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北京名医医案
【病名】中风
【病人信息】女 56岁
【日期】1974年5月19日
【主诉及病史】主诉及病史:有高血压病史,半月前曾因气恼急郁之后觉头痛头晕,昨日突发左半身不遂。左上肢抬举、握物均不灵活,左下肢稍可活动,但步履艰难。神志尚清,仍感头晕、烦躁、胸闷、面赤、牙关紧。诊察:测血压190/120_Hg。舌红苔白中黄,脉来弦而数。
)
【处方】自拟方
生石膏30g 生石决明30g 钩藤30g 郁金12g 夏枯草15g 菖蒲12g 桑寄生30g丝瓜络12g 知柏各lOg 黄莘12g广木香10g 牛膝12g
【其它】(1)3剂 (2)牛黄清心丸,1丸,冲服。
【主诉及病史】服上方药3剂后,头晕已减,语言清利,左上肢活动已较灵活,手稍可以握物,但力量较差,下肢行动仍不利。舌苔黄减退,胸闷已除,血压降为150/90mmHg
【其它】于上方加胆草12g、红花6g。 连服12剂
【主诉及病史】上方药连服12剂之后,左半身功能渐复,行动基本正常,尚感力量较差。
桑寄生30g 丝瓜络12g 黄芪30g 地龙12g 牛膝12g 红花12g 知母12g 远志12g决明子30g 伸筋草15g 菖蒲12g 巴戟天12g
【预后】上方药前后共服二十余剂,临床治愈。
来自: 繁星1 > 《中医养生》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口臭,良方
口臭,良方口臭,良方妙计摆脱它!口臭多因脾胃积热上熏于口而致,证有湿热、食积、胃热之别,湿热口臭多兼有口苦、苔黄腻;主诉:口臭伴口黏腻3月。现病史:患糖尿病10余年,间断服用降糖药(药名不详...
中医技能操作超级背诵打印版
检查锁骨上淋巴结时,让被检者取坐位或卧位,头部稍向前屈,用双手进行触诊,左手触诊右侧,右手触诊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三味阴汗汤治疗阴汗证 。
若五心烦热、阴囊、会阴灼热、脉细数之肾阴虚热,合用知柏地黄汤;三味阴汗汤治疗阴汗证 。阴汗是指外生殖器及周围(包括大腿内侧近腹阴处)部位经常汗多,且汗味多臊臭的病证。《张氏医通·汗》 :...
太阳病篇病例分析题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证候分析:是案为奔豚证,与论中桂枝加桂汤证颇为相似,但本案有二点与之不符,一为小便不利,苔白滑,二是患者脐下悸明显,乃与《伤寒论》65条:“发汗...
消浮肿,这些方子功不可没
证属脾肾阳虚,气化不利,宜温阳利水法佐之。证属正水,拟健脾化湿之法,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白术15g,泽泻15g,猪苓15g,茯苓15g,陈...
化痰消瘀:破解顽固性高血压难题
化痰消瘀:破解顽固性高血压难题。三诊(11月4日):头晕消失,心烦失眠好转,全身无明显不适,血压控制在120~130/80~90mmHg,舌淡红,苔薄黄,脉沉细。自诉血压降至正常,测血压130/85mmHg;现病史...
张梦侬:加味苓桂术甘汤的临床运用
张梦侬:加味苓桂术甘汤的临床运用 苓桂术甘汤为《伤寒论》专治痰饮病的主方。实为饮食损伤脾胃之阳,中阳不运,痰食内阻,日久化热,痰热互结,而成本病。方药:茯苓15克,桂枝、厚朴、干姜...
(二十四)我家脉医初长成,振荡花开云裳霓
方药说明:吴茱萸0.5g、黄芩0.1g 、熟地0.5g;方药说明:补骨脂0.5g,石膏0.5g,枳壳0.3g, 带药一剂。方药说明:山药1.5g、熟地0.6g、...
樊伯贤医案(七)
处方∶生石膏60g知母15g甘草6g陈仓米30g西洋参15g,3剂。治法∶清胃消暑,敛汗生津。二诊∶上方药服1剂后,汗、渴减少,再服3剂,渴、汗俱止,胃纳增加,调理而愈。例二因暑热仍未尽、汗多津伤。主诉及...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