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大师邓铁涛:温病学说今后之展望

 道佛儒医旧葫芦 2020-02-16

导读:

邓铁涛老师是首届国医大师,从事中医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60多年,擅长以中医脾胃学说论治临床各系统病证。“非典”时期,邓铁涛教授较早发表论着《论中医诊治“非典”》,为中医药防治SARS提供技术指导,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任命为抗“非典”专家顾问组组长,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抗‘非典’特殊贡献奖”。而关于温病学说及今后之展望,邓老也曾在诊余(1990年)时写下了自己的提议,希望能“自宏观到微观,从外感到内伤,从寒到温,从中到西”。

//////////

温病学说今后之展望

作者/邓铁涛

温病学说与伤寒学说

“温病”一词,马王堆出土之帛书《导引图》已有“引温病”的记载。《内经》有《热论篇》,仲景根据《素问》:“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而名其著作为《伤寒杂病论》。从此千百年来对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以《伤寒论》为宗师。自金元以降,有“六气皆从火化”(刘河间)之说,又有古方不能治新病(张元素)之论,宋代《和剂局方》这一官颁药典多用温热之剂,医界治病多用温药,流弊不少,因此治发热性疾病开始有寒温两派。明代吴又可独树一帜,提出瘟疫多于伤寒十倍,遂开温病学说之先河。清代叶天士集前人之大成加上他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创造了温热之论,对病因病机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说,辨证论治以卫气营血为提纲,遂与伤寒派寒邪自皮毛而入,沿六经而传变之旨大异。温病学说至叶氏开始自成体系,脱离《伤寒论》之藩篱,再经吴鞠通之《温病条辨》与王孟英之《温热经纬》之补充整理,温病学说乃进入成熟时期。当然吴氏主张三焦辨证,与王氏强调卫气营血辨证有所不同,此外还有薛生白等名家之论,各有发明,但终未有学者全面地加以统一,成为一个完整的学科,使后之学者有多歧之患。但温病学派已经形成,虽屡受经方家的批评,讥为果子药派,而温病学说之流行已不能遏制了。笔者于1956年在《中医杂志》刊载的《温病学说的发生与成长》中,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及临床现实认为:“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温病派是在伤寒派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了的,可以看成是伤寒派的发展。但假如认为既然发展了……便可以一笔抹煞了伤寒派,取消了伤寒派的经验——方与法,那是错误的。同样认为温病派微不足道,杀人多于救人,而一笔抹煞了温病派数百年来的治疗经验,也是不对的。”这一观点受到医学家时逸人先生之赞同,南京中医进修学校《温病学新编》之首肯。伤寒派与温病派之斗争开始暂息。当然坚持已见者亦有之,笔者最近收到广东梅县一份老先生之来书,认为中医学术在下降,其主要原因乃因中医学院把温病课列入教材所致,要求改革之心情甚为急切。这是百家争鸣,见仁见智,未可厚非。事实上温病学说对《伤寒论》作了许多发扬,乃仲景之功臣,是清代中医学术上一大成就,这是中医界绝大多数同道的共识。

寒温统一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中医学术界酝酿着把寒、温两派统一起来,笔者于1970年写成《中医发热性传染性疾病的辨证论治》(见《中医学新编》),试图将寒、温学说合一炉而共冶,不过限于篇幅,写得比较粗。我认为这是个方向,于1981年拙作《学说探讨与临证·外感发热病辨证刍议》又把这一问题再提出来,并加以补充修正。寒温统一到底以什么法统一辨证?这一问题80年代成为讨论的中心,北京中医学院学报曾就此问题展开了辨论,见仁见智,未有定论。根据近三四十年治疗乙脑及其他传染病的报导,特别是重庆中医研究所卫气营血辨证之研究报道,认为卫气营血辨证对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是可行的。我认为卫气营血辨证仍有不足之处,故可以以此为基础吸收部分伤寒六经辨证及吴鞠通三焦辨证就较为完整,故于1988年在《实用中医诊断学》一书中提出统一辨证方案。

江西万友生教授对此问题与我同感,并作深入之研究,1988年,写成《寒温统一论》(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又于1989年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了《热病学》一书,他主张以八纲统一寒温辨证,这又是一个统一的方案。

临床治疗

从近年科研成果来看,南京中医学院周仲英教授等以卫气营血辨证为主结合三焦与六经辨证,治疗出血热812例,病死率为1.11%,西医治疗组315例,病死率为5.08%。江西中医学院万友生教授等以寒温统一辨证,治疗出血热273例,病死率3.66%,西医组治疗140例,病死率10.71%。两院之研究其疗效均明显高于西医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明显性差异。从辨证角度看,同属出血热病,按中医辨证论治之精神,治法各异,南京偏于清,江西偏于温,因江西之出血热多湿证故治疗强调“治湿不远温”。这一事实说明,同病异治是中医辨证的结果,那些认为中医治法不能重复者,往往是自己没有掌握中医之诊法与辨证之故。

有人说抗生素发明之后,中医治肺炎便失去优势了。但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与成都市中医药研究所协作制成的“解热毒注射液”,采用随机单盲观察小儿肺炎200例,“解热毒”治疗组与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等抗生素及病毒唑、穿琥宁对照组作对比,各项主要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早期痊愈率比较,治疗组为98.73%,对照组为77.55%(P

由此可见,中药改变剂型,移植西医静脉给药之法,会大大提高温病的疗效。

未来之展望

展望温病学的将来,我有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1.中医学是综合性的科学。它重视宏观,重视整体,重视动态观察,重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温病学亦不例外,必须保持这些特点,发扬这些特色,温病学应加强结合运气学说之研究。我过去错误地认为运气学说是玄学,现在应该重新认识,希望有人能利用天文、气象、生物、物理、化学等多学科的最新的成就去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这一研究一定会产生新的边缘学科。

2.引进西医的分析科学方法进行辨病,在准确辨病的基础上,按中医寒温辨证的理论与方法,进行辨证,实行辨证——辨病——辨证之方法,从而摸索出各个病证的规律,写成包括发热性、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的《发热病学》。到那时,就可以不再用《伤寒论》与《温病学》去教育学生了。但此工作不是十年八年所能完成的。中医院校学生今天还必须学习《伤寒论》与《温病学》。我主张把《伤寒论》扩大为《伤寒论学》即把自仲景之后一些伤寒名家的理论与见解统编入教材中,使之成为一门现代的课程,不单只教学生以仲景原书。

3.论发热,除外感发热一大类之外,还有内伤之发热,这是中医学一大特色。这是西医学至今未有而中医领先的伟大成就。“甘温除大热”之说倡于金元时代,距今已六七百年了,许多中医怀有瑰宝而不自知,这是非常可叹的事啊!用甘温如参、归、术、芪之类治疗39℃~40℃之高热,这是中医之绝唱,可惜能掌握此技者尚少耳!故应大大加以发扬、提倡与普及。因此在《发热病学》应加入“内伤发热”的内容,其中包括阴虚发热、阳虚发热、阴阳俱虚之发热。这样一来这本巨著,自宏观到微观,从外感到内伤,从寒到温,从中到西,都包括无遗了。期望我这一建议,能为人们所接受,有学者去实行,这是笔者的万幸。

(1990年11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