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陪读,不是一道选择题

 林涛乱翻书 2020-02-15



我们为孩子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让他们有选择的权利

偶然看电视,播的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一期。故事的主角是一对母女,女儿从河南来上海求学,母亲是全职陪读,因为女儿学习很辛苦,又在长身体,所以母亲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操持女儿的一日三餐。民以食为天,通过故事讲美食,有浓浓的人情味。可是在这个故事里,我品到的却是另一番味道。

母女俩来自河南某个小县城,女儿从四岁开始学琴,一路风吹雨打,靠着自己的刻苦与努力,被上海的一所艺术学校录取。这是一个培养演奏家的摇篮,也意味着女儿的命运得到了改变。看到故事中的小女孩在礼堂的舞台上拉着琴,妈妈的脸上泛着欣慰而自豪的光芒。

故事里讲,为了孩子,家里的生活一直比较节省。因为孩子开销很大,父亲要一直在外打工,母女俩来到上海四年了,父亲却一直没能来看望。母女俩租的小屋面积只有十几平米,阴暗而逼仄,厨房和卫生间是四户共用的。可以看得出来,母亲非常节省。但是在吃上,母亲却十分舍得,节目中播放的就是母亲正在为女儿做红烧肉,这是她刚刚从邻居处学来的手艺。

在饮食的背后,透露出一个中国普通家庭的状况。一家人的生活几乎都是围绕着女儿。父亲在外打工为了家庭与孩子,母亲全职陪读也是为了孩子,这个三口之家,孩子的成长成了唯一的方向。

前两天家里要改个柜子,找了个装修师傅。跟他聊天知道,他是安徽人,来北京做装修有十几年了。他说,他的老婆从没有出来工作过,一直在陪孩子读书。从小学一直陪到现在,孩子已经高二了,他说,快熬到头了。说这些的时候,能听见他心里的叹息声。

看着装修师傅,好像就看见了那对上海母女的丈夫、父亲;想到那对母女,就好像那个家里唯一的男人,就是眼见的装修师傅一样。

装修师傅说,像他这种情况,他们老家比比皆是,甚至有的家庭,孩子去哪上学,就把原来的房子卖掉,再去上学的地方买。这种因为陪读而家庭分割的情况在中国绝不是少数。很多在北京工作却无户籍的人,即使有些都已经买了房买了车,都因为孩子最后无法享受到北京的教育不得不选择离开,但又迫于现实,一个继续留下赚钱,一个回家陪读。谁留谁走,不是一道选择题。

说到这里忍不住想对那些呼吁“教育孩子父亲不能缺失”的教育家和儿童专家说句话,大道理讲得再正确、再深刻,面对中国这种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实,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没有?能不能少向下呐喊,多向上谏言。中国家长太苦了。不要再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了。所有的选择,都是一种妥协的结果。不然,又能怎么办呢?

我从来不否认,一个良性的家庭关系里,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没有良好的夫妻关系,就不会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在教育子女上也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可是,在一个三口之家,面对家里唯一的一个孩子的成长问题。强调夫妻关系,在现实面前,有时候显得无力而又无耐。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养育孩子首先应该做好自己。可如何做好自己呢?当一个父亲领着自己的孩子出去玩,看到其他孩子穿的、用的都是各种名牌,换成是你,你会怎么想?你还会觉得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吗?当讲出那些“教育名言”时,不会心虚和自责吗?

一个教育专家在一次讲座中讲到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他说,作为父母如果不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外围环境,一个孩子再努力,恐怕也难改变命运。这句话如果单摘出来,所有的人都会举起反对的大旗。孩子能不能成才,七分内力,三分外力。可是,为什么所有的孩子家长,打破脑袋,用尽关系,不计价钱,也要进名校,进重点校,难道说这些孩子的智商都那么高吗?

河北的衡水中学,被称为高考的兵工厂。有一次我问一位当地的朋友,为什么衡水中学那么厉害。朋友反问我,如果把整个河北的好学生都笼络过来,如果采用不停做题这种题海战术,如果吃饭、睡觉的时间精确到分钟,你说厉不厉害?

厉害,真的厉害。厉害到面目可憎。

不仅如此,还有更厉害的,除了升学率高,这所学校的学费也高啊。

说到底,家庭在教育上所有的物质投入,都是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可能,有更好的选择。

当一对经济条件很普通的夫妻付出所有的努力,吃了所有的苦,也希望为给孩子提供好一点的环境时,他们也无非也是希望孩子以后有更多的选择。

我相信,没有任何父母会愿意与孩子分离,孩子从母亲肉体的分隔,是幸福,孩子与父母空间的分离,是幸福交织着痛苦,而最终的分离,是痛苦。可这就是人生,是爱的轮回啊。

我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晚上陪她读一会书,讲一个故事,表面上看样,这是通过早期的亲子阅读来启智,可实际上,我是怕在以后没有时间陪她,没有办法和她在一起啊,趁她还小,趁我们还不用为了她的教育问题对外界妥协的时候,能多一点时间在一起,这才是我真正的目的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