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铺站站房(拍摄:杨天策) 雨过铺站(拍摄:张亦航) 停在套轨上的东风5(拍摄:张亦航) 雨过铺站内的米轨货车(拍摄:张亦航) 抵达雨过铺站的“小火车”(拍摄:张亦航) 雨过铺站货场(拍摄:张亦航) 站台上走过的苗族妇女(拍摄:张亦航) 雨过铺站规模虽大,却并不在滇越铁路上,而是在另外两条米轨——蒙宝铁路和草官铁路的交汇处。蒙宝线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个碧石铁路,这条铁路采用比米轨还要窄得多的600毫米轨距“寸轨”,1921年个旧至碧色寨段建竣工投用,1936年全线建成开通。1969年,铁道部将个碧石铁路蒙自经鸡街至石屏段由“寸轨”扩建为米轨,并自石屏向西展筑10公里至宝秀。同时,蒙自至碧色寨的线路被拆除,个碧石铁路蒙自至宝秀段改称“蒙宝铁路”,全长142公里,共设25个车站。鸡街至个旧的34公里“寸轨”被保留下来,与米轨在鸡街站换装,直至1990年废弃。 麦冲桥(拍摄:王瑞) 麻栗树展线(拍摄:王瑞) 江水地站(拍摄:王瑞) 南营寨站(拍摄:王瑞) 南营寨站站牌,可见米轨大规模撤站后,雨过铺至建水之间只剩下南营寨站(拍摄:王瑞) 沿途风光(拍摄:王瑞) 蒙宝线的起点蒙自站,位于今天蒙自市区的汽车北站附近。2013年,随着准轨昆玉河铁路,又称“新昆河铁路”玉溪自蒙自段建成通车,蒙宝铁路全线停运,米轨蒙自站也随之封存。昆玉河铁路在蒙自郊外,老蒙自站西侧约3公里处,设立了新的准轨蒙自站。更早的时候,2010年,石屏至宝秀段就已停运。2015年,随着大屯锡矿的枯竭,草官线雨过铺至官家山区段停用。 然而,昆玉河铁路的开通虽然直接导致了蒙宝线的停运,并因货物分流,使得滇越铁路北段的运量骤减,却意外的带来了草官线草坝至雨过铺区段的繁荣。为实现米轨和准轨间的货物换装,继而经滇越铁路与同样采用米轨的越南铁路网实现国际货物联运,准轨蒙自北站与雨过铺站之间新修了一条2公里长的联络线。因蒙宝线从雨过铺站迁出后恰恰在蒙自北站西端下穿昆玉河铁路,故联络线之间利用原蒙宝线的路基改建为米轨和准轨组成的套轨。准轨运来的货物在雨果铺站装入米轨货车,沿草官线和滇越铁路送至开远站北场,再沿滇越铁路南下发往越南。雨过铺至开远的列车增至每天十余趟,滇越铁路南段也因此复兴,从最萧条时期的每星期一趟列车变为每天两对货车。之前是东风5,如今是东风8B和HXN5负责蒙自北站和雨过铺站间的调车和小运转作业。 雨过铺站内的东方红21和东风5(拍摄:张亦航) 米轨和准轨并存(拍摄:张亦航) 上跨草官线的昆玉河铁路(拍摄:张亦航) 草坝站位于蒙自市草坝镇,距开远30公里,中间隔着险峻的玉林山。草坝站有4股道,在米轨中算是规模较大的车站。做为草官线和滇越铁路的交汇点,每天除了开远经腊哈地至山腰的2对直通货车外,多数货车都是经该站驶向雨过铺的。因需翻越玉林山,开远过来的列车,编组稍长就得双机牵引,在草坝停车摘挂补机。草官线沿途地势平坦,单机东方红21牵引就足够了。 草坝站(拍摄:张亦航) 草坝站调车的东方红21(拍摄:张亦航) 如今,红河州曾经庞大、密集的米轨铁路网已成强弩之末,除草官线草坝至官家山这11公里仍在正常使用,雨过铺至准轨蒙自北站的2公里只有准轨列车;蒙宝线建水至团山间12公里开发搞旅游外,蒙宝线和草官线的其余区段均已封存。2017年5月,建水旅游列车的机车和车底曾经由蒙宝线回开远大修。之后因无人维护,路基上草树疯长,沿线部分轨道因山体塌方被掩埋,加之近年来一些村民侵限修筑房屋,虽然轨道仍在,但蒙宝线和草官线大部分区段已不具备通车条件,处于事实上的报废状态。建水旅游列车大修也不得不改用汽车运输,不再走铁路了。 2019年11月24日于昆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