致人命,今 

使甲白实属少见。防风,《本草求原》曰:“解乌头、芫花、野菌诸热药 

毒。”防风还有祛风活络的作用,散服用防风祛风解毒使白甲退,恢复正常。 

(李祥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