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金全文章: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左龙右虎艺术馆 2020-02-14

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文/胡金全(2009年 稿)




当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个民族、6000多种文字,所以,即使在经济全球化的前提下,「多元文化」仍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人类继续存在和发展的不变方式。基于此,既然各个群体之间的文化接触与交流不可避免,我们就必须先了解中西方的文化特征,并由此再一次理解、认同、包容各文化之间的共通性与特殊性。

著名画家郑生启作品(上图)


一、中国的文化特征

1、天人合一

“天”不是神灵,而是伟大的自然。大自然有一双无形的手,控制着天地的开合;而世界上一切生命是“天”的一个细胞。中国人觉得,最生动的艺术蕴藏着天地的呼吸。

天人合一,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西汉董仲舒等学者加以阐述后,由宋明理学家予以总结、提出,成为了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虽然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之中;但是这里所谓的「天」,并不是神灵主宰,而是「自然」或是「自然规动」的意思,代表的不是对象与主体、部分与整体、扭曲与原貌以及为学之初与最高境界的关系,而是「一切人、事都应顺乎自然规律,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境界。

所以,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不但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哲学(如道家、儒家、佛教三家)、科学(如古代天文、历法)与 艺术(如:琴棋书画)等层面,也反映到当时的各行各业之中(如:医学、建筑),让古人的思想与行为方式处处体现着这一理念(如:天时、地利、人和的观点)。

因此,当我们谈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博大精深之处,就可追本溯源地发现:「天人合一」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王西京大师作品


2、道法自然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早从盘古开天开始,人们就依赖自然而生存,也从恐惧自然、习惯自然,到改造自然、享受自然。但是,自然是万物的天性,「自然」本身就是自然而然,「道法自然」只是让世间一切事物顺应「自然」的本性与规律,让万物从自然而生,师法自然,崇尚自然,再现自然而已。

3、敬天畏地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星辰安列?”仰望星空,人像莽莽地平线上的一点,独对苍穹,黑夜的深邃沉寂使人心静神凝,而星光的辉煌壮丽则使人心动诧异。宇宙的奥秘有最奢华艳丽的演出。

中国先民自宇宙洪荒、生命意识开启以来,在祈愿生命的保障、生命的繁衍以及生命的发展过程当中,积累了几千年的经验,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除了追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境界之外,同时也「敬天畏地」。我们的祖先们,通过神话与图像的思维,交织营构出种种情感物化的寄托象征。于是出现了各种代表了「敬天」、「畏地」含意的物品、图样等等,完完全全的与我们的生活结合起来。比如:婚丧嫁娶的礼仪;春节、端午的习俗等。

4、穷理尽性

当我们看到蓝天白云、点点繁星之时,能不能静下心来发现日月星辰的规律运动?能不能想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义?或是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如果我们能够通过自然理解人生,或是兴发一些感慨,体验一种道理与学说,这就已经进入「穷理尽性」的境界。

知名书画家陈燕平作品(上图)


5、怡情养性

自古以来,「四艺」(或称为「文人四艺」或「秀才四艺」)广被文人雅士视为必修课程,因其涵盖了「君子之心声、君子之心思、君子之心性与君子之心情」,所以不论是「君子」或是「文人雅士」,无一不把琴、棋、书、画当成「诚意正心」的养「心」(即养性)之道。所谓「善琴者通达从容,善棋者筹谋睿智,善书者至情至性,善画者至善至美」就是这个道理。

6、贵和尚中

「贵和谐、尚中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极具持续竞争潜质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而「贵和谐」的「和」,代表的是不同要素所组成的一个和谐统一体。所以,「和」具有「区别」、「和谐」两层基本的意义;正如西周史伯所说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这也就是说,「和」代表了新事物的产生,而「同」则意味着事物发展的停止;换而言之,「同」是无区别、无原则的统一,是低层次的。

「尚中道」的「中」,代表的是在两个极端中保持中立,在过程中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所谓「中」「和」,在中国文化上,则代表了两种含义:

Ü 不同派别、不同类型、不同民族之间,思想文化的交相渗透和多样统一;

Ü 承认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有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同时用怀柔与同化态度将中国境内的不同民族融为一体。

本文作者胡金全作品(上图)


二、西方的文化特征

1、天人相分与征服自然

西方哲学的来源于狩猎文明,与自然的相分对立,人是处于支配和改造自然的位置。与大自然是一种探索和认知的关系,形成了天人相分的宇宙观。

2、个人本位

西方文化中奉行「个人本位」,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人格尊严。这一文化精神是在欧洲中世纪中后期文艺复兴运动中首倡并成为西方文化主流的。文艺复兴运动宣扬人文主义,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宣传个性解放,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人道」反对神道。以人的现实利益为最高原则,文艺复兴为整个西方文化的个人本位观念创造了坚实的条件。18世纪欧洲出现的「启蒙运动」,则进一步提出了影响深远的自由、平等、博爱等观念。创立了“天赋人权”的理论。把生命、财产、自由、平等视为“天”所赋予的人权。这些思想成为西方近代文化思想的主调。美国的独立宣言就充分体现出这样的价值观:所有的人生而平等,上帝赋予他们包括生命、自由、追求幸福等若干不可侵犯的权利。这就是西方奉行「个人本位」的依据。

上图:香港文联作协副主席熊晓冬作品


三、解读文化的共通性与特殊性

1、人类共同的语言

当我们解读一个个文化或次文化的同时,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国与国之间,因为种族、文化、地域、语言等差异,而导致各种多样性与疏离,但是,人类之间有一种语言,无须翻译、不用修饰,让个个藩篱都能因此瓦解,那就是微笑——人类共同的语言。

