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症(一) [病案]李某,男,29岁,1977年8月某日就诊,两月前去外地做木工,因缺蔬菜纯 吃辣椒一个月,回家后不到半月即觉舌根部有强硬等不舒感,又过半月,突然 出现笑症。迄今已四十余天,每日大笑数次,每次发作持续10~20分钟,每次 发作前脐右旁似有一硬物往胸部上冲,继则胸部闷胀不舒,随即捧腹大笑不 休,两侧颈脉怒张,笑罢胸部闷胀亦随之消失,之后即甚感疲劳。二便正常,胃 纳尚佳,颜面呈红色,脉洪大有力。 [治则]泻火解毒祛痰。 [方药]黄芩10克,黄连6克,栀子10克,丹皮10克,生地10克,胆南星3克。4剂药 后发作次数减少,继服30余剂笑症愈。随访数年未见复发。(见《广西中医药》 1981年第6期) [评析]笑症临床罕见。患者发病前过食辛辣实热之物,热毒久郁生痰,痰热攻 心为其病因。脉症相参系心经实热之故,故用黄连解毒汤泻心火之亢盛,另加 丹皮、生地清热凉血,加强泻热解毒之力。患者发作前自觉脐右旁似有一硬 物往胸部上冲,此乃痰实作祟之征,故方中加胆南星祛痰。全方配伍可泻火解 毒,祛痰,药无虚设,方药合度,故疗效宏速。(李祥云) 笑征(二) [病案]傅某,女,48岁。二周前头部被击伤,当即昏倒,醒后恶心,未呕吐。约过 三小时许,出现难以控制的大笑,笑后头痛加重,某院经治无效。每天大笑4~ 5次,每次约5~10分钟,笑时意识清楚,但不能控制。伴全身发麻,心慌不寐,纳 呆便秘,舌质黯红,苔少,脉沉细无力。脑电波显示:无异常。 [治则]活血疏肝,养阴益气,佐以安神。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12克,红花12克,生地15克,川芎12克,赤芍12克, 丹参15克,当归6克,枳壳10克,柴胡12克,桔梗6克,玄胡索20克,郁金12克,北沙 参15克,钩藤30克。服完第1剂,当晚泻下烂渣黑便,随即全身舒适大笑发作次 数减少,次日发作2次。但睡差,梦多,心慌,头胀痛。服完第2剂后,沙参改太子 参30克,去挑仁、红花、川芎、当归,加蒲黄10克,茜草根30克,续服数剂而 愈。随访年余未发。(见《四川中医》1983年第4期) [评析]心主血,喜伤心,大笑不止则血必瘀,气必滞,肝郁血瘀,阴亏气弱致本 病。故用血府逐瘀汤加郁金,钧藤等理气解郁安神之品而愈。(吕志连)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0.中医治愈奇病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