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杨某,男,8岁。1980年10月23日就诊。三天前因患感冒曾服阿司匹林 半片,八小时后,面部出现了三个小丘疹状疱疹,继而延及全身,疱疹变为脓疱, 有的溃疡。大的脓疱面积达10×15厘米,颈部触及浅表淋巴结十余个,扁桃体 肿大Ⅱ°,体温38℃。诊为阿司匹林引起深脓疱。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腻, 脉浮数。 [治则]清热解毒。 [方药]沙参10克,知母5克,山药10克,黄连6克,黄柏3克,板蓝根12克,川牛膝6 克,丹皮10克,紫草6克,甘草3克,生石膏30克。每日1剂半。10月25日复诊: 大便已行,能进食,体温正常,脓疱面积缩小,原方去川牛膝、黄柏、加川楝子 10克。每日1剂。服3剂药后绝大部分脓疱已结痂,舌质红,苔微黄,脉浮数,改 予沙参10克,麦冬10克,黄连6克,蒲公英10克,丹皮6克,山药10克,甘草3克,生 石膏10克。服3剂而收功。(见《中国农村医学》1983年第4期) [评析]本案属疮疡(实热型)。阿司匹林为解热止痛药,一般只有引起恶心、呕 吐等肠胃道反应,引起本病者极少。本案依据症状,以疮疡治之,重在解毒活 血;最后培元养阴而生津。因小儿形气未充,脏腑娇嫩,发病快,愈病也快。 所以,治贵在速。若延误日期,容易变症。(吕志连)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0.中医治愈奇病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