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门遁甲基础课—“阴阳与哲学”

 翰林钱府 2020-02-15

只有真正的了解阴阳的哲学理论概念,我们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信心,才能传承下去。因为只有明白,我们才能知道它在讲什么,才能知道它的意义,它的奥秘。

奇门遁甲基础课—“阴阳与哲学”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阴阳的话,我觉得《黄帝内经》中的这句话是最能够体现中国阴阳哲学理论的整个体系的。这句话就是“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大美中文,古人寥寥数语,就将这一复杂的哲学理念的五处要点总结开来。

奇门遁甲基础课—“阴阳与哲学”

阴阳者,天地之道”。就是在阐述宇宙的来源问题,混沌因为有了道的引导,才步入正轨,旋转产生离心力,造化天地。所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谓的“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一直到八八六十四卦”。整个阴阳理论体系就把整个宇宙,整个世界的来源从根子上就给解决了。

“阴阳者,万物之纲纪。”就是说阴阳在阐述万物运行的法则。在《道德经》中直接指出万物是这样运行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阴在阳的极处,阳在阴的极点,都是这样的负阴抱阳,万类莫不如此。在我们的概论篇中国的阴阳互根,阴阳互体,阴阳不局等等,都是对这一概念的具体理解阐述。

奇门遁甲基础课—“阴阳与哲学”

冲气以为和”指的是“阴阳相战”这样一个概念,冲就是对立。阴阳是统一对立的,它所有的出处都来自于一个地方,同时又对立而冲,也就是战。那么我们怎么理解阴阳的这个对立呢,其实在我们提阴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否定阳,是在说“它不是阳”,在这种情况下,阴战胜阳。纲纪就是这句,“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最后以阴阳的战和来表达万物的附性,属性。比如说植物,动物,微生物,这几个物种,我们全部都给它分离了,原因是因为他们各自的所禀赋的气已经成型显现了。我们可以将其界定为A或者B。我们就用了阴来否定阳,反之亦然,这样才使我们认识了物质的本质。

“阴阳者,变化之父母。”阴阳阐述的道理是,生命变化的规律。所有事物的变化,唯有生命变化的更加直观。阴阳理论所阐述的就是,生、长、收、藏这四个阶段。

奇门遁甲基础课—“阴阳与哲学”

这四个阶段我们可以用金木水火土五行以及十二长生来表达。在我们讲五行理论的时候,我们会将它具体阐述。这四个阶段,生、长、收、藏描述的就是太极阴阳消长的过程,如果将太极分为八个等分,我们就知道了它的整个阶段过程。

奇门遁甲基础课—“阴阳与哲学”

“阴阳者,生杀之本始。”说的就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规律。如果你理解前面的三点,那么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我们人类是整个大自然集合中的一个小集合,阴阳者,囊括天地,区区人类,又何足挂齿呢。在这种情况下,从古至今很多人做了很多的尝试,比如北宋的邵康杰先生,就用阴阳理论体系,构建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兴衰史,就算出了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个文明的终始。

综上所述,中国的阴阳理论及哲学观念,与西方所谓的基督教的经史哲学相比,更加深刻,朴素,辩证。当有一天,你真正的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后,你就不会妄自菲薄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