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书论画的主页

 DavidCCH 2020-02-14
您好,不喜欢你这种说法,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不要拿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对比,要记住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首先想问下,你小时候你的父母这样对待过你吗?如果有,同情你的不幸,难道你也要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的孩子吗?如果没有,你又何必用这种方法对待你的孩子,现在就给孩子下定义,你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吗?第二,关于优秀,你是怎么界定的,你自己很优秀吗?难道孩子学习不好,带出去就给你丢人了吗?有很多人在乎你吗?还是你在孩子的幸福面前和你的面子你更看重你的面子?有一点请记住,他是你生的,基因来自你!第三,你了解你的孩子吗?你知道你孩子的优点吗?我也是个家长,刚开完家长会,记得老师说:一时的成绩不能代表以后的成绩,学习好的孩子不一定品质好,学习差的孩子不一定品质差。我很认同。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比培养一个学习好的孩子重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家长更应该看到这一点,家长的行为品质对孩子的影响比任何人都重要。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但是每个孩子的资质天生不同,记得有对家长,两口上学时学习都很好,毕业了也有很好的工作,是人家嘴里优秀的人,他们第一个孩子学习也很好,这让他们很开心,又生了第二个孩子。但是,第二个孩子尽管学习很用功,但成绩却不如人意,他父亲说辅导他做功课,死的脑细胞比写一篇论文死的脑细胞都多,但无论他们怎么努力,孩子的成绩都一如既往。后来,他们放弃了这种教育方式,让孩子自己学习,不再要求成绩,孩子不再紧张,开始主动学习,甚至还找到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也找到了自信,学习成绩也慢慢提高。他父母感慨,因材施教,从小就听说,现在才明白真正的意义。昨天听了一篇文章,是一位学者写的,他说他给北大的学生做危机干预,什么是危机,他说考进北大的学生没有不优秀的,但有些孩子的心理疾病很严重,有一个孩子各方面都很好,将来能成为某一行业的专家,可就是不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除了追求成功,没有任何快乐可言,在上中学的时候就有自杀倾向,在北大依然如此,心理专家和父母都努力了却没有改变这种情况,最后只有辍学回家。非常可惜。他说还有一位研究生,在出现错误的时候,竟然对老师说,我把作业再写一百遍,这么高的学历,用的分明是小学生的惩戒方式。我们真该思考,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这位家长说自己家的孩子不如别人家孩子优秀,过年你愿意领他出门吗?我想说,为什么不呢?无论我的孩子学习好与不好,他都是我的孩子,我生他的时候,希望他是健康的,他现在平平安安,每天都在进步,一天比一天变得更好,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别的孩子一个星期七天都有特长班,我的孩子只学习他喜欢的特长,这让他增加很多自信。他每次考试的时候都很紧张,这种紧张来自他学习的环境,我无法改变,我教他认真读题,字迹工整,多检查,尽力就行。不会的题我们记下来,回头再学。我相信他也想自己变得更好,所以我不会再给他压力。我只想让他知道,学习是为了让自己变的更智慧,智慧能让他对抗生活中出现的难题,我希望他健康,开心,我会永远爱他,不是因为他优秀而爱他,而是无论他是否优秀我都爱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