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桡骨远端骨折:改良脆弱指数,5个指标显著升高手术并发症

 小梦想在努力 2020-02-14

参考文献:JM Wilson,RE Holzgrefe,CA Staley ,et al.Use of a 5-Item Modified Frailty Index for Risk Stratifica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ical Management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s.J Hand Surg Am. r Vol. 43, August 2018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约占全部骨折的17.5%-22.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其发生率还会不断上升。关于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究竟哪个更具优势目前尚无定论。一些回顾性研究显示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以取得更好的对位对线和握力,但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更高。

 

脆弱指数(Frailty Index)是评估患者生理储备和功能下降的一种指标,有70项量表,也有11项量表。在近期的.J Hand Surg Am杂志上,美国的 Wilson医生对国家手术治疗改进项目数据库里的病例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使用了只有5个指标的改良脆弱指数,但对评估判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预后非常有帮助。欢迎查阅分享,感谢鼓励支持。

 

目的:和石膏固定治疗相比,手术治疗给桡骨远端患者带来一定危险。手术治疗组患者获得的益处或许并不像设想中的那么多,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手术变得非常有必要。采用改良脆弱指数可以预测其他骨科手术的并发症情况。我们假设改良脆弱指数可以预测50岁以上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和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美国外科学会-国家手术治疗改进项目(ACS-NSQIP)数据库里的病例数据,纳入50岁以上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病例。采用5项指标的改良脆弱指数计算每位患者的分数。记录术后并发症、再入院、再次手术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采用双变量和多变量统计学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6 494例患者(平均年龄65岁)。与改良脆弱指数为0的患者相比,指数为2或者大于2的患者,其术后发生率几乎是前者的2.5倍(7.4%比1.7%)。具体来说,Clavien-Dindo IV、伤口并发症、心脏并发症、肾脏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此外,随着改良脆弱指数从0升高到2或者更高时,30天内再次手术发生率从0.8%升高到2.4%,30天内再入院率也从0.8%升高到4.6%,住院时间从0.5天上升到1.44天。

 

将人口统计数据、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代入校正后,统计学显示改良脆弱指数与并发症、再入院率、再次手术发生率密切相关。而年龄这个因素与术后并发症、再次入院、再次手术以及住院时间并无关系。

 

因此,作者总结认为改良脆弱指数在预测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再次入院、再次手术、住院时间延长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度。采用该方法有助于帮助医生在对50岁以上桡骨远端骨折选择治疗方案,对于并发症发生风险高的患者,或者不做手术可能更好。

 

这5个指标就是:DisRF(Distal Radius Fracture)。

  • Diabets mellitus

  • Increase blood pressure requiring medication

  • Status(nonindependent funtional status)

  • Respiratory pathology(history of COPD or pneumonial)

  • Failure of heart(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within 30 days of surgery)


桡骨远端骨折

  • 糖尿病

  • 需要药物治疗的高血压

  • 状态(无独立功能状态)

  • 呼吸道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肺炎病史)

  • 心力衰竭(手术30天内有充血性心力衰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