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对滥用激素,但重症可谨慎应用!中国一线医师回应Lancet述评

 杨进刚阜外 2023-06-14 发布于海南

27日,Lancet杂志在线发表述评文章,认为目前的临床证据不支持用激素来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
 
针对这一述评,211日,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曹彬教授等在Lancet上发表文章回应,表达了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医师意见,即反对滥用激素,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可谨慎短期应用中小剂量激素(≤7天,≤0.5~1 mg/kg/d甲泼尼龙或等剂量其他糖皮质激素)。
 
文章指出,27日发表的述评中引用的研究主要为观察性研究,观察性研究中的选择偏倚和混杂因素可能是部分研究中观察到激素组死亡率较高的原因。
 
述评中指出,有4项研究“提供了确凿的数据,全部表明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存在危害”
 
但曹彬等指出,这4项研究的结论是不确定的,仅展示了“可能存在危害”的证据,另外25项研究也尚无定论。
 
实际上,原作者也表示,当前的数据不足以得出结论。并且,由于方法学的局限性,这也不能够作为推荐的依据。
 
因此,曹彬等认为,尚无定论的临床证据不应该成为在新冠肺炎治疗中放弃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依据。
    
作者指出,有研究支持在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中使用低等至中等剂量的糖皮质激素。
 
例如,一项针对401SARS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发现,激素的合理使用可以降低重症SARS患者的死亡率,并缩短住院时间,不会导致继发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另有一项纳入来自中国407家医院共2141例甲型流感(H1N1pdm09病毒肺炎患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低等至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25~150 mg/d甲泼尼龙或等剂量其他糖皮质激素)可以降低氧合指数<300 mmHg患者的死亡率。
 
一项系统综述表明,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能够降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死亡率,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作者承认,由于当前证据的方法学局限性,激素的使用仍存在争议。
 
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确实存在继发感染、远期并发症和排毒时间延长等风险。但是,对于重症患者,大量炎性因子导致的肺损伤可能会造成疾病快速进展。
 
28日,中华医学会呼吸病病学分会的有关专家组织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糖皮质激素使用的建议》这一专家共识。编写组的所有医师均参与了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救治工作。
 
根据此专家共识,新冠肺炎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需符合4个基本原则:
 
1、在应用糖皮质激素前需仔细权衡利弊;
 
2、糖皮质激素应谨慎用于重症新冠肺炎患者;
 
3、对于基础疾病导致低氧血症或因慢性疾病已规律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进一步应用糖皮质激素应慎重;
 
4、如应用糖皮质激素,应以中小剂量(≤0.5~1 mg/kg/d甲泼尼龙或等剂量其他糖皮质激素)、短期(≤7天)应用。
 
作者表示,糖皮质激素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激素的使用,目前尚无确定的证据。未来需要开展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坚实的证据基础。
 
来源:On the use of corticosteroids for 2019-nCoV pneumonia. Lancet, Published: February 11, 202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