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仙级的国学大师,司马光给他买豪宅,用一至十写首名诗

 饮膳道人 2020-02-16

文 | 百川

邵雍,男,汉族,公元1012年生,寿命66岁。属相鼠,星座为水瓶座,河北涿州人。邵雍是神仙级的国学大师,司马光给他买豪宅,用一至十写首名诗。

《宋史·邵雍传》记载“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诸贤退居洛中,雅敬雍,恒相从游,为市园宅。”

北宋三位宰相富弼、司马光、吕公著,退休后群贤毕至洛阳,他们都非常敬重邵雍,经常交流游学。联手为邵雍在市区黄金地段,买了一幢带花园的豪宅。由此可见,邵雍的国学造诣籍甚无竟。

“雍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于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凡有大成就的人,都有大志向,而且异常刻苦。邵雍冬不点炉夏不用扇,夜不上床数年。

“已而叹曰: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 而后邵雍感叹说:“昔日之人崇尚朋友,从古至今。而唯独我没有到各地寻师问友。”于是邵雍越黄河、周游山东、河南等地古国。

很久以后,邵雍幡然领悟,欣然归来。说:“我已悟道,就在心中。”于是不再出行问道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邵雍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邵雍初到洛阳的时候,居住茅草房,不能遮挡风雨,他亲自砍柴烧火煮饭,以侍奉父母,虽然常常断炊,然而却怡然自得,感到很快乐,别人不能看清他快乐的秘密所在。

到为父母守丧的时候,哀痛损己完全合乎礼仪。后来他虽然住进司马光等人给他买的豪宅,但也年年按季节种田收割,仅仅能自给衣食。给他的住宅取名叫“安乐窝“,此词也就流传于世了。

邵雍自称“安乐先生”。早晨起来,他焚香端坐,下午饮酒三四盅,微微有些醉意,立即停杯不饮了,所以常常不到醉酒的程度。兴之所致就吟诗自咏,怡然自乐。

在春秋的季节,邵雍就在洛阳城中游玩,刮风下雨常常不出屋,外出则乘小车马,一个人牵着缰绳,这是他最大的特点。随意之所好,到哪算哪。

士大夫们家里都知道他车子的声音,争相恭候迎接。小孩、佣人都欢呼跳跃、相互转告说:“我家的先生到了。”不再称他的姓氏名字。有时候留下来住宿二夜,然后才离开。

喜欢管闲事的人,另外做房屋给邵雍居住,以等待、恭候他的到来。名字叫作“行窝”。他们甚至把邵雍当成了神灵一样,就像活佛降临,带来好运和吉祥。

司马光把邵雍当作兄长看待,二人纯洁、高尚的道德,被乡里所钦慕向往,父子兄弟之间,每每互相告诫说:“不要做不善的事,恐怕司马端明、邵先生知晓了。”

有士大夫到洛阳的,有的不到官府衙门,却必到邵雍家里。邵雍品德、气质纯粹凛然,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个贤能的人,然而他不注重表现自己,成天和大家在一起闲居宴请笑谈,不以为有什么奇怪。

邵雍与别人谈话,最大的优点,就是乐于谈论别人的善行,而隐瞒他的缺点。有的就便请教学问,他就回答他,从没有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对别人不分贵与贱、老与少,一律以诚相待。

因此,贤能的人喜欢他高尚的道德,不贤的人叹服他的感化。一时间,洛阳城中的人才盛况空前,而忠诚、淳厚的风气传闻于天下。

邵雍高明英俊,才智见识出众,傲视千古。他坦率平易、忠厚朴实,不露锋芒,因此他清醒而不激动,平和而不随波逐流,别人与他交接久了,更加尊重、信任他。

中国著名的理学大师“二程”之一程颢,初次侍奉他的父亲,认识了邵雍,与他从早到晚,一直讨论不休,回去后,感叹地说:“邵雍修炼的是内圣外王之学也。”对内是圣人,对外行王道。

邵雍的智慧、思维超越常人,遇事甚至能未卜先知,神仙预测。程颢说:“他的心里虚怀若谷,光明磊落,自然能在事前预测了解。”邵雍因此也被称为“邵子”,诸子百家有他的名号。

当时学者因为邵雍有超人的造诣和远见卓识,想有高于邵雍的所作所为,甚至称邵雍有玩世不恭的意思;又因为邵雍能预测未来,就说邵雍对一般物质的声气存废有所感觉,只是以动态运行来推测变化。

国学名篇《千字文》有言“庶几中庸”,直译为做人做事要中庸。中,不偏不差谓之中;庸,不改不变谓之庸。即思想不偏差,行为不改变。邵雍的代表作品《皇极经世》就是儒家中庸的名篇。

邵雍病重之际,司马光、张载、程颢、程颐从早到晚守候在侧,快要死的时候,大家在外面的房子里议论丧葬事情,邵雍对众人所说的话都能听见,就召他的儿子邵伯温进来。

邵雍说:“各位君子想把我埋葬在离城很近的地方,应当把我葬在咱祖先的坟茔一起。”葬事毕后,程颢为他写了墓志铭文,称颂邵雍的道纯净而不杂乱,就他所达到的境界,可以说是既安稳又成熟。

山村咏怀

(北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