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Lancet刊登了Clark Russell等撰写的一篇评论文章[1](详见:Lancet:临床证据暂不支持用激素治疗新冠病毒导致的肺损伤),文章认为,在非临床试验的情况下,激素不应该用于治疗2019-nCoV导致的肺损伤或休克。 针对此文,柳叶刀近日刊登了中日医院曹彬教授作为通讯作者的一篇文章“On the use of corticosteroids for 2019-nCoV pneumonia”,从中国一线临床医生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全文链接: https://www./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0)30358-5/fulltext 在Clark Russell等撰写的文章中,提及的研究多为观察性研究。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倾向于对很多危重病人使用激素。因此,观察性研究中存在的选择偏倚和混杂因素可能导致了研究中观察到激素治疗组的死亡率增加。虽然研究中对混杂因素进行了调整,但也不应做出结论性的推断。 此外,对文中提到的SARS使用激素治疗的系统综述[2]的解读也提出一些疑问。作者Clark等指出“有四项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数据,均表明激素治疗存在危害”。然而,这四项研究并没有明确的证据,只是显示可能存在危害(possible harm)的证据,而其他25项研究的结论也是不确定的,该系统综述的原作者也认为由这些数据得出激素治疗存在危害的证据并不明确,并且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无法作出任何推荐。不确定的临床证据不应成为新冠肺炎患者放弃使用激素的理由。 此外,有研究支持在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中可以使用低到中等剂量的激素治疗。例如,在一项对401例SARS患者进行的回顾性研究[3]中,发现合理地使用激素可降低危重症SARS患者的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且不会引起继发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其他与病毒相关的呼吸道疾病,如流感相关肺炎,也进行了一些研究。例如,在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中[4],从中国407个医院中入组了2141例甲型流感(H1N1)pdm09病毒性肺炎病例,低至中等剂量的糖皮质激素(25-150 mg /天甲泼尼龙或同等剂量)可降低氧合指数低于300 mmHg患者的死亡率。此外,一项系统综述[5]表明糖皮质激素可降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死亡率和减少机械通气的需求。 由于现有证据的方法学存在局限性,激素治疗仍然存在争议。我们承认大剂量激素对新冠肺炎的治疗具有潜在风险,如继发性感染、长期并发症和延迟病毒清除时间。然而,在危重病人中,严重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因子相关的肺损伤可能会导致快速进展性肺炎的发生。 由于缺乏明确的证据但又有迫切的临床需求,中国胸科学会(Chinese Thoracic Society)的专家们就此制定了一份专家共识声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糖皮质激素使用的建议》[6]。专家组所有成员均参与过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专家共识声明是基于现有已发表的文献和专家小组成员的相关研究,通过电子邮件和在线会议将这些建议汇总到了一起。 作者:赵建平 胡轶 杜荣辉 程真顺 金阳 周敏 张静 瞿介明 曹彬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0,43(00) : E007-E007. DOI: 10.3760/cma.j.issn.1001-0939.2020.00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