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尿崩症3

 86tui 2017-08-19
【医案】

胡某,男,30岁,长清县某村教师,因 “口渴、暴饮、多尿约1年”,1966年9月16日初诊后入院。

患者近1年来口渴难忍,家中需常备温凉开水解渴,如无温开水则需即刻饮用生水,估计每日尿量均10000ml以上,夜尿较多。发病后逐渐出现失眠、乏力、眩晕、耳鸣、咽干、纳少、大便干。经多方求医并在当地住院2次,治疗效果不佳。曾在某省级综合性医院检查尿常规示低比重尿、肾功能正常,诊断为 “原发性尿崩症”,曾应用垂体后叶素3天,因药物过敏被迫停用。否认既往有肾脏疾病、糖尿病、创伤或手术、神经精神等病史。

刻诊: 患者形体消瘦,舌质鲜红,少苔,脉弦细数。查体: 体温36.5℃,血压: 114/70mmHg。尿常规检查: 尿比重1.008,白细胞0~1/HP,尿糖阴性,尿氯化物: 15g/7500ml; 血生化: 糖89mg% (4.94mmol/L),钾15.6mg%(3.99mmol/L),钠270mg% (117.4mmol/L),氯590mg%(166.4mmol/L),非蛋白氮35mg% (12.5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56%(25.2mmol/L),其他相关检查均正常。入院总入量11400ml/24h,总出量14350ml/24h。

诊断: 消渴症 (下消); 原发性尿崩症。

辨证: 肺肾阴虚。

治法: 滋肾固阴,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处方: 生地24g,丹皮9g,茯苓9g,山药15g,知母12g,花粉24g,天冬15g,麦冬18g,党参12g,五味子12g,黄芩9g,生熟枣仁各15g,甘草3g,水煎服,日一剂。

入院后第一周,患者饮水量很大,每日专用两个暖水瓶供水还不足其饮,只好为他专备一个大水桶。为避免患者饮用生自来水,保证及时供给凉开水,需数名医护人员轮流用水杯兑制凉开水备用。服用上药1周后,方小见效果,其后症状逐渐减轻。

1966年10月7日,入院第3周。计算总入量7600ml/24h,总出量6700ml/24h。上方加桑螵蛸9g,改山药24g,每日含化乌梅3~5枚。

1966年12月19日,计算总入量3700ml/24h,总出量3600ml/24h。患者口渴、烦躁、乏力均明显减轻,自觉口黏、纳差、大便偏干,舌红苔黄厚腻,脉弦细稍数。治法改以滋阴清热为主,兼以理气和胃。处方: 天麦冬各18g,沙参15g,五味子9g,生地18g,山药24g,知母18g,黄柏9g,花粉12g,覆盆子12g,桑螵蛸9g,白芍9g,竹茹15g,砂仁9g,炒枣仁粉24g(冲),水煎服,日一剂。

1967年1月3 日计算总入量3600ml/24h,总出量3450ml/24h。

1967年 1 月 20 日计算总入量和总出量均约3000ml/24h。

1967年1月30日痊愈出院。

【按语】 陆老说,原发性中枢性尿崩症相对少见,以口渴、多饮、多尿、低比重尿和肾功能正常等为临床特征,故属于 “消渴” 范畴,虽与传统认识的 “消渴病” 貌似而实非,命名为 “消渴症” 或有合理性。临证时可借鉴和运用三消辨证法则加以调治。其既以多尿为著,当归为三消之“下消”,究其病机则为肾阴亏耗,阴不敛阳,阳浮于外,化火伤津,失于濡养,即以阴虚为本,以燥热为标。本例尿崩症辨证为肾阴亏、肺津涸,总以滋肾阴而生肺津为治法,守方常服,以待阴津回复。辨治过程中注意兼顾脾胃,佐以理气和胃安神之品,使运化有源,利于后天之本,故收到预期之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