初生婴儿的微笑,几乎无人能够抗拒,那是天使之笑,如此纯真。父母亲眼目睹婴儿初次的笑容时,内心的喜悦无以名状,而成人对婴儿的微笑几乎都回以微笑,甚至抚慰他。

韩信的微笑,把胯下之辱的痛浓缩成一粒种子,植放于心坎。于是这粒种子生长出勇气与志气,终于成就一棵名叫「功成名就」的大树。

徐志摩微笑着,将他对林徽音的浓浓情愫深藏在心底。

海伦凯乐微笑着,虽没有色彩,但是靠着敏锐的触觉,她感受到大家的爱,而用她绚烂、炽热的热情,点燃了教育的火苗。

大凡如此,微笑成为了人类共同的语言。

著名画家胡诗云作品


2、文化的共同价值

文化与文化之间必定具有「共同价值」或共同的蕴涵。如何寻求人类文化当中的「共同价值」有不同的途径。

(1) 在不同文化相同或相似的理念中寻求。

在各民族的文化当中,原来就有一些共同(或者是相近的)有益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理念,这些共同理念无疑即是「共同价值」。

例如:1993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世界宗教大会,在寻求全球伦理问题的讨论中提出寻求伦理观念上的「最低限度的共识」,或者叫「底线伦理」。为此,在闭幕会上发表了一份《走向全球伦理宣言》,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各民族文化中都有与此相同或相似的理念,它可以被视为道德金科玉律。同时,该《宣言》也列举了一些宗教和思想家对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表述,并认为它具有「共同价值」的意义。    

2)在不同文化的不同理念中寻求。

 中国儒家的「仁」,西方基督教的「博爱」,印度佛教的「慈悲」虽然形式不同,出发点也不同,但却都具有「共同价值」的意义。

孔子的「仁」,是把「亲亲」作为出发点,作为基础。樊迟问仁,孔子曰:「爱人」。为什么要爱人,「爱人」的出发点是什么?《中庸》引孔子的话「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爱」是人本身所具有的,爱自己的亲人是最根本的。但孔子儒家认为,「亲亲」必须扩大「仁民」以及于「爱物」,才是完满的真正的「仁」(仁爱)。所以《郭店楚简》中说:「孝之放,爱天下之民」。 「爱而笃之,爱也;爱父继之以爱人,仁也」,且儒家也有以「博爱」释「仁」者。由此,孔子的「仁」的理念具有「共同价值」的意义。

基督教的「博爱」,当然也可以从多方面理解它的涵义,但它的基础是「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而由「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可以引发出来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对人类社会也应是具有「共同价值」的意义,因为这样人类社会才有公平和正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表现形式上看是制度问题,但其背后支撑的理念则是「博爱」,把所有的人都看成是上帝的儿子。

佛教的「慈悲」,《智度论》卷27中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其出发点是要普度众生脱离苦海,使众生同乐在极乐世界。《佛教大辞典》的「普度众生」说:「佛谓视众生在世,营营扰扰,如在海中。本慈悲之旨,施宏大法力,悉救济之,使登彼岸也」。由小乘的「自救」到大乘的「救他」,这种「普度众生」的精神就是一种“爱”,也具有「共同价值」的意义。

警界著名画家李春江作品(上图)


3、中西文化的差异性

由于各民族文化是在各自的民族生存和发展历史中形成的,所以民族文化带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并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国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由于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其生活方式、活动方式、思维方式也就截然不同,发展水平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正是这些个性,即差异,造成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下面列举几个方面说明中西文化的差异性。

1)中西人际关系差异

(兰色代表西方人,红色代表中国人——下同)

(2)中西聚会方式差异

(兰色代表西方人,红色代表中国人)

(3)中西个人观点表达差异

(4)中西饮食差异: 

中西饮食观念差异

中国饮食注重“味”,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 

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上图:著名画家胡诗云作品


中西饮食方式的差异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些都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

上图:中韩艺术家交流协会副秘书长王川作品


(5)中西服饰文化的差异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历朝历代的服饰均有不同的典制规定和风俗习惯。由于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占有主导地位,中国服饰着装的形式也被打上了深深的儒家“烙印”。儒家重礼仪,所以中国的传统服饰始终以繁冗、宽博为主要特征。但从整体上看,因疆土广大,各地的风俗不同,衣着习惯也各异,中国的古代服饰基本上是多民族服饰特征相融合的产物。由于中庸思想的影响,中华民族形成了稳健持重、热爱自然与和平等特有的性格,以及知足常乐、因循守旧的思想意识。在这样一种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下,使得中国人着装特别讲求和谐,所谓“文质彬彬”,以“谦谦君子”的风范来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例如:旗袍是中国女性着装文化的典型标志,它不仅在整体造型的风格中符合中国艺术和谐的特点,同时又将具有东方特质的装饰手法融入其中,其独特魅力在于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上图:著名画家胡诗云作品


 西方则强调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分离,明确提出主观为我,客观为物,“物”与“我”是相对立的,不容混淆的,致使他们习惯于理性观察世界和探讨规律,并形成一种追求自然法则以获得真理的作法。因而,表现出以一种理性的或科学性的态度对待服饰。服饰在西方常被看作是人体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服装造型上强调三维空间效果,故有“软雕塑”之称。在结构处理上,以立体裁剪为本,注重试缝、修订和补正,以求最大程度上的合体,使身体与纤维衣料之间的空隙极小,追求用服饰突出人体的曲线美,讲究服饰的外轮廓线,使服装成为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综合反映。

中国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由于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其生活方式、活动方式、思维方式也就截然不同,发展水平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造成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本文作者:胡金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