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一幅书法只有63个字, 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五行书呢?

 事奴 2020-02-15

在传世书法之中,有一幅63个字的书法被称为天下第五行书,与王羲之的《兰亭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那么这幅书法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能有如此之高的赞誉呢?

《韭花帖》

传世行书给我们的印象是精心力作,或者经过一番布局之后的作品,然而这幅书法却是书法家本人在午睡醒来之后所写,随手而书却成为了行书的典范。这幅书法就是五代杨凝式所写的《韭花帖》,这幅书法被称为上承晋唐下启宋元的经典之作。

《韭花帖》的精妙之处首先在人书合一,历代有很多书法家想做到人书合一,但是能为此者寥寥数人而已。

从《韭花帖》中所流露出的气韵可以感受到杨凝式当时的心情,娓娓道来,有着文雅之气。整幅书法与杨凝式当时的心情融为一体,闲适淡雅。

当时的杨凝式是在午睡醒来之后,感到腹中饥饿,恰好这个时候有人送来了韭花,杨凝式吃后感觉美味可口,心情大好,于是执笔书写表示谢意,所以有了传世行书《韭花帖》。

书法之中的气韵和闲适的心情一致,笔下的书法只是杨凝式内在情感的外在体现,所以在人书合一上,这幅书法堪称典范。

其次,这幅书法在章法上也有特别之处,欣赏这幅书法的时候,发现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距离疏远,留白大于墨色,这样的章法前无古人。

虽然字与字之间距离较为疏远,但是没有疏散之气,前后之间有着连带之感,体现了杨凝式精湛的书法技艺。

曾有人说杨凝式的书法是心情的一种外在流露,这样的疏朗的章法与杨凝式的审美一致,杨凝式作为一个文人,他始终以文人的艺术审美衡量书法,加上他的品格高洁,有一种与世无争的感觉,所以他的书法也呈现出这样的气韵。

第三,《韭花帖》在笔法上也有着不同之处,他在笔法上追求魏晋气韵,笔画之间相互呼应,在收笔和起笔上有着遥相呼应之感。

虽然没有大开大合的笔画,却有一种舒展的气魄。杨凝式崇尚魏晋士大夫清雅飘逸的书风,所以他的书法也具有这种风格。在杨凝式的书法之中看不到任何的紧迫和浮躁,看他的书法之后,似乎把人带入到了另一种境界之中,淡雅恬适扑面而来。

杨凝式的传世书法并不多,但是一幅《韭花帖》奠定了他在书坛的地位。他的这幅书法突破了一切的羁绊,书法清新脱俗,体现出一种不卑不亢的文人风采。

他的书法学习欧阳询但是没有拘泥于欧阳询,从笔法上可以看出,融合了王羲之的笔法精髓,将魏晋书法与唐代书法融为一体,对后世影响深远,宋代书坛的尚意书风审美就是杨凝式为他们奠定了基础和依据。

黄庭坚曾说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杨凝式恰恰把这种难度迎刃而解,让自己的书法呈现出不同的意境。这种意境影响很大,后世董其昌的书法就是学习杨凝式,再到清代乃至当代的书坛,杨凝式的书法仍然被学习和研究。

当我们说到传世书法的时候,往往想到的是字数的多少,其实一幅书法的造诣高低不在乎字数的多少,在这点上《韭花帖》树立了典范,本是随手而书,却饱含杨凝式的艺术修养。

所以这幅书法能被称为天下第五行书,与王羲之的《兰亭序》不相上下。有很多人曾说一幅书法需要精心的布局或者刻意的安排,才能真正体现书法家的真实水平,其实并不是。

《韭花帖》单字

王羲之的《兰亭序》、苏轼的《寒食帖》、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都是即兴之作,正是书法家真实的情感流露才让书法更加地感人。《韭花帖》不仅仅笔法和章法精湛,其中的内在情感和精神与书法融为一体,值得称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