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是因为血管堵塞,导致大脑缺血缺氧引起的神经系统损伤。 2019年《柳叶刀》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而脑梗占全部脑卒中的70%~80%。 ![]() 众所周知,高血脂是诱发脑梗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 血脂水平长期居高不下,会影响血液流动速度; 而血液流速的减慢会加速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血管内的斑块会不断增大,最终堵塞血管腔,若斑块脱落,随着血液流动堵塞住脑血管、颈动脉等,就会使头部的血流减少甚至中断,这时,脑梗也就来了。 ![]() 血脂高的人,“头部”有4个表现,可能脑梗要来,最好去检查一下 表现1:头晕头痛 头部血管堵塞后,血液的循环受阻,导致大脑缺血缺氧,患者就会有眩晕的现象出现,但一般会在休息后自行缓解。 但是血管堵塞严重的人,正常的生理功能会受到影响,周围的脑组织也会受损,患者会有剧烈的头痛感。 ![]() 表现2:中枢性面瘫 这是脑梗比较常见的症状。 脑梗来临前,因为缺血缺氧严重,大脑的中枢神经会受到损伤,出现中枢性面瘫的表现,这时患者面部神经也会受到限制。 患者会出现嘴歪眼斜、嘴角闭合不严、单侧流口水、说话含含糊糊等表现。 ![]() 表现3:视线模糊 视力会随年龄的增长逐渐退化。 但若在一段时间内,经常出现阵发性视线模糊,在数秒后自行恢复,要警惕是脑梗导致的。 因为血管内有血栓形成时,会影响视网膜与视觉神经的供血,从而影响视力。 ![]() 表现4:哈欠连天 哈欠连天常见于身体疲惫、睡眠不足时。 若在睡眠充足的情况下,持续出现哈欠连天的现象,要警惕脑血管堵塞。 临床上,有80%左右的患者在发病前一周会有这一现象出现,这是因为头部缺血缺氧,身体就通过打哈欠的现象将大脑内的废弃排出引起的。 ![]() 养护血管,预防血管堵塞,要牢记“戒3习,做3事” “戒3习” 1:戒烟酒 约50%以上的脑梗患者都有吸烟酗酒史。 吸烟会使升高体内一氧化碳浓度,使动脉内皮细胞肌球蛋白缩短,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加速脂质在血管壁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长期酗酒也会刺激脑血管收缩、痉挛,增加脑梗的发生率。 ![]() 2:戒熬夜 熬夜使人处于应激状态。 这时,“升压素”的分泌量增加,易使血压升高,久而久之,使血管失去弹性,诱发脑梗。 另外,熬夜易使血管出现炎症,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加速器。 因此,建议大家最好在晚上11点前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 3:戒久坐 久坐不动是脑梗的重要危险因素。 身体长期处于一个坐姿,会使血液循环的速度减慢,可直接影响脑部血液供应,增加脑梗的发生风险。 长期久坐还容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一旦血栓脱落,随血液流动,也可能堵塞颈动脉或脑血管,使大脑缺血缺氧,诱发脑梗。 ![]() “做3事” 第1事:多喝水 人体65%~70%都是水,因此,正确喝水,对于养护血管来说,至关重要。 在喝水的同时,最好加入一些小植物——念露菊,利于调节血脂水平。 念露菊,富含菊色素,是降血脂的必需物质,每天适量补充,不仅可抑制自由基对血管的伤害,增强毛细血管免疫力,还能减少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合成,减少血管堵塞,预防脑梗。 ![]() 第2事:多笑,多放松 长期处在易怒、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中的人,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因为这些情绪会加速血液循环,使心跳加速,导致血管壁经常受到高压血的冲击,出现机械性损伤。 此时,血管中的脂质更容易在血管壁沉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梗发生率。 因此,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保持心态平和。 ![]() 第3事:多动 ? 活动手。手指与大脑皮层关系密切,经常活动手部,能刺激大脑皮层的运动区域,有助于保持大脑灵活。 ? 多动脑。多动脑,也能对大脑带来良性刺激,平时可多进行一些益智类游戏,如下棋、打牌,但切记不可沉迷。 ? 活动腿。每天坚持散步30分钟以上,可增强身体抵抗力;还能通过双腿交替运动,保持大脑兴奋。 ![]() 最后,注意定期检查: 颈动脉超声对评估全身动脉血管健康具有代表性,且距离体表近,更便于检查。 建议:40岁以上的人,每2年做一次颈动脉超声; 50岁以上的人,每1年做一次血脂与颈动脉超声检查; 肥胖者、三高患者,每3~6个月做1次检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