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苏展教授 | 结直肠癌患者疫情下的个体化治疗

 压下影响力基本 2020-02-14

前言

肿瘤患者防护要点

心理方面不要过度焦虑

张教授表示,作为一种新出现的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对免疫功能较弱的人群究竟会产生何种影响,目前尚不明确。从目前来看,人群对新冠病毒普遍易感,感染进展非常快,部分患者会发生与免疫治疗引起的“炎症风暴”类似反应,出现自体免疫系统攻击肺部组织,导致各个器官衰竭的表现,还会用到激素等抑制免疫的药物。从这方面来看,对于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的患者,病毒引起的“炎症风暴”有可能反而更轻,因此,张教授认为,肿瘤患者不必过于焦虑由于自体免疫功能较弱造成的感染风险增大,由于人群普遍易感,如果“炎症风暴”较轻,有可能病程进展反而不会那么迅速。

住院患者

对于仍在正在住院接受系统治疗的肿瘤患者,需要注意在医院中进行自我防护,虽然目前医院对发热患者的门诊和入院进行定点收治,有明确的物理隔离,然而对于潜伏期患者则无法明确识别,肿瘤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影像学检查时,有可能与潜伏期患者使用了同一台机器,因此接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风险可能更高,因此医院治疗患者还应加强自我防护,离开病房时注意戴口罩,且尽量跟别人保持一定距离,在这方面跟常规防护没有太大区别。

治疗间期患者

对于年后须返院继续治疗的肿瘤患者,如果一般情况尚可,可以将治疗暂推迟1-2周,肿瘤进展需要一定时间,不管是化疗还是手术患者,延迟1-2周一般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也避免了出门旅行的风险。

从目前来看,出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存在较大风险,因为在较小的密闭空间内,人与人之间距离较近,一旦有潜伏期患者,在行程中会有较长的接触时间,感染风较大。所以,很多医院建议,对于需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来就诊的患者应做好防护,如果情况允许,建议尽量延迟治疗并做好筛查,而乘坐私家车或由私人交通工具前去医院的旅途风险可能较小。

积极网上咨询

目前各个专业委员会都在网上组织线上咨询活动,例如中国临床学会(CSCO)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海心智慧等都在网上发起了针对单个患者的咨询活动,或者开展了面向广大结直肠癌患者的科普教育活动,肿瘤患者可以上网寻求相关建议。因为患病及治疗情况因人而异,因此,张教授建议患者即家属先咨询结直肠癌专科医生的意见,再决定下一步去医院就诊,还是在家暂行等待。

不同阶段肿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1. 对于明确诊断后等待手术的患者,结直肠癌较小肿瘤进展的时间一般为半年或一年,推迟2-3周通常不会有特别大的影响,疫情结束后,医院也会尽快安排手术或其他治疗;

  2. 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我们通常建议Ⅱ期或Ⅲ期患者术后进行3个月的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可以采用单药或双药方案,部分Ⅲ期患者采用的是双药化疗。目前临床研究显示,口服单药卡培他滨与双药化疗相比,获益差距是比较小的,如果在医疗条件受限情况下,双药改用单药卡培他滨口服治疗也是可以的;

  3. 正在进行靶向治疗或双药、三药联合治疗的姑息化疗患者,在强效治疗方案有效情况下,可以暂停一段时间,在停药期间可以选用口服的卡培他滨作为维持治疗,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研究显示,在强效化疗后,改为单药卡培他滨,能够维持的时间在2-3个月之间;

  4. 患者既往方案治疗效果不好,准备过年更换其他方案,对于这种患者是比较棘手的,因为既往治疗效果不好,如果停止所有治疗,进展可能会快一些,然而,如果初始方案没有治疗效果,更换二线、三线方案效果未必会很好。因此,建议患者结合个人具体情况在线上咨询一下肿瘤专科医生的建议;

  5.  放疗治疗期患者,通常情况下春节期间放疗是暂停的,患者会在春节前完成放疗或春节后开始放疗。但是,如果患者目前正好放疗周期内该怎么办呢?张教授建议,如果所在地医院疫情不重,放疗又可以开展的情况下,还是应该按计划完成放疗。放疗完成后有2个月左右的休息时间,可以在家等待疫情过去,再进行下一步治疗。

那么,对于疫情期间更换了方案的肿瘤患者,疫情结束后需不需要换回原来的方案呢?张教授建议首先由专科医生评价患者更换方案期间疾病的进展情况,如果维持治疗效果很好可以继续采用维持治疗;对于辅助化疗患者,如果开始方案采用的是双药治疗3个月,疫情期间改为单药口服治疗半年,其实疗效是类似的,不需要疫情后再更换为双药。

看新冠肺炎跟SARS疫情下的进步

张教授表示,虽然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传染性较SARS更强,但个人认为国家在应对这种突发传染病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首先,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明确了病原微生物是一种冠状病毒,而且对传播途径有了大致的了解,相对较早的发出了警报,这与SARS相比提前了许多。在SARS疫情发生的初期,研究人员对引起疫情的病原微生物是支原体还是病毒则存在过一定的分歧。而本次疫情在国家强效的管控下,基本上在1个月的时间,湖北以外省份已经看到了初步拐点,平台期也逐渐出现了;

其次,国家应对疫情反应更加迅速,全国对疫情重灾区湖北的人力及物资支持更加明确,信息沟通也更加透明通畅,全国医务人员在很短的时间内纷纷组成医疗队前往湖北支援,对抗击疫情援鄂集结号积极响应;

再次,全民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了解程度要比SARS清晰了很多,信息获取非常及时,对每一个确诊患者都绘制了行动轨迹,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使每个人都可以迅速判断出自己在哪辆车或者哪个超市可能跟患者有接触,进而迅速筛选出密切接触者。

从这三方面来看,我们国家不论从医疗进步、全国响应还是信息获取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

  相信  

张教授在最后感慨地说,现在赶赴湖北疫情一线的医务人员是我们的骄傲,他们绝大多数是呼吸科、感染科、重症监护科的医务人员,肩负着抗击疫情的重任,代表全国的医务工作者冲向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前线,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国家其他专业的医务工作者也在尽自己的力量相应国家号召做好调度、协调前线需求,让我们的医务人员成为全民健康的坚强保障。我们相信,乌云终将过去,迎接我们的必将是人民健康的艳阳天!

Believe

访谈专家 | 张苏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采编 | 郝冉(中国医学论坛报)

专家简介

张苏展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中心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

国际大学结直肠外科协会(IUSCR)区域主席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全国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常委

国家卫计委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组组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