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详情

 昵称42459906 2020-02-13

中国立国久远,每朝每代统治者在“治人”用术上都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別的野史杂传且不说,单说所谓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就够一个聪明的读书人来读一辈子的了。举出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其治人的精深独到之处都会令別的民族瞠目结舌。尤其是虚伪之术运用得炉火纯青,为统治者沽名钓誉,巩固权势立下了汗马功劳。统治者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得不经常干一些道德败坏、残忍无情的事。于是虚伪就成了他们的法宝,他们既不择手段地达到了目的,又树立了无可非议的道德形象。
大概最早能够成功地运用虚伪之术的是春秋时期的郑庄公。《春秋》在记载这件事的时候第一句话就说“郑伯克段于鄢”,极其明确地确定了这件事的社会伦理方面的性质。为了权力,郑庄公不顾手足之情,不顾母子之情,既除掉了弟弟,又放逐了母亲,这就是所谓的“仁者”。在具体的过程中,郑庄公深藏不露,欲扬先抑,欲擒故纵,采取“欲噬者爪缩,将飞者翼伏”的阴险策略,为自己赢得了巨大的声誉这就是忍术。
在中国历史上,杀人.必冠以名目,杀之有名,使被杀者无怨言,使旁观者无谤言,已成为一条通行的历史经验。如果认真地分析这些杀人者和被杀者。我们也许会被深深地震撼,权力欲望与人性的博斗是多么残酷,怎样才能限制人的权力欲望,怎样才能发展人的正常的人性,恐怕是值得思考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