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木美文欣赏 《致敬立冬》 不觉间,秋天走到了尽头,抬头已是冬天。就在今日冬天来了,今日立冬! 立冬来临寒意重,北风呼啸霜更浓。豪气冲天万重浪,立冬时节思念长。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立冬日。一般认为立冬是冬天的开始,因为"立"是建始也。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故人们习惯于认为立冬是秋季的结束,冬季的开始。 叶黄天凉寒气涨,菊花怒放梅初香。 对立冬的理解,我们不可仅停留在冬天开始之意。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在是一样的,是建立、开始之意。但"冬"字则就大不相同,《月令七十二候》: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所以,立冬准确地说是: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 立冬,是一个轮回的休止,也是下一个轮回的开始。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休止,进入冬眠,养精蓄锐,为来春的生机勃勃作积极地准备。劳作了一年的人们,也是利用立冬后至年前的这段农闲时光,好好的修整一下,顺便犒劳一下家人一年的辛勤劳苦。 立冬,寒风料峭、青山寂寥,就连阳光也变得谦虚起来,不再骄傲。因为立冬在古代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的日子。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成四立。帝王在这一天会率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以期待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现在,人们常以北风凛冽,霜雪寒冷作为冬天的象征,其实,在气象学上不是以立冬这天作为冬天开始的,而是以侯(五天)平均气温来划分,即侯平均气温低于十摄氏度为冬季。 岁月几许沧桑,人间几多风霜,看雪花飘洒,梦回古时华夏。古人把立冬分为三候:一侯水始冰;二侯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是说此时节,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至于雉入大水为蜃,雉是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这句话是说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以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故人认为是雉鸡到立冬后入水变成大蛤了。 宋朝诗人紫金霜是这样描述立冬的: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似半疏。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是说从立冬开始,一直到立春,都叫"冬三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在这个时节,起居要早睡晚起,晨练最好在日出后;情志恬淡安静、寡欲少求、神气内敛,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饮食以滋阴润燥为主,宜多喝温水,可以选择沙参、玉竹、百合、无花果、银耳、枸杞、甲鱼以及罗汉果等食物煲汤或炖煮;运动方面不提倡大量运动,大汗淋漓,因为,立冬后人的免疫力和体质会下降,大量运动会使阳气损失严重。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说的是因立冬之后,天气逐渐的寒冷起来。 在北方有立冬这天吃饺子的习俗。相传张仲景告老还乡时逢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看到乡亲们有不少人的耳朵冻烂,心痛之余忙令其弟子搭起医棚,把羊肉、辣椒和一些个驱寒药材剁碎,用面皮包起来,做成像耳朵的外形,放在锅里煮熟分发给乡亲们。乡亲们在吃了这种像耳朵的食物后,冻烂的耳朵也就好了。后来,每逢立冬这天人们竞相模仿该种食品使用,是故形成此习俗。 关于吃饺子的习俗还有一种传说,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我国是农立国,重视二十四节气。节是指草木新的生长点也。立冬是秋冬交接的时节,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同时,古代认为瓜代表结实。《礼记》中有‘’食瓜亦祭先也"之说。因饺子的外形于瓜相近,故以吃饺子来庆祝立冬节气的到来。有谚语为证:立冬到,立冬峭,立冬来了吃饺子。 说到吃饺子,记忆中一家人聚在一起,大人们和面、调馅、擀面皮,忙的不亦乐乎。 馅有多种:有茴香、韭菜、猪肉大葱……等等。下锅滚三滚,一盘胖乎乎圆滚滚的饺子就出锅啦!香喷喷、热乎乎,沾上自家腌制的往年的腊八醋,吃一瓣腊八蒜再咬一口饺子,怎一个‘’香‘’字了得!一口一个塞满整个嘴巴,让饺子的香味溢出,最后,再来一碗饺子汤,绝了! 日子就这样美美的,一个小小的饺子就能让幸福满满。母亲包的饺子是我今生最最深刻的牵挂和思念,今生再也吃不到母亲包的饺子了,她离开我已经正正十三个年头了。 立冬有的地方还有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民间也就有了立冬吃狗肉的习俗。现在,人们在立冬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图一家人聚在一起热闹、幸福! 在江南水乡,在立冬这天有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个叫共工氏的妇人,她的儿子作恶多端,死在立冬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在这一天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祈求生活幸福平安! 立冬来了,但天气还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寒冷。 田野里庄稼收割殆尽,大地瘦得只剩下筋骨。远处日头落下的地方和天地一样的广阔。脚下的田地里,已经有新播种的麦苗悄悄地探出了头,好奇的看着这个满是黄土颜色的天和地,油菜刚刚挺起腰杆就老气横秋的装饰着冬。 忙了一天的乡亲,肩上扛着锄头,锄头钩着太阳慢慢向村里走去。回到家卸下锄头,太阳被铲落在地上。 在落日的寒风中,卸耕的老牛正悠闲的咀嚼着一天的美味佳肴。 远处,小河把水紧紧地拥抱,像一对久不见面的情侣迟迟不能分开,直到拥抱成冰。当水被冬留住我,与岸彼此相守,小河也就成了路。 我站在河堤,一片落叶打在脸上。叶是因为秋的追求,还是因为树的不挽留?树,极力挽留终究无法成行。风,想尽所能要把叶带走,最终,叶还是一片一片飘然而落。零落成泥碾作尘,是叶最后的归宿。 莫名的想起在炕上纳鞋底的母亲时,冬天也就走向更深的时光。世界安静的飘落,沉眠,潜藏,等待来年的春雷将其唤醒。 冬天就这样悄悄的来了! 写于2018.11.4日夜,于家中。
启动仪式链接: 【首届“左龙右虎”杯国际诗歌大赛】国内外主办、协办媒体、机构及平台大全 【名师名家名人坛】编委会 排名不分先后 顾问: 何达权(美)、 胡正云、黄汉然(美)、孙其昌、邓瑛(德国)、向雲(港)、鍾建新(港)、杨健鹰、木子(港)、林煜峰(澳)、岑明辉(委内瑞拉)、易人、刘国萍、胡金全(左龙右虎) 主編:大贺 执行主编:赵军 晓风 荣誉主编:淑文(新西兰)、老男孩、陈侃、吴梓谷、汪贵沿 副主編:熊晓冬、陈燕平、徐国平(旅欧)、胡诗云 荣誉编委:戴宇(日本)、李思怡(荷兰)、季俊群(巴西)、胡树新、周新生、苗电、高振东 編委:胡永贤、汤艳艳、东方书剑、邹小琴、谢宁、王印强、孙宝根、陈强、李文学、山风、林金茂、曲万喜、刘洪生 法律顾问:王印强
本期编辑:大贺 可以受用一生的九句画与话(值得一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