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僧祐

 北国青松图书馆 2020-02-15
这里边说“僧祐录中失译人名今附宋录”,也就是说,这部经当初是谁翻译的呢?由于历史传抄的原因,现在搞不清是谁翻译的了。那有人说,连谁翻译的都不知道,万一是伪经呢?中国古代的那些祖师想法和你一样,对这样的事情也非常谨慎。

曾经在梁代有一位法师叫僧祐,严格来讲僧祐不是他的名字,也就是有一个出家法师叫祐。但是具体的他的法名全称是什么呢,咱们现在不太清楚,就叫僧祐了。是他取名就叫僧祐呢,还是说他的名字叫祐。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再研究。一般来讲,只要加“僧”字还是说明他的身份,比如我们上学时候,讲到有一位测量子午线的人,叫什么名字啊?僧一行。我们都觉得他叫僧一行,其实不是,就是一行法师。知道一行法师是哪里人吗?濮阳,我因为这个原因还专门在濮阳里呆了好多年呢。

僧祐法师是古彭城下邳人,也就是现在江苏徐州的邳县。他的俗家姓俞,出生在南北朝时期的宋文帝年间,大概是公元445年。他从小喜欢学佛,十四岁即出家为僧,厉害呦!大家十四岁在干什么呀?(居士:上初中啊),人家那时候都想到要了生死了。僧祐法师的师父叫法达禅师,僧祐法师到二十岁的时候受具足戒成为一位比丘,真正的出家法师。因为根据佛教的规矩只有二十岁以上的人才能受比丘戒,不到二十岁只能算是沙弥。他受完具足戒之后又跟着当时著名的律学大师法颖法师学习四部律。四部律知道是哪四部吧?是佛教的律宗经典,十诵律、四分律、五分律、摩诃僧祇律。但这些你们不需要研究了啊,知道这名字就行,因为出家人的戒律在家人是不能研究的,看了都算犯戒,都算盗法。

讲到这里大家注意呀,中国的戒律传承之间和咱们平常讲的密法的灌顶传承要求是一致的,都是没有师传你不能随便看,看了属于盗法,罪过很严重。所以谁要想研究汉地的密法的一些形式、一些要求,如果真不懂的话你可以比照着汉地戒律的传承来研究,它们很相似。因为戒律是佛教修行的基础,像一般出家人受完具足戒之后都要五年学戒,你可以想象有多重要。所以从那之后僧祐法师多年从事律学宣讲,甚至于竟陵王萧子良多次礼请僧祐法师讲述律学。僧祐法师曾自己说过:“四十许载,春秋讲说,七十余遍。”也就是说他在四十多年里讲律学曾经讲过七十多遍,可以想象古代对戒律要求是多么的高。

我们现在学佛很多人不太注意戒律了,戒律是防非止恶,告诉你坏事不能做,如果你连这个戒律都守不住,换句话说你还经常做坏事,那你怎么学佛?你要想解脱生死,你连个善人都不算你怎么解脱生死?中国佛教分为十大宗派,但是只有律宗,各门各派都要去遵守。所以律宗又可以单独成一派,专门修律宗也能得成就,同时不管你是哪门哪派都要学习律宗,这是律宗的伟大。包括你念咒,包括你念佛,你要是不能持戒,那么念了无效的啊!

僧祐法师还有一个最大的功德,就是继承了高僧道安法师的大业,编纂佛典、造立经窟、集撰经录。集撰经录就是他写了很多的佛经目录,特别是佛经的目录这一块儿做的功德最大,写出了《出三藏记集》。“出”是翻译的意思,“记集”就是翻译经典的目录、叙记、传记等。“出三藏记集”的意思也就是说翻译佛教经、律、论三藏,现在我们给它整理一下,标记、收集起来,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做个目录。

这部《出三藏记集》又被后人尊称为《僧祐录》,也就是僧祐法师编撰的佛经目录的意思。此书成书于梁天监年间,共收录佛典两千一百六十二部,四千三百二十八卷。其中内容分为四大部:第一《撰缘记》,是记叙佛经的结集、翻译的来源,叙述了过去的印度结集经、律、论“三藏”的经过和名称;第二部是《诠名录》,列叙了东汉至梁代翻译和述作的名称、卷数、译者、译时、同异、存佚、真伪等;第三部是《总经序》,集录了汉地僧俗为翻译佛典的前序和后记一百二十篇;第四部是《述列传》,收录东汉至南齐间的译经僧、义解僧、求法僧传记三十篇。《出三藏记集》是中国佛教有史以来最早的一部佛典目录巨制,是中国佛教第一部经录工具书。这些话都是在网上直接搜来的啊!

所以《僧祐录》意义重大,有什么好处呢?比如说,如果现在有些人假造佛经,我们就可以依据这个僧祐法师的目录进行鉴别。比如说,现在如果看到了一部佛经不知道真假,有些人就可能说,这部经也许是后人假造的吧?如果你从《僧祐录》当中能找到这篇目录,那就说明什么啊?在梁武帝时代就有这部经,就比较可靠啊!所以意义重大。当然啦,也并不是说只有《僧祐录》当中讲的才是佛经,但最起码它是一个鉴别的工具啊!

不过也不能机械地用《僧祐录》来判断一切佛经,因为过去翻译佛经时间年限特别的久远,翻译的法师人数众多,翻译出来的佛典又浩瀚无边,所以有的时候你就是把这些都总结起来研究,也不一定研究得全面,也有些经典可能是不为我们一般人所熟知的。现在也有些经典,有的时候也找不到目录,那这时候怎么办呢?也不能冒然地就定为是假的。依据佛经来讲,你要依照三法印来判断,不能光去考证词句、译者这些形式上的问题,而主要是从里边儿讲的佛教的道理来判断真假。因为外道即使想假造佛经,他也不可能把佛经的智慧完全讲完,所以拿佛经当中的义理来判断真假是最可靠的一个标准。

僧祐法师大概是在梁天监十七年(公元518年)圆寂,圆寂在现在的江苏南京建初寺,享年七十四岁。

那这部《佛说甚深大回向经》是谁翻译的呢?对照《僧祐录》发现,《僧祐录》当中记载过这部经典,所以这部经典不是假造的,过去就有,但是那里边也没有记载是谁翻译的。既然在梁武帝之前这部经就有,并且僧祐法师还做过一件事情,就是他对当时的经典也进行了很多的比较,如果感觉有的经存在问题,他也注了一笔,告诉大家要注意这篇也许有问题。所以如果这部经有问题,过去的大德也会告诉大家,但是《僧祐录》当中没有说这部经是伪经,也就是说这部经大家是可以相信的,最起码也不是梁武帝之后的人造的,更绝对不会是现代的人造的,可信度是很高的。所以虽然没有译经人的名字,但是也完全可以取信于人,所以这是没有问题的。

这部经这样来看,肯定是在南北朝时期梁武帝之前就有的,不过现在一般都把他附在宋录——宋代的佛经里,但我不知道这个宋是唐宋的那个宋呢,还是南北朝时候讲的宋、齐、梁、陈当中的宋。我们也不用专门再考据这些了,大家如果真想考据,可以专门研究。大概讲的应该是宋、齐、梁、陈的那个宋,也就是说在梁武帝之前,是当时的南北朝时候的那个宋就开始翻译出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