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物是常见调味品,可“辟秽除瘟”,适合“抗毒”,还祛脾胃湿寒

 梅雪舟 2020-02-15

今年的新春佳节不像以往人山人海的热闹,而是多数人宅在家里与家人其乐融融,这是因为中医文化称之为“戾气”的东西让每一个人都谈毒变色,几千年的文明历史,让中医文化多次面对“戾气”,从而有一定的经验积累,比如有一物,是常见到调味品却常被误解,此物善于“辟秽除瘟”,适合“抗毒”,还善于祛除脾胃湿寒。

这一物就是草果,属于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实,很多的汤类菜品需要以它为佐料,因为长得像某种让人畏惧的“麻”类植物果实,所以常被误解。

草果的香气比较特别,干燥的草果比较香,但新鲜的草果有一股臭脚丫的味道。用草果养生与平时烹饪稍有不同,养生用的草果需要炒至焦黄色并且微微鼓起的时候去除外壳,取出种仁并捣碎。

还有一种方法是把洗干净的草果仁与姜汁混合后炒制。这两种方法得到的草果分别称之为炒草果仁、姜草果仁。

用草果养生的文献最早可见于宋代的官修本草,但是并未详细记载,后世统一认为同时代稍晚一些《宝庆本草》首先对草果详细记载,并提到草果“主温中,去恶气,停呕秽,消酒毒,快脾暖胃”。

金元四大家中尤其善于养脾胃的学者李杲说草果有三方面益处,一是“暖脾胃而消脾胃寒湿”;二是“益真气,消一切冷气,消宿食,解酒毒”;三是“辟瘴解瘟”。

《本经逢原》又提出草果“解面食、鱼肉诸毒”,而草果可以“抗毒”只说深受认可,著名的《温疫论》就是专讲“戾气”的典籍,其中就十分推崇草果。

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草果与知母,两者“取其一阴一阳无偏胜之害,盖草果主太阴独胜之寒,知母主杨明独胜之火也”。

现代普遍认为,草果的养生益处主要可以为三个方面,包括适合这次“抗毒”作为防护之用,而草果也有一定的利弊,需要酌情用于养生。

一、用草果养生可以暖脾胃、祛脾胃寒湿。

草果的四气属温,五味属辛,《本草正义》提到“草果,辛温燥烈,喜除寒湿而温燥中宫,故为脾胃寒湿之主物”,其中所说的“中宫”就是脏腑中的“脾胃”。

草果温脾胃、除脾胃寒湿的特点尤其明显,如果脾胃受寒凉之气而胃气上逆,呕秽呃逆,可用草果与吴茱萸、干姜一起温脾胃而止秽。

如果是脾胃受到寒湿之气,寒湿可阻碍脾胃气机的升降,从而清浊不分,有泄泻的亚健康。这类人属于肠胃冷热不和的者,特点是排出物赤白相兼,可用草果与地榆、枳壳以及甘草搭档养生。

如果是属于脾胃虚寒的,特点是怕凉、手脚凉、大便经常的不成型,可用草果与补骨脂、葫芦巴等一起温养;属于外感暑湿的人,特点是呕与泻交替,可用草果与砂仁、葛根以及扁豆一起养生。

二、用草果养生可以化积食。

李杲提出草果“消宿食、解酒毒”的养生益处,它既可以温中散寒祛湿气,又能消宿食,尤其适合脾胃湿寒而食积的人养生,可用草果与厚朴、陈皮、山楂一起养生。

三、用草果养生可以辟时行戾气。

李杲还提到草果“辟瘴解瘟”;《品汇精要》也说草果“主山岚瘴气”,中医文化学者普遍认为它能防戾气,尤其是因戾气而身热者。

在著名的《温疫论》一书中记载,草果“辟秽除瘟、透达膜原”之功十分强大,对于戾气来袭,邪气“伏膜原”而怕冷、身热、喘息不力而闷,可用草果与黄芩、知母、厚朴以及槟榔搭档养生。

值得一提的是,草果辛温燥烈,所以经常阴虚而气血不足的人不要用它养生,再就是年龄很大或者很虚弱的人也不要用它养生。

而且用草果养生3至6克为宜,因为正如《本草蒙筌》中提到“草果耗元阳”,所以不能多用、常用,可用于一时而不可用一世。

戾气来袭不可怕,因为它可防、可避免,只要注意保护自己、避免直接接触就可以安全的保障自身健康,相信这个风波很快就会过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