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尿崩症

 学中医书馆 2020-02-14

尿崩症 

[病案]徐某,女,40岁。患者口渴引饮,尿频量多已半年余。经确诊为尿崩症,经 

用双氢克尿塞和脑垂体后叶素及中药治疗无效。刻下口燥咽干欲饮,每日饮 

水量约17500毫升左右,尿频量多,每日夜尿量7500毫升,白天尿量无法统计, 

体形略胖,面色晄白无华色,乏力倦怠,心烦,下肢浮肿,大便干燥,舌质淡胖而 

黯,苔白,脉细小数。尿比重:1.000,尿糖(-)。 

[治则]益气养阴,生津止渴。 

[方药]党参15克,白术15克,沙参30克,玉竹30克,麦冬20克,五加皮20克,威灵 

仙30克,乌梅6克,柏子仁30克,甘草30克,与甘草流浸膏配合治疗。5剂药后饮 

水及尿量显著减少,尿比重1.010,头晕心悸,上述诸症略有改善。原方甘草减 

为15克,加茯苓15克,炒枣仁20克。停甘草流浸膏。连服15剂后,口渴缓解,夜 

尿量1000毫升以下。续服上方20剂后症状缓解,尿比重1.010。按上方比例 

麦冬20克,五加皮20克,威灵仙30克,柏子仁30克配制成丸药服用二个月,以资 

巩固。随访已痊愈。(见《上海中匡药杂志》1990年第8期) 

[评析]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脑垂体后叶损伤后,致使抗利尿素激素分泌 

缺乏或减少所引起小便增多。此外,亦有少数病人,由于肾小管对抗利尿素失 

去反应而引起本病。前者称脑垂体性尿崩症,后者为肾性尿崩症。中医辨证 

应属“虚证”及“小便不禁”范畴。虚证中有气虚,阴虚和肾虚等不同证型。本病 

应属气阴两虚,故用益气养阴药奏效。但方中甘草用量特别大,达30克,同时还 

与甘草流浸膏配合治疗。据现代药理实验证明,甘草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 

作用,甘草流浸膏、甘草甜素钾盐或铵盐、甘草次酸均有去氧皮质酮样作用, 

能使多种实验动物的尿量及钠排出减少,钾排出增加,其道理就在于此。(黄宣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