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期结束了,作为班主任的我,通过翻看学生们的试卷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孩子们偏科了。看到这里,不少家长就会附和:是啊,孩子的数学,英语太差了,怎么都提不上来。然而今天要讲的偏科科目可能会让所有人大跌眼镜——语文偏科。 我们班学生共50名,这次期末考试语文平均分数却只有85分(小学语文满分100分),也就是不及格的人数占比了总人数的一半。 很多人说,语文不重要,到了初中高中靠数理英就可以考上好大学。可实际上并非如此。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是人类语言的基础,学好语文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很多学生都认为语文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灵活性差,知识太死。其实不然!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生活的任何内容都离不开语文,只要有意识地学习,在生活的任何场合都可以学到语文。同时,小学阶段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关键时间。 那么,在小学阶段如何学好语文呢? 01. 五遍读书法首先我们要明白,语文的学习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充分的运用想象和联想,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养成自我控制的良好学习习惯。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有句俗语叫做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道理很简单,就是强调应该多读。然而多读并不意味着盲读,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第1遍指的是在老师上课之前进行自我预习。 2.第2遍是指老师讲过后,将课文再仔细的研究阅读,并把老师所讲的内容进行复习。 3.第3遍是在学完一个单元后,从单元的第1课到最后一课进行仔细的浏览。 4.第四遍是当整本书学完之后,根据老师的复习方案,将整本书再仔细的阅读一遍,并找出自己的疑惑,寻求老师的帮助。 5.第5遍是在考试前,根据课文的重难点以及上课的笔记和考试卷,将整本书再粗略的翻看一遍。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整本书中的内容进行内化,而且不容易遗忘,对于各种升学考试非常重要。 02.读书笔记的运用很多同学看过许多的书籍,然而依然无法提高语文成绩,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出在:只有输入,没有输出。 正确的语文学习方式是输入和输出相结合,输入就是只要多读书输出,就是只要多写。具体可以怎么做呢? 1.在看完一章节书之后,对这一章节进行总结和思想概括。 2.根据自己所看的书,写出所感,所想,所悟。 3.结合书中的内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模仿创作。 通过以上三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帮助学生在短时间里写一篇合格的作文。 这里运用到的教育方法是钱钟书提到的:写作的开始是模仿。 03. 积极思考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为语文的学习科目并不像其他学科那样直来直去。因此,在语文学习中,想要培养出良好的思维习惯就要多思。 如何思考呢? 在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慎思,审问,明辨。它的意思就是说要谨慎的思考,审慎的发问,明确的分析。在语文学习中亦当如此。 1.思考作者的写作目的,写作背景,写作缘由。 2.思考作者运用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 3.将自己代入作者,思考自己会如何做。 4.将自己的思考与同学老师分享,互助提高。 唯有通过以上4步才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建立起融会贯通,深刻严密的思维个性。 04.写作文也有小妙招说到写作文,很多成年人都觉得很难,为什么呢?写不出来,不知道写什么。其实想要写一篇作文,也是有技巧的。 我们都知道,小学初次学习写作是从'看图这话'开始。通常情况下,'看图写话'可以归纳为四个步骤,即看图、思考、说话、写话。四个步骤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今天,我们就根据这四步总结出掌握快速写作方法。 1.看图 在高年级写作后,我们就没有图可以看了。那怎么办呢?很简单。我们看'生活',抓住生活中的小细节,点点滴滴。可以是你看的电视剧,某次出去游玩,手工课的成果……这些都是写作的素材和灵感。 2.思考 人和动物最本质的区别是:是否会思考。所以想要写一篇好作文,就要学会思考。思考什么呢?思考通过这件事你有什么感悟,获得了什么经验,学会了什么东西。这些,都是可以思考的内容。 3.说话到写话 很多学生,做好了前两步,却发现依然写不出来。问题出在哪里呢? 有句话是:实践出真知。也就是说少了实践。很多学生总是有很多灵感,因为各种原因,不写下来,导致最后的结果是: 拿起笔,不知道如何遣词造句,不知道如何安排布局,运用事例…… 所以,学习写作文的唯一捷径就是:多看,多思,多写。方能写一篇合格的作文。 学习语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坚持。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呈现线形或链条形排列,而是螺旋式上升的。学习语文的时候,不能自我封闭,机械死板,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